胡紹波,李珊,鄒毅,孫文忠,張文君
糖尿病是中國常見慢性疾病,是世界范圍重大公共健康問題,發病率達11.6%,其發生可累及多個器官,其中,微血管是糖尿病主要累及器官之一[1]。當微血管產生病變累及視網膜時,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發生。DR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其致盲率較其他疾病高11倍,起病隱匿,出現后則難以遏制病程進展[2]。其發病主要與血管內皮損傷、凝血機制異常等有關,炎性因子、生長因子、細胞凋亡等多種分子及信號通路參與調控[3]。細胞周期素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15INK4b)在細胞周期調控中起關鍵作用,在干細胞分化、凋亡過程中起調控作用[4]。環腺苷酸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是核轉錄調節因子,與機體造血過程、細胞存活、增殖關系密切,對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5]。目前,P15INK4b、CREB在DR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尚未有人研究。本研究通過檢測P15INK4b、CREB在DR病人血漿中的表達水平,研究其與DR發生發展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糖尿病病人(觀察組)19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患有DR,將糖尿病病人分為非DR組(95例)和DR組(103例);根據病變階段將DR病人分為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Ⅰ期組(24例)、NPDRⅡ期組(29例)、NPDRⅢ期組(26例)和增生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PDR)組(24例);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對照組)200例作為對照。收集各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體質量指數(BMI)。
納入標準:(1)糖尿病診斷符合2010年糖尿病治療指南[6],DR診斷及分型符合《我國DR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7]。(2)病人及近親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經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號1704-3)。排除標準:(1)患有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異常者。(2)并發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者。(3)有中樞或外周神經疾病史、DR治療史病人。(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5)近期或正在服用影響血漿P15INK4b、CREB、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達水平者。(6)依從性較差,未按規定進行檢查。(7)近1個月內參與過其他臨床試驗者。(8)資料不全者。
1.2 試劑與儀器所用蛋白質免疫印跡(Western blotting)檢測試劑盒(貨號ZD320)購自上海經科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所用人TNF-α、TGF-β1、VEGF酶聯免疫(ELISA)吸附法試劑盒(貨號分別為HL10038、HL10095、HL10094)均購自上海哈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標儀(型號MODEL550)購自美國Bio-Rad公司。
1.3 樣本采集及指標檢測各組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2份,1份EDTA-K2抗凝,3 000 r∕min離心15 min,吸取血漿于1.5 mL EP管中,-20℃保存,用于P15INK4b、CREB水平檢測;1份4℃低溫3 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層血清0.5 mL于無菌EP管中,用于TNF-α、TGF-β1、VEGF水平檢測。
Western blotting檢測血漿P15INK4b、CREB和ELISA法檢測血清TNF-α、TGF-β1、VEGF的試驗方法,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P15INK4b、CREB蛋白相對表達量以P15INK4b、CREB蛋白條帶與內參照GADPH條帶灰度值比值表示。酶標儀測定吸光度值,波長為450 nm,重復3次,計算平均值,根據標準液吸光度結果與標準液濃度繪制標準曲線,得出換算方程,計算TNF-α、TGF-β1、VEGF表達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s進行描述,四組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比較行LSD-t檢驗。計數資料均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earson法分析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的相關性。以糖尿病病人是否患DR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方差分析有明顯差異的指標為自變量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Waldχ2檢驗回歸參數估計值,似然比檢驗模型擬合情況。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BMI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糖尿病病人198例及健康體檢者200例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表2 糖尿病病人198例及健康體檢者200例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比較/±s

表2 糖尿病病人198例及健康體檢者200例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比較/±s
注:P15INK4b為細胞周期素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REB為環腺苷酸反應元件結合蛋白。
?
2.3 兩組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3。
表3 糖尿病病人198例及健康體檢者200例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表3 糖尿病病人198例及健康體檢者200例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注: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TGF-β1轉化生長因子β1,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
2.4 糖尿病各組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與非DR組相比,DR組血 漿P15INK4b、CREB、血 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4。
表4 糖尿病病人198例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表4 糖尿病病人198例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注:P15INK4b為細胞周期素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REB為環腺苷酸反應元件結合蛋白,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TGF-β1為轉化生長因子β1,VEGF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
2.5 DR病人各組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NPDRⅠ期組相比,NPDRⅡ期、NPDRⅢ期、PDR組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NPDRⅡ期組相比,NPDRⅢ期、PDR組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NPDRⅢ期組相比,PDR組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5。
表5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103例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比較/±s

表5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103例血漿P15INK4b、CREB水平比較/±s
注:P15INK4b為細胞周期素依賴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REB為環腺苷酸反應元件結合蛋白,NPDR為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①與NPDRⅠ期組相比,P<0.05。②與NPDRⅡ期組相比,P<0.05。③與NPDRⅢ期組相比,P<0.05。
?
2.6 DR病人各組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與NPDRⅠ期組相比,NPDRⅡ期、NPDRⅢ期、PDR組DR病人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NPDRⅡ期組相比,NPDRⅢ期、PDR組DR病人血清TNF-α、TGF-β1、VEGF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NPDRⅢ期組相比,PDR組DR病人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P<0.05)。見表6。
表6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103例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表6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103例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比較/±s
注: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TGF-β1為轉化生長因子β1,VEGF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NPDR為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①與NPDRⅠ期組相比,P<0.05。②與NPDRⅡ期組相比,P<0.05。③與NPDRⅢ期組相比,P<0.05。
?
2.7 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相關性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均明顯正相關(P<0.05)。見表7。

表7 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2.8 影響DR發生的多因素分析將糖尿病病人是否患DR作為因變量,以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均是影響DR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8。

表8 影響DR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如今,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高居全球第一,患病率達全球第二[8]。長期高血糖癥狀易引起并發癥,其中,DR是糖尿病病人常見微血管并發癥,是微動脈瘤形成、毛細血管灌注缺乏、視網膜局部缺血等原因,最終導致新生血管形成疾病[9]。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病程為5~10年時,并發DR比率達50.0%~56.7%,在中國并發DR糖尿病病人占總糖尿病病人的37.2%~51.3%,當DR病人發病階段演變為PDR,即產生新生血管時,致盲率可高達23.6%,是50歲以上人群致盲主要原因,給糖尿病病人及家庭造成嚴重經濟負擔及精神壓力[10-11]。因此,研究DR發病及病情演變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對控制病人病情進展有重要意義。
P15INK4b常被當做腫瘤抑制因子,近年來被發現在糖尿病上也發揮作用。鐘凌等[12]研究表明,P15INK4b聯合miR-451a在糖尿病腎病的腎纖維化過程發揮作用,認為P15INK4b可通過調節細胞周期影響腎組織損害。CREB是一種基礎轉錄因子,活化后參與血管內皮細胞形成,誘導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調控炎癥反應,在許多血管屏障破壞的疾病中發揮作用[13-15]。徐秀娟等[16]發現CREB參與大鼠的肺微血管內皮細胞的炎癥損傷過程。鄭轉珍等[17]發現CREB可通過參與機體的造血過程參與調控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發展。P15INK4b、CREB分別與糖尿病、微血管內皮細胞調控有關,推測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上也發揮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提示P15INK4b、CREB、TNF-α、TGF-β1、VEGF參與糖尿病發生過程。與非DR組相比,DR組病人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且隨著病變階段的升級,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明顯升高;提示P15INK4b、CREB、TNFα、TGF-β1、VEGF參與調控DR的發生發展過程。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與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均明顯正相關,提示P15INK4b、CREB可能通過調控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參與DR發生發展過程。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均是影響DR發生的危險因素,提示血漿P15INK4b、CREB、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升高可能影響DR發生。
綜上所述,DR病人血漿P15INK4b、CREB水平上調,且隨著病情演變階段的升高而嚴重異常表達,可能通過調控血清TNF-α、TGF-β1、VEGF水平參與疾病的發生發展。但本研究存在不足,可進一步研究血漿P15INK4b、CREB的mRNA表達情況,及血漿P15INK4b、CREB水平對DR的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