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靖
在診斷性介入肺臟病學操作中,快速現場評價(rapid on site evaluation,ROSE)是一項實時伴隨取材過程的快速細胞學判讀技術。精準靶部位取材時,應在盡量減少組織標本損失的前提下,將部分取材印涂于玻片,制成細胞學片基,迅速染色并以專用顯微鏡結合臨床信息立即判讀。判讀內容包括細胞形態、分類、計數、構成比、排列、相互關系、背景及外來物分析。作為一種細胞學載體,ROSE具備相應功能,包括評價取材滿意度,實時指導介入操作手段與方式,形成疾病的初步診斷或縮窄鑒別診斷范圍,優化靶部位標本進一步處理方案,充分結合臨床信息與細胞學背景進行病情分析與轉歸預判,并可能提高精準介入取材的陽性率。
ROSE在多數情況下是作為組學出現的。ROSE組學分析基于其完整性,而多個細胞(即細胞群)之間的空間構成關系是細胞組學的重要部分。作為立體組織的二維細胞學平鋪,借助所謂“定位細胞”,ROSE能部分還原靶部位活檢或針吸標本的細胞群三維構成。ROSE判讀所得的細胞形態、背景以及細胞群三維構象即ROSE的細胞組學。
ROSE易被臨床醫師掌握,充分結合臨床信息與細胞學背景進行病情分析與轉歸預判,或確認部分“可見病原”,快速地形成臨床決策,從而在短時間內實現“一個人的實時多學科綜合診療(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2017年,筆者發表了《診斷性介入肺臟病學快速現場評價臨床實施指南》[1],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在技術普及、優化操作以及促進業內交流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為進一步規范ROSE技術,同質化判讀和標準化結果報告,作為《指南》的通信作者,筆者編輯了依據《指南》的報告簽發模板,見圖1。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臨床醫學生在大學本科期間曾學習過《病理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和《細胞生物學》等細胞學相關內容,并進行過如顯微鏡使用等方面的實習,具備相應資質。經過ROSE專項培訓的臨床醫師、檢驗師和病理學醫師應能進行細胞識別和分類計數,可依據本模板發放ROSE細胞分類計數初步評估報告。對于可能發現的腫瘤細胞,只需初步識別,并以“可疑核異質細胞”進行提示。報告應嚴格依據本份模板簽發,而不應充當“病理診斷報告”從而引發不當風險。對于可能存在的超出本模板的內容,如有必要,應和有關醫師直接溝通而不應忽略。不支持沒有經過ROSE專項培訓的人員簽發ROSE報告。對于可能涉及到的收費,應執行所在醫院的有關規定且要符合國家醫政部門的相關政策。

Fig.1 The report issuance template according to“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Rapid on-site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圖1 依據《診斷性介入肺臟病學快速現場評價臨床實施指南》的報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