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超,亢冬春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1)
傳統油氣能源行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目前海洋油氣已占國家油氣開采的30%,然而,從基礎研究到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我國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存在明顯短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創新海洋油氣技術,避免受制于人,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科學。因此,有必要對于技術領先國家以及世界先進的能源企業的科技創新模式進行系統性研究,從而為我國海洋油氣科技創新的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雖然經歷過40年對歐洲的模仿階段,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憑借其獨特的地位,成為了全球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潮流的引領者,其科技領先地位主要得益于4方面因素,見圖1。

圖1 美國科技創新模式關鍵要素Fig.1 Key el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l in the United States
日本是基礎薄弱、厚積薄發、后發先至、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成功典范,其之所以能在20世紀90年代實現騰飛,是國際、國內多種因素和一定歷史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外來技術本土化和人才培養是日本崛起的關鍵。為了實現創新能力的逐步提升,日本主要在3方面做出了努力,見圖2。日本大部分大型科研項目都是“政府直接干預”和“產學研政緊密聯合”。為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日本非常重視同一產業內的協同。

圖2 日本科技創新模式關鍵要素Fig.2 Key ele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l in Japan
巴西采用典型的技術自主及國家主導策略。政府引導使巴西能夠在生產力比較低的情況下集中資源,在一些特定的產業如數字化、生物、宇航工程技術以及新材料等方面迅速實現突破,且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這種模式限制了國外新技術的引進,不利于與國際高新技術接軌,也降低了巴西工業創新的積極性。巴西目前已經意識到該模式對技術創新帶來的不利影響,通過主動立法、制定政策、資金扶持、實施“產學研”一體化工程和扶持中介組織等措施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發揮企業的關鍵作用,形成以企業為主導的技術創新模式。巴西科技模式發展歷程見表1[1]。

表1 巴西科技模式發展歷程Tab.1 Development history of Brazi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l
殼牌總部下轄的P&T部負責管理整個集團的R&D,其他部門不設研發機構,這樣的集約式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貫徹執行集團的戰略目標。研發項目計劃由業務部門和P&T基于市場需求共同協商制定。研發過程中資源配置、人員配置高效協同,能夠大幅提升研發效率。殼牌除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經費由集團直接批復外,其他研發項目經費均來源于業務部門。商業化,是除了長遠發展的基礎性研發之外的最終目標。對于業務部門決定不再有后續應用前景的項目,經業務部門許可后,則以合理價格對外轉讓,從而降低研發成本,充分體現了知識管理的商業思維。
殼牌還通過創意孵化器等平臺采用技術風險投資模式,對沖投資于技術前景不明朗或暫不被看好的技術,以少量資金進行可行性驗證,一旦研發成功,優先購買或使用,拓展了技術研發的廣度[2-3]。
德西尼布的人才管理戰略在于對人員高度賦能,以便產出更高的管理績效。2001年建立了技術專家培訓網絡,便于在集團內部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與技術推廣。通過專家網絡,公司的員工可以得到一對一的咨詢與求解,實現了技術需求到技術解決方案的端到端的人才培養。為加強集團創新文化建設、提升集團的戰略落實能力、培養公司員工的專業技能, 2008年專門成立了德西尼布大學。德西尼布還設立了若干如雅克·富蘭克林獎等團體和個人獎項來激勵員工的創造性。
通過設立75%個人目標+25%價值關聯指標來實現員工360度評價。另外,員工持股計劃及免費共享的分配計劃正在穩步實施,這些體制機制能夠在高中低各管理階層提升忠誠度,并且留住頂尖人才[4]。
2004年,吉寶成立了科技咨詢領導小組,以增強集團的技術領導力。小組由全球各地的知名商業領袖和行業專家組成。小組成員為吉寶提供技術遠見和戰略項目建議,并通過分享自身人際網絡拓展吉寶的業務網絡。小組成員的專長涵蓋浮式平臺、城市設計和宜居性、可替代能源和效率,以及通信網絡和數字化等各個專題。如,2018年成立了吉寶科技與創新部,以強化對創新的關注,并推動業務變革。吉寶科技與創新部位于新加坡,具有孵化職能,致力于支持集團利用科技創新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達到所有業務部門攜手合作,共同改進及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創新并優化業務模式及流程,同時協助集團并提供解決方案的使命[5-6]。
大宇造船采用細分市場戰略,在智能制造工廠、智能綠色船舶、數字化船舶、關鍵設備和系統研發等方面投入力度較大。在LNG船舶領域一枝獨秀,得益于韓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韓國造船業的高水平技術工人[7]。
源頭創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基礎理論性創新成果。源頭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是一切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的來源,是最能體現民族智慧的創新。加快科技創新,建設世界海洋科技強國,必須大力開展源頭創新。
開放式創新是打破固有的自主封閉的創新模式,通過內外部的知識流動,實現知識共享與有效利用,節約成本提升效率。在開放式創新背景下,全體員工、供應商、顧客、知識工作者和競爭對手,一切皆為我所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開放式創新正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重要也是主流模式。開放式創新在我國也體現在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
產業鏈協同創新是指在產業地圖中的所有創新資源和要素有效的聚集,通過打破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技術、人才、信息、資本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協同不是簡單的協議,而是創新主體和創新客體關鍵要素的深度融合,同時主客體會隨時進行轉換。我國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現在形成諸多的產業聯盟[8]。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在悄然勃發,第六次工業革命也正在蓄勢待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全面創新包括思想創新、文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各類創新活動的有機整合,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海洋油氣科技創新關鍵要素如表2所示,包含創新人才、創新實體及創新投入[9]。

表2 海洋油氣科技創新關鍵要素Tab.2 Key elements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整體而言,海洋油氣科技創新的支撐要素包括創新文化、創新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例如,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及專業性服務平臺。其中,創新文化進行科技創新的引領,創新平臺是實施創新的載體,專業性服務平臺是將科技創新成果輸出的重要途徑,見圖3[10]。

圖3 創新支撐要素Fig.3 Supporting elements of innovation
創新文化層面:突出差異化、探索者與開放式創新結合的價值鏈管理;充分利用內外部最新成果,彌補自主研發能力的不足;通過加大模糊前端,有效地縮短整體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規避研發風險。 創新技術設施與創新平臺層面:聚焦關鍵技術能力與平臺;大力實施開放式創新,充分考慮技術交易成本等因素下,對于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技術聯盟等技術獲取方式進行決策。海洋油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復雜過程,因此企業研究院所及高校的創新水平代表著國家海洋油氣行業的最高水平,在提升研發水平、加速成果轉化方面發揮著異常重要作用[11]。
專業性服務平臺層面:研發及成果轉化中心屬于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基地,是以協同創新等方式開展各類科技活動的重要載體。要依托專業化機構進行技術試驗、孵化、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標準化、市場化、產業化;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解決產業和企業自身的技術難題,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創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孵化中心,實現以科研創新為核心,為海洋油氣產業提供最強大腦,將主要要素區域化融合,提升軟實力,打造全新概念海洋油氣科技的目標。同時,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科技成果轉化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海洋油氣領域科技創新模式未來發展建議如下:
①加強頂層設計與規劃引領,堅持規范管理、釋放自身活力和增強競爭力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持成果導向與市場導向,厘清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改善內部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堅持全球化、差異化、個性化、細分化的發展方向,促進國家及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12]。
②持續加大技術創新資源的有效投入,推進尖端領軍人才、技術攻關人才、研發輔助人員的全方位考核評價體系改革,激發技術系統的創新活力。以集中突破“卡脖子”技術為重點,加強基礎研究、技術研究、適應性研究,加大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有機銜接。同時拓寬融資渠道,引入各方資本。
③促進行業上中下游產業協同,促進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通過聯合攻關、委托研究和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形成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科研合作機制,著力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關鍵技術體系。發揮利用技術拓展市場、引領市場和創造市場的作用。
④加強對油價波動下市場趨勢和低碳環保等熱點問題的研究,增強對全球化經濟市場變化的敏感性,及時感知和判斷市場需求,提前預研謀劃解決方案,適應快速響應速度,搶抓市場先機。加強內部企業間的合作以及與國際一流工程公司的合資合作,共同拓展市場和執行項目,規避風險。加快由單項業務向EPCI總承包商轉變,實現提供全價值鏈的高附加值一體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