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鄒城市后八里溝村黨委書記 宋 偉
習近平總書記曾比喻說,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jīng)末梢”。激活“神經(jīng)末梢”,黨的肌體才孔武有力。山東省鄒城市后八里溝村用了15年的時間,由一個窮村、亂村“蝶變”而成全國文明村,從負債20 萬元到擁有固定資產(chǎn)50 億元,人們安居樂業(yè),幸福祥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農(nóng)村有了模樣。回看十幾年的發(fā)展歷程,后八里溝人堅定不移跟黨走、聽黨的話,才有了今天的發(fā)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首要的就是堅定不移跟黨走聽黨的話。基層支部離黨中央并不遠,“神經(jīng)末梢”是靈敏的,六中全會公報發(fā)出后,后八里溝村第一時間組織黨委班子學習,又多次在村民夜校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請專家解讀,在此基礎上召開學習交流會,大家對黨和黨的領袖更加崇敬。百年歷史已經(jīng)證明,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chǎn)黨這樣偉大光榮正確,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歷史上最好的時代,全會的“兩個確立”正是基層黨員群眾的呼聲,后八里溝村黨委107名黨員堅決擁護。參加村民夜校學習的986 名村民都寫出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心得,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匯是“跟黨走、聽黨的話”,這就是基層黨員群眾的信仰。
全面從嚴治黨要讓黨在基層有最大的威信,讓黨旗最紅,黨徽最閃亮。全面從嚴治黨就要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做實做細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讓黨在基層有最大的威信,而黨的威信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需要堅持不懈深耕基層。首要的是把班子建強,后八里溝村黨委一班人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信黨、愛黨,一心為黨工作,“把命押上干事業(yè)”,所有的加班加點都是干部帶頭,每天的作息時間異于常人,沒有節(jié)假日,可謂“起早貪黑過日子”;干工作都拼命,56 天建成一座市場、八個月建完一座樓,創(chuàng)造了“后八速度”。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雷打不動堅持黨內(nèi)組織生活,才能錘煉黨性,在后八里溝村黨務活動最頻繁,村內(nèi)東方紅突擊隊、志愿者的骨干和主力都是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的先進性體現(xiàn)在日常中,村里拆遷上樓時,全體黨員宣誓簽狀,把利益留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一位老黨員臨終遺言是交黨費1000 元,交代后事是關心村莊發(fā)展。在后八里溝村,黨員是群眾最信賴的人,是村兩委最依靠的人。黨員自覺佩戴黨徽,群眾佩戴毛主席像章,村里建有偉人廣場、村史館、黨史館,在后八里溝村黨的形象、英雄的形象最高大。
帶領群眾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最硬的道理。總結后八里溝村的發(fā)展,以人民為中心、依靠集體、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法寶。后八里溝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經(jīng)歷了興辦集體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改造、成立集團公司等發(fā)展階段,在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堅持村集體主導,建企業(yè)、開公司,都是村集體的,全體村民的,沒實行大戶承包,沒有對外招商;實行股份制改革,每個村民都有股份,專設老人股、幼教股,干部沒有特殊,沒有大股東。如今,每戶村民都擁有幾百萬資產(chǎn),人均年收入達5 萬多元。后八里溝村已形成教育科技、中醫(yī)康養(yǎng)、文化旅游、商貿(mào)物流等九大產(chǎn)業(yè),集體企業(yè)為社會安置一萬多人就業(yè)。雖然這是一條艱苦奮斗之路,但正是依靠集體經(jīng)濟的力量,村里拆遷上樓,沒向群眾要一分錢;老年人有福利,全體村民都有福利;人人能夠就地就業(yè)、就學、養(yǎng)老;村民、員工有困難,集體都要伸手幫,村民感受到的是黨的溫暖,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共同富裕。村里也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鄉(xiāng)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國家級充分就業(yè)社區(qū)”“國家級3A 景區(qū)”等20 余項國家級榮譽。
以文化人,立根塑魂,是基層黨組織長久的工作任務。鄒城是孟子故里,文化積淀深厚,讓文化浸潤靈魂,涵養(yǎng)人格,既是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任務,也是使命擔當。自2007 年起,村里開辦“村民夜校”,凡18 歲至70 歲的村民必須接受集體教育,設立了教研室,聘請專職教師輔導,至今已堅持14 年;創(chuàng)辦村報《鑫琦之聲》,人人讀報,戶戶藏報;戶戶安裝學習小廣播,樓房每個單元口設置《后八村丑善評議榜》,將村內(nèi)好人好事、壞人壞事向全體村民公示。此外,為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集團投資2000 多萬元,建設社區(qū)服務中心、文化健身廣場等公共服務場所,成立“秧歌、腰鼓”“舞龍舞獅”“陰陽板”等表演隊伍,組織村民參加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投資70 萬元為每戶村民配發(fā)價值1500 元的書櫥,要求每戶村民每年至少購買30—50 本書籍,村集體給予補助;每年開展“后八好人”“十大孝星”等一系列評選活動;每年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哪里有先進去哪兒,組織512 名村民去北京,每家一個代表;青年學生到延安、韶山、井岡山接受教育;組織村民到韓國、新加坡學習。一張近2000 人的全家福照片,成為傳家寶。在后八里溝村,傳統(tǒng)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現(xiàn)代科技文化相結合,既讓文化有聲有色,又使教育潤物無聲。
黨的建設是一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基層組織肩負教育黨員、管理黨員、凝聚群眾之責,需要面對矛盾,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神經(jīng)末梢”的靈敏和強健是十分重要的,后八里溝村黨委將以堅定的姿態(tài),跟黨走聽黨話,朝著率先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工作目標奮勇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