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娥,王樹艷,韓鵬
陽光融和醫院超聲科,山東 濰坊 261072
甲狀腺是位于人體頸部正前方位置的器官,屬于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此器官出現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團塊稱為甲狀腺結節[1]。此疾病常見病因主要與缺碘、正常甲狀腺組織過度增生、退行性病變、放射暴露史、遺傳因素、甲狀腺炎癥等有關,部分患者還可受微量元素硒缺乏、肥胖等誘發疾病[2-3]。患者患病后多數情況下無任何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頸部疼痛、咽喉部異物感、壓迫感等癥狀,為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困擾[4-5]。臨床中治療此疾病的方法有放射性碘治療、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手術切除治療、中醫治療等,各有不同的治療效果。治療時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及早診斷治療的療效更佳,而不同診斷檢查方法的診斷效果有所差異[6]。基于此,該次研究選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該院收治的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對常規超聲與超聲功能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研究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90例,其中有63例為良性甲狀腺結節,有27例為惡性甲狀腺結節。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有38例和52例。
38例男性患者年齡28~62歲,平均(44.98±3.91)歲;甲狀腺結節直徑8~48 mm,平均(27.89±2.94)mm;受教育程度:小學受教育程度有9例、初中受教育程度有10例,高中受教育程度有12例,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有7例。
52例女性患者年齡27~63歲,平均(45.07±3.83)歲;甲狀腺結節直徑7~49 mm,平均(28.12±2.88)mm;受教育程度:小學受教育程度有12例、初中受教育程度有14例,高中受教育程度有16例,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有10例。
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常規超聲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在進行超聲檢查前,檢查醫師需要對受檢者進行常規超聲知識和具體流程普及,以此提升受檢者相關認知水平,更好地配合檢查工作。先將患者調整為仰臥位,使頸部區域充分暴露在視野范圍內,之后做好消毒工作,選取該院采購的Aplio500超聲診斷儀和探頭進行超聲診斷檢查,將探頭頻率設定在6~15 MHz,在探頭上涂抹耦合劑后,使探頭與患者頸部皮膚輕輕貼合,以由外向內的方向對甲狀腺具體情況進行掃描。注意在掃描過程中需要囑咐患者維持平靜狀態,避免吞咽動作。在得到相關影像學圖像后,由該院2名專業影像學醫師對圖像進行觀察分析,經過商討協定后,給出準確的一致診斷結果,為患者后期臨床治療提供準確依據。
診斷標準:常規超聲檢查主要是對圖像中甲狀腺結節的病灶位置、具體形態、周圍邊界、回聲情況進行分析,以此判斷患者的結節良惡性。良性甲狀腺結節圖像主要呈現形態較規則,邊界清晰,結節內無鈣化情況,回聲情況較均勻;惡性甲狀腺結節圖像主要呈現形態不規則,邊界模糊,結節內可有輕微鈣化情況,回聲情況不均勻。當出現阻力指數≥0.7時提示屬于惡性甲狀腺結節。
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在進行超聲檢查前,檢查醫師需要對受檢者進行超聲彈性成像知識和具體流程普及,以此豐富受檢者相關知識,提升診斷檢查依從性。將5 mL生理鹽水溶液、2.5 mL的造影劑、5 mL生理鹽水溶液通過靜脈注射方式注入體內,之后觀察動態造影結果;患者保持仰臥位,充分將頸部區域暴露在視野中,嚴格完成消毒工作,選取該院采購的飛利浦超聲診斷儀和探頭進行超聲診斷檢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探頭頻率,頻率范圍在6~15 MHz之間;將耦合劑均勻涂抹在探頭上,將其貼在患者頸部皮膚上,從外向內對甲狀腺情況進行掃描。注意在掃描過程中維持平穩呼吸,避免吞咽動作。在得到相關影像學圖像后,由該院2名專業影像學醫師進行分析,最終給出一致診斷結果,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依據。
診斷標準:超聲彈性成像檢查主要是對圖像中甲狀腺結節成像顏色和周圍組織成像顏色進行分析,以此判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不同顏色的成像提示甲狀腺結節有不同的硬度,紅色提示甲狀腺結節最硬,藍色提示甲狀腺結節最軟,當圖像中徹底紅色或絕大多數紅色時,提示屬于惡性甲狀腺結節。
對兩種超聲檢查方式檢查后的檢查結果、檢查滿意程度、檢查準確率進行統計分析。
①檢查結果:包括常規超聲檢查結果、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兩種結果。
②檢查滿意程度:采用該研究自擬評分標準進行評估,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比較滿意,0~69分為不滿意。
③檢查準確率:包括良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和惡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
在對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超聲診斷檢查后,兩組甲狀腺病灶主要表現為形態不規則且邊界模糊,部分還可伴有鈣化情況、淋巴結異常情況。常規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有57例,占比90.47%;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有19例,占比70.37%;漏診14例,占比15.55%。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顯示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有63例,占比100.00%;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有25例,占比92.59%;漏診2例,占比2.22%。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檢查滿意程度高于常規超聲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行不同檢查后的檢查滿意程度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after different examinations[(±s),points]

表1 患者行不同檢查后的檢查滿意程度對比[(±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ients'satisfaction degree after different examinations[(±s),points]
超聲檢查方式檢查滿意程度常規超聲檢查(n=90)超聲彈性成像檢查(n=90)t值P值85.45±4.05 90.15±3.44 8.391<0.001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惡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均高于常規超聲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檢查后的檢查準確率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xamination accuracy of patients after examination(%)
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科和甲狀腺外科常見病,主要是由于甲狀腺細胞局部異常增長引起的病變[7]。流行病學顯示,此疾病具有高發病率的特點,多見于具有放射暴露史、甲狀腺結節家族史、長期暴露于電離輻射的人群,且具有性別差異,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約為1:3.83。典型癥狀有甲狀腺結節周圍疼痛、咽喉部異物感或壓迫感、頸部水腫、呼吸困難、氣短、吞咽困難、心悸、多汗、手抖、消瘦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8-10]。臨床上治療此疾病需要因患者而異,先確定結節的良惡性和功能,判斷對患者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對于無癥狀的良性結節,常建議患者定期回院復查,預防癌變風險;對于有癥狀的甲狀腺結節,若結節體積較小,影響較小者可使用藥物治療,若結節體積較大,影響呼吸和吞咽者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恢復患者通氣狀況。
對于此疾病的臨床診斷主要有觸診檢查、血液檢查、超聲檢查、手術病理檢查等,各有不同的診斷效果。超聲檢查是臨床中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式,常規超聲診斷檢查主要是利用超聲作為介質,以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方式對人體內部臟器的大小、形態、內部回聲進行探查,最后形成特殊圖像用以觀察分析的方法。此診斷方法具有檢查便捷、連貫性好、經濟性高的特點,但在定位病變部位和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時具有局限性,存在一定漏診率,延誤患者臨床治療[11-13]。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升,超聲技術得到不斷發展,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檢查是一種新型診斷檢查方式,其檢查原理主要與不同組織器官受外界壓迫后變形的程度不同有關,將組織器官受壓前后的回聲信號移動變化轉化為實時彩色圖像,以此對組織硬度和具體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彈性系數小、受壓后位移變化大的組織掃描后圖像為紅色;彈性系數大、受壓后位移變化小的組織掃描后圖像為藍色;彈性系數中等的組織掃描后圖像為綠色)。此診斷方法彌補了常規超聲診斷檢查的不足,更生動地顯示病變部位,定位性更強,具有操作簡便、檢查速度快、輻射性低、診斷準確率高、結節良惡性鑒別效果強的優勢[14-17]。該文通過對常規超聲檢查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對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更高、良惡性檢查準確率更高。因此,超聲診斷成像檢查是一種優秀的診斷方式,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該研究表明,對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超聲診斷檢查后,常規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漏診患者分別有57例、19例、14例。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顯示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惡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漏診患者分別有63例、25例、2例。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檢查滿意程度為(90.15±3.44)分高于常規超聲檢查(P<0.05);9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惡性甲狀腺結節檢查準確率分別為100.00%、92.59%均高于常規超聲檢查(P<0.05),說明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是一種診斷準確率高的診斷方式,且具有較好的良惡性鑒別效果。
綜上所述,常規超聲檢查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是兩種檢查甲狀腺結節的常用方式,但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診斷正確率更高,良惡性辨別效果更佳,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