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月,吳震
海安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海安 2266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組以不可逆的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病情漸進性發展,逐漸出現肺動脈高壓和肺功能損害,臨床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由于受細菌或病毒感染后,COPD患者的咳嗽咳痰、胸悶氣急等癥狀較平常加重,痰量增加,咳黃膿痰,需要更改原有治療方案或住院治療[2]。AECOPD患者在加強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療的同時,聯合使用布地奈德等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臨床療效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癥和肺功能指標,但臨床使用時吸入治療的劑量較難掌握[3-4]。現對海安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2019年7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0例AECOPD患者分別采用布地奈德氣霧劑4 mg/次和2 mg/次的劑量行霧化吸入治療,觀察其療效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海安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AECOPD患者130例,按數字表示法分成觀察組(n=65)和對照組(n=65)。觀察組中男性47例,女性18例;年齡45~79歲,平均(67.45±6.23)歲;體質指數(BMI)18.63~28.49 kg/m2,平均(23.74±1.35)kg/m2;吸煙指數18~496,平均(187.39±24.58);COPD病史5~24年,平均(12.63±4.37)年;AECOPD病程2~11 d,平均(5.43±2.61)d。對照組中男性46例,女性19例;年齡46~78歲,平均(67.32±6.25)歲;BMI 18.67~28.53 kg/m2,平均(23.68±1.32)kg/m2;吸煙 指數24~480,平均(179.65±23.94);COPD病史4~23年,平均(12.58±4.34)年;AECOPD病程2~10 d,平均(5.41±2.63)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①納入標準:符合AECOPD的診斷標準[5];年齡45~80歲;患方知情同意和醫學倫理批準。②排除標準:其他嚴重的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或免疫系統疾病,可能影響炎癥指標檢測結果;嚴重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使用其他糖皮質激素,藥物使用禁忌證;智力或精神障礙,不能配合研究等。
①一般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氧療和呼吸支持,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綜合治療[6]。②觀察組: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H20030987)吸入治療,4 mg/次,20 min/次,2次/d,吸后漱口;2周為1個療程。③對照組:布地奈德氣霧劑吸入治療,2 mg/次,20 min/次,2次/d,吸后漱口;1周為1個療程。
①炎癥指標:于治療前和治療1周時,采集靜脈血樣測定血漿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降鈣素原(PCT)水平。②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和治療1周時,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集動脈血樣測定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③療效指標:觀察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住院天數、治療總有效率和半年內發作頻率。④安全性指標:檢查和處理藥物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周后,兩組的hs-CRP、IL-6和PCT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觀察組下降的幅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變化比較[(±s),ng/mL]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inflamm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g/mL]

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變化比較[(±s),ng/mL]Table 1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inflamm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g/mL]
組別觀察組(n=65)對照組(n=65)t值P值hs-CRP治療前 治療后IL-6治療前 治療后PCT治療前 治療后26.63±7.58 26.67±7.54 14.75±5.42 18.26±5.93 179.54±18.83 178.62±18.75 119.73±14.26 136.58±15.37 0.67±0.32 0.65±0.33 0.011 3.522 0.279 6.479 0.990<0.001 0.780<0.001 0.350 0.726 0.24±0.15 0.37±0.21 4.061<0.001
治療1周后,兩組的FEV1/FVC和PaO2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aCO2水平顯著下降,觀察組的改善程度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lung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觀察組(n=65)對照組(n=65)t值P值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Pa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PaC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66.29±5.61 66.48±5.65 78.25±6.83 72.16±6.34 60.64±3.62 60.71±3.59 83.75±3.86 80.23±3.74 48.56±3.27 48.52±3.25 37.94±2.87 41.65±3.04 0.192 5.268 0.110 5.280 0.069 7.154 0.847<0.001 0.912<0.001 0.944<0.001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92%,高于對照組的8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76,P<0.05)。觀察組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天數和半年內發作頻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患者療效指標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 癥狀緩解時間(h)住院天數(d)半年內發作頻率(次)觀察組(n=65)對照組(n=65)t值P值35.47±7.76 48.82±9.53 13.45±3.27 16.73±3.86 8.757 5.227<0.001<0.001 1.74±0.35 2.68±0.72 9.466<0.001
兩組僅出現咽部和胃腸道不適等輕度反應,經處理后緩解;無高血糖、肝腎損害等嚴重反應。觀察組4例(6.15%),對照組3例(4.62%),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P=1.000)。
COPD的發病機制與吸煙、反復呼吸道感染、接觸粉塵,以及α1-抗胰蛋白酶、多種炎癥細胞和細胞因子、支氣管內皮功能損害和氧化應激等有關[7]。hs-CRP在呼吸系統發生炎癥時,肺泡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中以及血漿中的含量水平明顯升高,與炎癥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IL-6是平滑肌細胞產生的促炎細胞因子,介導和活化多種炎癥形成;PCT由細菌內毒素和多種炎癥介質的誘導生成,是評估肺部炎癥程度的預測因子[8]。布地奈德具有強大的抗炎和抗細胞凋亡作用,對支氣管壁的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較高,能降低組胺等炎性介質的釋放,進入組織細胞內發揮抗炎作用,有效減輕機體的炎癥狀態[9-10]。曹曉琳等[11]對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別采用高劑量和低劑量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1周后高劑量組的hs-CRP和PCT水平為(18.46±8.35)ng/mL和(0.74±0.35)ng/mL,顯著低于低劑量組的(23.72±10.48)ng/mL和(1.36±0.62)ng/mL,有效降低了機體的炎癥狀態。該研究中治療1周后觀察組的hs-CRP、IL-6和PCT水平為(14.75±5.42)ng/mL、(119.73±14.26)ng/mL和(0.24±0.15)ng/mL,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26±5.93)、(136.58±15.37)和(0.37±0.21)ng/mL,有效減輕了機體的炎癥狀態,兩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采用4 mg的高濃度布地奈德吸入治療1周后,FEV1和PaO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布地奈德能增強肥大細胞和溶酸體膜的穩定性,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緩解細支氣管炎痙攣,減輕支氣管堵塞癥狀,提升通氣與血流比例,改善肺通氣和肺換氣功能,對AECOPD合并二氧化碳儲留的患者效果較好,促進肺功能康復[12]。張鈺等[13]對老年AECOPD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分別采用4 mg/次的高濃度和2 mg/次的低濃度吸入治療,1周后高濃度組的FEV1和PaO2水平分別為(80.8±15.6)%和(88.6±6.6)mmHg,顯著高于低濃度組的(75.5±13.5)%和(80.3±5.5)mmHg,PaCO2水平為(38.5±3.5)mmHg,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4.4±3.6)mmHg,有效提高了肺功能,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
COPD患者隨著病情進展和反復急性發作,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顯著下降,導致生理無效腔氣量逐漸增大,吸入治療時部分藥液難免會沉積在無效腔內,加上支氣管黏膜對布地奈德氣霧劑的吸收功能有所下降,因此需要適當增加藥物的使用量[14]。該研究中觀察組的癥狀緩解時間、住院天數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顯著低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顯示出較好的治療效果。采用高劑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療,能有效增加藥液在支氣管局部的濃度,提高藥物吸收的速度和血藥濃度,較好地控制氣道炎癥、迅速緩解細支氣管的痙攣,有效改善肺通氣和換氣功能,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舒適度,縮短了住院天數;并使血藥濃度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延緩氣道的重構,緩解病情的惡化減少了再次急性發作加重的頻率[15]。胡波[16]對AECOPD患者在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的基礎上分別采用2 mg/次的高濃度和1 mg/次的低濃度吸入治療1周后,高濃度組的咳嗽、咯痰、呼吸困難等癥狀緩解時間分別為(3.10±1.25)、(2.01±0.96)d和(1.95±0.74)d,均低于低濃度組的(4.73±1.67)、(3.36±1.28)d和(2.84±0.90)d;高濃度組的總有效率為98.0%,顯著高于低濃度組的86.0%,顯示較好的治療效果,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
糖皮質激素長期大劑量使用后可能會引發糖代謝紊亂或類固醇性糖尿病等并發癥,血漿清除率較穩定,水鈉儲留等不良反應較小,一般對腎功能無明顯損害。布地奈德氣霧劑采用吸入方式給藥對全身利用率的影響非常小,對腎上腺生理功能和儲備功能無明顯影響[17]。在該研究中,兩組僅發生數例輕微不良反應,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4 mg/次高濃度的布地奈德治療AECOPD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付曉麗等[18]對AECOPD患者分別采用4 mg/次的高劑量和2 mg/次的低劑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療1周,兩組的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均未出現明顯異常,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率為2.27%,低劑量組為4.55%,說明高劑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療AECOPD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AECOPD患者采用4 mg/次的高濃度吸入治療,能顯著減輕機體的炎癥狀態,促進臨床癥狀的康復,提高肺功能,改善疾病預后,用藥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