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那些走路速度較慢的人的預期壽命要短于快走的人,并且無論一個人的體重或肥胖狀況如何,步伐速度快都能延長預期壽命。換言之,身體素質或許比身體質量指數(BMI)更能反映人們的預期壽命,快走可能會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在不同水平的體重指數下,步行速度和手握力量,這兩項容易獲得的身體健康指標與預期壽命的關聯。步行速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肺健康和功能狀態,握力強度是衡量全身肌肉力量的指標。這項研究表明,步行速度是預期壽命的一個更強的預測因子。


一項新的大型研究表明,每周吃三次魚能顯著降低罹患腸癌的幾率。世界癌癥研究基金負責人安娜·迪亞斯·豐特博士說,尚不清楚吃魚有可能降低相關風險的生物學原因,但有種說法認為,某些幾乎只存在于魚類身上特有的脂肪酸,比如歐米伽3 脂肪酸,有抗炎功能,從而起到了保護作用。
最新研究表明,長時間工作的人患中風的風險更高,尤其是那些長時間工作達10 年甚至更久的人。研究排除了兼職工人和那些在長時間工作前中風的人。研究人員分析了那些被研究者的情況后發現,長時間工作者中風的風險增加29%,長時間工作達10 年或更長時間的人中風風險要高45%。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補充劑并無保健效果,但也對人體無害;只有低鹽飲食、歐米伽-3 脂肪酸和葉酸補充劑對部分人群健康有益。
研究者分析了低脂飲食、低鹽飲食、地中海飲食(以豐富蔬果、魚、谷物、堅果為主)等8 種膳食方式對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包括復合維生素、硒、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單純的鈣和鐵在內的多數營養補充劑,都不能起到預防心臟病或延長壽命的保健效果。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對絕經后的女性來說,“梨型”身材比“蘋果型”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小得多,即使她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一直在正常范圍內。報告稱,相比身體中段脂肪儲存量較少的研究對象人群,中段脂肪存量比較多的人群患病風險翻番。相比腿部脂肪儲存量較少的人群,腿部脂肪存量比較多的人群患病風險小40%。

西班牙學者的一項新研究第一次在人類身上發現,懷孕時產生的激素會改變懷孕者大腦結構。之前已有研究證明女性在懷孕之后,認知能力會有所下降,主要集中于孕婦激素變化及睡眠的缺乏對其認知功能產生影響。研究還發現,母親大腦結構的變化,還與對嬰兒的依戀程度有關。灰質減少越多,母親與嬰兒的依戀關系越好。研究者認為,懷孕而導致的大腦變化,具有進化學的意義。這也使母親對于嬰兒的需求更加敏感,依戀關系更緊密。

來自中山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維生素D 和雌激素組合能夠幫助抑制機體代謝綜合征的發生,而代謝綜合征會增加絕經后女性患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該研究發表在《Menopause》雜志上。研究人員在所進行的橫向研究中招募了616 名年齡在49歲~86 歲之間的絕經后女性,這些參與者在實驗開始時都在攝入雌激素或維生素D/鈣補充劑,研究人員最終得出了以上結論。
耳鳴是指外在環境沒發出聲音,耳朵卻聽到聲音的一種狀況,其聲音常被形容為鈴響聲、輕敲聲、輕嘶聲或低吼聲,偶見模糊的人聲或音樂聲。耳鳴所聽見的聲音可能輕柔,也可能震耳欲聾,音調或高或低,可單側或雙側。瑞典研究人員通過對7.2 萬人進行調查發現,耳鳴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與抑郁,在女性患者身上表現得更為嚴重。

香菜是一種神奇的食物,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人也是發自內心的厭惡,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香菜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天上地下呢?研究人員發現,在11 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名字叫OR6A2,這個基因是和鼻子里的嗅覺感受器有關的。這個基因中位點rs72921001 的核苷酸堿基對如果有A,就不會討厭吃香菜,否則,就有很大幾率討厭吃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