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陳 杰

近期,經國家發改委批復,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正式啟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參與綠電交易的市場主體將獲得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國網區塊鏈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綠色電力消費證明”。據悉,該證明最大的亮點是基于國內最大能源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國網鏈”,利用區塊鏈公開透明、多方共識、防篡改等技術特點,可信記錄了綠電生產、傳輸、交易全流程信息,且具備全國唯一性和權威性;并在電力市場中有序開展證明的交易和流通,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綠電消納水平,從而高效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的低碳化發展。
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綠電認證流程復雜、成本高且存在偽造、篡改等潛在痛點,這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是綠電交易主體非常多元,涉及發、配、輸、送、用等各個環節,信息溯源難度極大。其二是綠電種類及信息龐雜,認證流程復雜,人力、物力支出成本高。其三是綠電認證缺乏權威有效的機制保障,其公信力和“商品性”價值未完全開發。
今年2月份,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開展了全國首次可再生能源電力超額消納量交易,依托“國網鏈”成功為其出具數字化“消納憑證”,區塊鏈技術首次實現綠電認證業務的實踐。“區塊鏈本質上作為分布式記賬技術,其可追溯、防篡改、公開透明等技術特性,可構建一種‘共建、共識、共享’的規則,能夠較好地支撐綠電全生命周期的可信記錄,實現為綠電消納出具高可信的消納憑證。”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技術部主任張顯表示。
區塊鏈何以為綠電交易主體出具權威可信的綠電消費證明破解綠電認證難題,撬動整個綠電交易市場活性的呢?國網區塊鏈科技公司負責人王棟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解讀。第一,從區塊鏈技術本身出發,獨特的鏈式存儲結構為綠電生產、交易、傳輸、消費全環節的有效“串聯”提供了可能,進而才得以實現從源頭上保障綠色電力的真實性、可信性,同時,由于其篡改成本極高,基本可杜絕違規操作現象。第二,從綠電消費證明的權威性來講,國網區塊鏈司法鑒定中心今年以來一直在推進區塊鏈在司法鑒定領域的模式創新,此次開具的綠電消費證明將具備司法級公信力,能夠有效釋放其市場流轉的“商品性”價值。第三,從綠電認證業務服務效率出發,基于區塊鏈的電子簽章和智能合約技術可實現綠電交易信息的自動、精準、高效核算和綠電證書的鏈端核發。一方面,不帶有主觀情緒和偏好的計算機代碼來執行智能合約,可規避人工操作失誤風險,節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綠電交易全流程的透明可見、溯源可查幫助政府部門提升監管效率,實現降本增效。
“十四五”是我國能源低碳轉型發展的關鍵窗口期,綠電交易市場的啟動既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綠色電力消納,又能滿足社會主體綠色消費的需求,助力我國能源消費低碳轉型。以區塊鏈技術為“綠色電力交易與認證”保駕護航,保障綠電消納的真實性與可信性、激活綠電商品價值和環境價值,未來,區塊鏈在服務“雙碳”目標和能源互聯網建設等方面將大有前景。
一是,促進行業上下游良性互動。“綠色電力交易與認證”將能源產業鏈上的新能源企業、電力用戶、交易中心等主體有序連接在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過程中,有利于構建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
二是,規范市場監管秩序。通過對每一度電的綠色屬性進行溯源和認證,能夠將綠電的商品與環境雙重屬性通過權威可信的技術手段區分開來,實現綠電傳輸過程的可視、可觀、可查,提升市場監管的時效性、規范性。
三是,助推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在以市場化手段充分激發供需兩側潛力下,用戶綠色電力獲得感和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有利于引導全社會形成主動消費綠色電力的共識,推動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助力實現我國“雙碳”目標。
此外,在國際社會推崇綠色發展的大環境下,基于區塊鏈的綠電認證可面向國際社會提供可視化的綠色能耗可信證明,將有助于提升我國綠色品牌的國際認可度,促進我國綠色能源產品出口,擴大我國經濟發展國際場域,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