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詞

鄧存良:教授,研究生導師,四川省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病醫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十一屆自然疫源性疾病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遺傳代謝性肝病協作組委員,亞太地區肝病聯盟四川肝病聯盟副理事長。歷任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傳染病科主任、西南醫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附屬醫院副院長、副書記,現為四川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參編教材4部,專著1部。
記者問:慢性肝炎有哪些抗病毒治療呢?
鄧存良教授:中國有7100萬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約有2000萬-3000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引起的不良的結局就是肝硬化, 肝癌。 據報道我國80%~92%肝癌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系,所以抗病毒治療就是預防乙肝后肝硬化及肝癌的關鍵。現在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是核苷酸類和干擾素,干擾素分普通的干擾素和長效干擾素。要達到較理想的治療效果,患者要有一個很嚴格的選擇的問題,應該由專科醫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作出選擇。核苷酸類藥物目前全世界相關指南均推薦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酯為一線治療藥物,需要長期治療,不能隨意停藥。不是所有的病人治療效果都好。患者同時需要提升免疫功能,可以加用免疫治療,就是免疫調節激活。
記者問:怎么阻斷母嬰傳播呢?

鄧存良教授:首先,對于育齡期婦女要進行篩查,最好是這些婦女能夠把乙型肝炎病毒徹底的控制或者治愈了她才懷孕生小孩。 乙型肝炎病毒者怎么防止母嬰傳播呢?現在的基本的共識,是乙型肝炎感染母親,病毒復制狀態不一樣,對待她有不同的策略。那歸根結底,就是要幫我們母親懷孕在晚期的時候,她體內的病毒降到越低越好,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就是在生產之后生下來的新生兒打我們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打這個疫苗是分三次,一次是十個IU為單位,那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了至少是100個IU為單位,這是第二個措施。第三個措施呢就是母親就對于這個生產之后是否喂母乳的問題。這個我們臨床醫生,應該是分別對待。實際上,總體原則上,如果她生產的時候、中晚孕期病毒量很低,這個是我們喂不喂母乳她是沒有明顯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