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潘永輝 王碩 張林

10月24日,中國公路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公路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長翁孟勇主持會議。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了中國公路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學會監事工作報告和《中國公路學會章程(修改草案)》《中國公路學會會費標準》,選舉產生了第九屆理事會領導機構和60名常務理事、178名理事,以及第一屆監事會監事長和監事。翁孟勇當選中國公路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長。
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清,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原交通部副部長、中國公路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胡希捷,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出席會議,中國科協、交通運輸部相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各省級公路學會及學會各分支機構理事長、秘書長,以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近300名會員代表參加了會議。
王志清指出,科技創新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力量源泉。中國公路學會是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全國性科技社團,是推動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社會力量。八屆理事會以來,學會堅持服務交通運輸發展大局,團結廣大會員和行業科技工作者,在凝聚創新資源、促進技術交通、推動產學研用結合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權威性、影響力持續提升。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王志清希望中國公路學會從服務交通運輸發展大局出發,高標準、高水平開展技術交流、成果評價、人才推選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會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當好行業部門的參謀助手,做好科技工作的貼身幫手,充分發揮學會在行業科技創新中的作用,為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服務和促進交通運輸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殷皓表示,中國公路學會第八屆理事會自成立以來,在黨的建設、學術交流、期刊建設、科學普及、決策咨詢、促進產學融合、人才培養舉薦、拓展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推動公路交通領域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未來,他希望中國公路學會以會員為中心,進一步完善會員發展服務體系,鞏固和擴大學會對公路交通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覆蓋,深化交流聯系,不斷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參與感、認同感、獲得感,建設有溫度、可信賴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團結引領公路交通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交通強國建設,為全球公路交通發展貢獻力量。
翁孟勇代表第八屆理事會作工作報告,他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里中國公路學會在學術交流、課題研究和技術咨詢、科技獎勵和人才舉薦、搭建科創服務平臺、科普宣傳和教育培訓、期刊和網站建設、加強國際與地區交流合作、改革和自身建設、黨建引領等工作中取得的新進展,以及為促進我國公路交通科技進步和交通事業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中國公路學會九屆一次理事會議上,翁孟勇表示,九屆理事會任期的五年,正是我國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時期,又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實施期。站在一個新的起點,面臨新要求、新挑戰、新機遇,中國公路學會將錨定世界一流學會的建設目標,匯聚新動能,拓展新領域,實現學會事業的新發展,為推進公路交通科技進步和繁榮做出新的貢獻,在加快交通強國建設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翁孟勇指出,未來五年中國公路學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布局,牢固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團結和引領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更加奮發有為。

代表投票選舉出新一屆領導機構
未來五年,中國公路學會將以建設世界一流學會為總目標,以服務行業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持續開拓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平臺和學術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學會的活力和發展動力。力爭在九屆理事會任期內,使學會的學科布局更加完善,會員隊伍繼續壯大、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機制和組織體系更加健全,服務能力更加突出,學會運行更加規范,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在建設世界一流學會的進程中邁出新的步伐、取得新成效,實現學會事業新發展。
結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交通事業和科技創新發展的形勢和要求,翁孟勇對中國公路學會九屆理事會的工作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把握形勢,堅定信念,持續推進世界一流學會建設;二是加強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學會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服務能力;三是堅持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促進學會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按照《中國公路學會“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2021-2025年)》,學會下階段的重點任務是:加強學術平臺建設,服務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加強創新智庫建設,服務黨和政府決策;提升科學普及、教育培訓和人才舉薦水平,服務行業發展和人才成長;建立和完善對外交流合作機制,提升學會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努力發展會員、服務會員,深化辦事機構體制機制改革與能力建設;加強地方公路學會建設,促進全國公路學會協同發展。
會議還表彰了中國公路學會榮譽理事、先進單位會員和優秀個人會員。
中國公路學會第九屆理事會機構及人員名單
理事長
翁孟勇
副理事長
周海濤 鄭健龍 張喜剛 陳 云 游慶仲 楊育生 劉文杰 張勁泉 石寶林 沙愛民 唐伯明 鄧仁杰 裴岷山 龍傳華
常務理事
翁孟勇 周海濤 鄭健龍 張喜剛 陳 云 游慶仲 楊育生 劉文杰 張勁泉 石寶林 沙愛民 唐伯明 鄧仁杰 裴岷山
龍傳華 馬 捷 王 時 王國清 王復明 白景濤 馮錫榮 朱理平 喬 云 劉 偉 劉 攀 次仁拉姆 祁 偉 孫茂剛
李永林 李志農 李 佳 李彥武 李 喜 楊忠勝 吳明先 汪雙杰 宋金剛 宋 暉 張延中 陳孝來 陳 賀 陳培健
陳湘生 武 藝 武寧生 尚云龍 羅 寧 周 勇 胡祖杰 鐘小平 洪顯誠 錢國平 高新文 唐建輝 崔玉萍 程 錦
蔡玉賀 滕英明 戴曉堅 戴寬剛
理事
翁孟勇 周海濤 鄭健龍 張喜剛 陳 云 游慶仲 楊育生 劉文杰 張勁泉 石寶林 沙愛民 唐伯明 鄧仁杰 裴岷山
龍傳華 馬 捷 王 時 王國清 王復明 白景濤 馮錫榮 朱理平 喬 云 劉 偉 劉 攀 次仁拉姆 祁 偉 孫茂剛
李永林 李志農 李 佳 李彥武 李 喜 楊忠勝 吳明先 汪雙杰 宋金剛 宋 暉 張延中 陳孝來 陳 賀 陳培健
陳湘生 武 藝 武寧生 尚云龍 羅 寧 周 勇 胡祖杰 鐘小平 洪顯誠 錢國平 高新文 唐建輝 崔玉萍 程 錦
蔡玉賀 滕英明 戴曉堅 戴寬剛 萬劍平 馬德文 王大鵬 王術飛 王立峰 王 林 王岳平 王澤仁 王建軍 王建良
王秋勝 王曉東 王 維 王新岐 方志楊 石大為 龍萬學 申俊敏 代紹海 令鴻嘉 馮良平 過震文 朱 剛 劉小輝
劉剛亮 劉傳雷 劉詠平 劉 躍 許和平 孫文龍 孫 宏 蘇 棟 蘇新國 李衛民 李世武 李永強 李英平 李景超
楊運娥 楊建紅 楊建國 楊 健 吳宇航 吳初平 吳夢軍 何勇海 何澄平 汪 波 沈建成 張 廣 張仁根 張良奇
張柱庭 張振學 張曉宇 張曉春 張鐵柱 陳紅梅 陳志塔 陳 柯 陳 墾 季倩倩 金朝陽 周涌波 周 銘 周 錚
鄭 超 房 銳 趙亞飛 趙旭東 趙 暉 胡志宏 胡建華 胡雪峰 姜華平 姚靜波 賀國峰 秦志清 秦紹清 夏一峰
夏華夏 顧德軍 錢東升 凌建明 郭 健 席廣恒 陶永利 黃國斌 黃智華 梅 君 曹長斌 曹 民 曹繼偉 常興文
常 英 崔新壯 符冠華 梁立農 扈進明 彭興國 董學武 董振寧 蔣勁松 韓 冰 韓洪舉 韓 敏 程行侖 舒 森
蔡相連 廖知勇 譚憶秋 翟 軍 熊國斌 熊 鷹 樊 江 樊健生 潘東發 戴振宇
黨委書記
翁孟勇
黨委副書記
周海濤 劉文杰
監事長
巨榮云
監事
李 磊 董京霞
秘書長
劉文杰(兼)
副秘書長
喬 云 梅 君 王大鵬 劉傳雷 鄭 超
紀檢委員
巨榮云
黨委委員
張勁泉 沙愛民 喬 云
中國公路學會榮譽理事
(按姓氏筆劃排序)
刁厚枝 馬 建 王 水 王 民 王秀峰 王奇英 王國鋒 王新華 白山云 馮西寧
劉家鎮 杜會民 李術才 李全文 李惠杰 李雁鵬 吳衛平 張 潤 張群力 張蘊杰
陸 鍵 陳冠雄 范正金 周正宇 周紀昌 孟鳳朝 孟黔靈 胡釗芳 鐘建馳 姜友生
賈紹明 談傳生 康 軍 韓道均 詹新華
中國公路學會先進單位會員
(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喜躍發道路建設養護集團有限公司
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天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長安大學
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達道橋咨詢有限公司
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江蘇金曉電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
陜西四維衡器科技有限公司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公路學會優秀個人會員
(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 仲 王興舉 王雪娟 尹祖超 朱兆軍 朱炳朋 任志秋 劉 冉 劉 梅 劉 謙
劉懷剛 阮 欣 孫 健 麥曉露 芮一康 肖飛鵬 余敏佳 張 帆 張 芳 張玉琪
張穩軍 陳 淵 陳常友 金生斌 周 峰 胡亞濱 姜玲莉 姚恩建 徐超忠 涂 帥
涂映霞 黃 青 曹 麗 戚將軍 麻旭榮 康新勝 董元帥 廖小春 廖競華 譚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