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南昌西管理中心 傅強 胡娟
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江西交投”)所轄大廣高速公路武吉北線銅鼓東樞紐(k2678)至宜豐樞紐(k2702)段全長24公里,日均交通量約1萬輛,內轄一座九嶺山特長隧道和一段13公里的長陡下坡。自2008年通車起,該路段的各項技術狀況指標受道路周期性破損等因素影響,下降明顯。橋梁、路面、交安、隧道風機和消防管道等病害較為嚴重,亟待養護維修。而九嶺山特長隧道單車道寬度僅為3.75米,在分車道施工的情況下,難以管控過往社會車輛的通行速度,無法保證施工和正常通行安全。因此,在通車的13年里,由于交通流量大和路線線形差等原因,銅鼓東樞紐至宜豐樞紐區間段一直無法開展較大規模的專項養護維修。
為解決傳統養護方式在大流量路段開展養護作業時施工點位多、作業不連續、總體周期長所帶來的施工封道難、質量控制難、安全風險大、社會影響大等問題,江西交投依托九嶺山隧道病害維修加固工程,以解決公路保暢和養護之間的矛盾為導向,重點圍繞“全面、高效、創新、經濟、安全”五大理念,對新形勢下大流量等特殊路段的養護施工作業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養護集約化施工模式應運而生,開啟了“贛式集約化養護”新模式。
“集約化養護”新模式借鑒“大兵團作戰”思路,采取短時間單幅封閉隧道施工分流、加大工料機投入、優化施工組織、連續施工作業等舉措,將原先較為分散的作業內容、作業方式和作業時間,集中在相對連續的時間內完成,破解了大流量路段養護施工作業難題,實現了大中修工程“最多封一次、最多養一次”的總體目標。

九嶺山隧道
此次集約化養護施工共有四部分內容,涵蓋路基、路面、橋梁、隧道、綠化、交安、機電等高速公路各種設施,種類齊全,路段全覆蓋,并按照應修盡修的原則,對路段內所有設施開展了預防性養護、小修和專項維修。
九嶺山隧道維修加固工程原設計工期為6個月。為最大程度降低對社會車輛通行所造成的影響,江西交投及所屬南昌西管理中心多次組織科研院校、設計、監理、施工等相關單位集中討論,優化施工方案,將計劃工期壓縮至23天。為確保按時完成工程任務,南昌西管理中心采取了“大兵團作戰”方案,提早分流車輛后進行單向全封閉施工,采取“5+2”“白+黑”的人員材料及設備統一調度新模式,全面展開施工作業。高峰時期,南昌西管理中心組織400多人70多臺套機械設備,實行24小時三班倒模式,一次性全面完成隧道路面攤鋪、射流風機除塵除銹刷漆、橋梁伸縮縫維修、交安設施更換、綠化修剪等作業。
同時,在養護施工期間江西交投還成立了以南昌西管理中心總經理擔任組長的集中養護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親自抓部署、抓調度、抓落實。在領導小組的強有力領導下,各相關單位精準執行、高效執行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凝聚力和戰斗力也大大增強。在領導小組的合理安排和精心組織下,確保了所有施工有條不紊、安全順暢地開展。從而實現路面、橋隧、綠化等各分項工程施工總工期由原來的200余天壓縮至23天完成。
2021年2月底,南昌西管理中心主動對接交警、路政和清障救援等相關單位,提出多個交通組織繞行比選方案,反復推演,經多次協商和最終評審,敲定了現行的繞行優選方案。同時,九嶺山隧道維修加固工程分為兩階段施工,第一階段封閉右洞超車道、保留行車道,采取邊施工邊通行的方式,先行處理橫洞及交叉口部分的病害,以盡可能多地完成處治內容,為后續單洞封閉施工節省了時間;第二階段則封閉隧道右洞集中開展養護施工。通過兩階段施工作業的統籌劃分,封洞施工集中養護的工期被大幅壓縮。
在項目啟動伊始,為了方便隧道土建施工,降低施工對社會車輛通行帶來的影響,南昌西管理中心經深入研究,在征詢轄區內的高速交警、路政等管理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先后組織召開4次大型交組方案專家評審會論證交通組織方案。
在交通組織實施過程中,南昌西管理中心制定了專門的安全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加大交安設施投入,配齊了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了5個執勤點并安排21名交安人員24小時全天候值守。同時,協調相關的路政單位對大件運輸車輛不予審批通行。

隧道煙道平臺切割拆除

風機加固除銹噴漆作業
強化組織領導壓責任。要求各參建單位成立安全生產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將責任壓緊壓實。
建立健全制度強機制。項目制定了安全生產費用使用相關制度;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開展安全培訓教育;形成了施工現場專職安全員進行安全巡查,監理單位專職安全員巡檢,業主單位檢查的三級機制;定期開展了隱患排查和整治行動等。
合理排班布置重協調。為消除集中養護施工時人員與設備交叉作業存在的安全風險,南昌西管理中心根據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單位的進場順序和時間,有效避開人多、設備多的施工場面;建立了集中養護微信群加強溝通和協調,各施工單位當日相互通報次日施工計劃和變化,及時掌握施工動態信息,有效降低了安全隱患。
崗前安全教育顯成效。由于集中養護項目多而繁雜,特別是隧道洞內空間受限、亮度不足,高峰作業時段現場有多達26個作業點、400余名參養人員,管理稍有不到位,都有可能因互相干擾而發生施工安全事故。南昌西管理中心提前預判這一情況,由現場管理部提前開展充分的崗前安全培訓教育和詳盡的技術交底,做到每日班前現場安全交底、班后安全總結,要求每個作業點的管理人員和現場監理時刻糾正不規范行為,將安全工作放到首位,把確保人員和施工安全底線牢牢拽在手里。
工程量小貼士
·隧道土建加固處置
在九嶺山隧道YK2686+343處橫洞交叉口清理松散圍巖160立方米,機電洞室加固188立方米,初襯噴射混凝土105立方米,防水排水設施235平方米,波紋鋼板加固877平方米,拆除主洞路面及線纜溝150立方米,恢復主洞路面410平方米等。
·隧道機電養護
拆除橫洞軸流風機兩組,射流風機除銹保養28臺,更換電纜支架200個,綁扎整理線纜2萬余米,保養維修照明燈具1121套,更換消防水管1500米,加固維修人行橫洞門12套,更換消防箱下孔擋板109塊。
·路面養護工程
九嶺山隧道洞內DTO超薄罩面55480平方米,洞外路面挖補239平方米,施劃標線2200平方米等。
·日常小修及安全隱患整治
洞內:更換蓋板3500塊,線纜溝清淤10公里,隧道清洗10公里,安裝矩形輪廓標2200塊。
洞外:綠化修剪打草24公里,安裝護欄梯形輪廓標380個,補裝護欄螺栓2700個,調整護欄線形26公里,更換橋梁伸縮縫176.3米,新貼立柱反光膜500張,更換防眩板260片,隧道廣場整治及打草17萬平方米,消除路面積水隱患3處,消除立柱無防護隱患4處。
此次施工時長被成功壓縮100多天,創新技術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采用新材料。九嶺山隧道橫洞交叉口段維修加固工程采用了波紋鋼板對襯砌結構加固,這在江西省公路隧道施工中尚屬首次。波紋鋼板具有使用壽命長、加工精度高、制作周期短、運輸方便、安裝效率高、有效防止隧道水毀病害等優點,可以極大地提高隧道襯砌質量,保障結構的運營安全。
應用新技術。針對九嶺山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嚴重不足的現狀,南昌西管理中心采用了DTO高延彈超薄罩面預防性養護新技術,即無需銑刨原路面,預處理后直接噴撒非乳化不沾輪油性粘層,并攤鋪摻入了DTO改性劑的1.2厘米厚瀝青混合料,施工更快捷,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成本降低了20%,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
研發新設備。為提高波紋鋼板的拼裝效率,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南昌西管理中心從施工需求的角度出發,率先提出了應用“不中斷交通隧道養護施工作業臺車”這一新設備的設想,既能提高安裝效率,又能保證車輛通行。為此,江西交投聯合華東交通大學等單位研發了國內首臺不中斷交通隧道維養臺車,并應用于九嶺山隧道維修加固工程中。不中斷交通隧道維養臺車取代了傳統人工搭設腳手架進行波紋鋼板拼裝,效率提高了3倍,將拼裝時間壓縮到原定工期的一半,其中“不中斷交通隧道維養臺車”“機液電一體化波紋鋼板套襯快速拼裝技術”均為國內首創。該設備不僅改變了以往隧道加固需要中斷交通的慣例,其搭載的包括一體化波紋鋼板快速拼裝等各項系統,可實現快速就位、隧道檢修、波紋鋼板精準拼裝等功能,極大地提高了隧道土建養護施工的工作效率。
江西交投對大廣高速武吉北線銅鼓東樞紐至宜豐樞紐段首次實現了集中養護、智能養護,養護施工效率大幅提高,較原計劃的3個月工期提前了67天,減少了高速公路施工封道時間,最大程度降低對出行者的影響。
據測算,此次集約化養護共減少社會車輛繞行17萬輛次,同時降低了不中斷施工給通車帶來的道路運營安全風險,節省了交通維護費用支出。通過不斷提升高速公路養護品質,打造出了讓人民滿意的幸福路,不僅增強了公眾出行的安全感和獲得感,還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