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 王曉磊

在遼寧,有這樣一條美麗公路——濱海大道,沿途串連起眾多風景名勝,絕對是自駕驢友們穿山跨海、親近自然的不二之選。在地圖上形如大鵬展翅的濱海大道如鑲嵌在黃金海岸線上的一條玉帶,把遼寧6個沿海城市連在一起,勾勒出遼寧“轉身向海、乘風破浪、全面開放、全面振興”的美好畫卷。
濱海大道東起丹東境內的虎山長城,西至葫蘆島市的綏中縣,全長1443公里,總投資130余億元。這條全國沿海公路連接遼寧沿海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4個縣和21個市轄區,溝通大小港口25個,連接工業園區228個,旅游景點133個。
2009年9月27日,在新中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之際,濱海大道全線竣工通車。時任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對濱海大道的建成給予了高度評價:“遼寧濱海大道建成通車,將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和服務保障,也為全國沿海地區臨海公路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濱海大道以“親海、近海、與海為鄰”為建設理念,千余公里的公路沿海邊延伸,個別路段系填海筑路、穿海而過。其建設標準不低于二級公路,建設質量達到高速公路標準。
2005年“轉身向?!遍_啟了遼寧沿海地帶大開發的帷幕,2009年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濱海公路作為遼寧“五點一線”沿海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線促帶”的核心環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戰略的主動脈。它的建成對促進沿海經濟帶的形成及臨港工業的建設,推動臨港經濟快速發展和沿海區域土地開發利用、建設沿海旅游觀光帶、鞏固邊海防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濱海大道的建成不僅拉近了城市和海的空間距離,還很好地發揮了公路基礎設施輻射帶動作用,一批批大型企業來到遼寧沿海地區投資興業,沿線產業帶、城市帶、旅游帶在遼寧沿海地區迅速崛起,遼寧沿海地區正在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樞紐。
遼寧濱海大道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大工程,它的規劃和實施凝聚了遼寧幾任領導的智慧與心血。濱海大道的建設構想是由時任遼寧省省長張文岳于2004年最先提出的,2005年被時任遼寧省省委書記李克強列為遼寧“五點一線”沿海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期間,原交通部等國家部委的領導也數次視察濱海大道,為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2008年時任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專程視察了全省濱海大道的建設情況,并對錦州等市的路線方案提出了調整意見,方案調整后不僅優化了路線線形,而且大幅縮短了市域間的行程。
濱海大道沿線地形多變,各路段使用功能需求不同,風景旅游區段,以“近?!薄耙院猷彙睘橹鳎I園區段、港口運輸段以快速通過為主,養殖區段以經濟往來為主,因此,規劃前期便制定出盡量多利用荒地及老路,少占基本農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設主基調。為此,規劃設計階段,遼寧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通過客觀深入分析需求,從長遠著眼,最終確定采取因地制宜、分段設計,全線總體上不低于二級公路的標準建設(路線全長1443公里,其中一級路310公里,二級路1133公里);旅游景觀路段則參照旅游路進行設計,注重與道路兩側的景觀、景點有機融合。
濱海大道于2006年開工建設,至2009年9月貫通,歷經1000余個日夜,凝聚了3.3萬建設者的辛勤汗水。早在2008年入冬前,全線就進行了“大干今冬、決戰明春”的戰略部署,又于2009年開展了“大干200天”的建設活動,在做好充分論證和材料、設備、工藝等方面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北方建設的冬閑時段,濱海大道建設工地依舊機器轟鳴,一些工期控制性大橋工程的建設者在春節期間,仍然戰斗在生產一線。全省僅用5個月時間,就累計完成路基347公里、橋梁1.5萬延米、路面37公里,推進總體工程進度23.7%,為確保工程整體進度目標的實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濱海大道大連段
濱海大道的建設質量向高速公路看齊,每一位建設者都將這一目標銘記在心。在施工隊伍選擇上,各地區接軌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通過招投標擇優選擇實力強、信譽好的施工和監理隊伍參加建設。在項目實施階段,管理人員全部下沉生產一線靠前指揮,不但把質量責任意識落實到各位管理者、技術負責人的肩上,而且落實到每個基層班組、每名建設者的肩上。建設團隊堅定不移地推行工程質量“優質優價”和“優監優酬”制度,嚴格按評價標準兌現獎懲。在原材料把控上,建設團隊進行足夠頻次的試驗檢測,嚴把入口關,切實做到用質量數據說話。在機械設備投入上,建設團隊加大投入力度,基本達到高速公路參建單位的設備配備水平。雖然沿海地區地質條件復雜,施工質量控制難度較大,但在全體參建單位和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濱海大道工程質量優良,文明施工、安全生產成果豐碩。
作為我國里程最長的一條濱海大道之一,它的建成開啟了遼寧交通建設的新篇章。著名作家白雪生還專門為這條路題寫碑文“誰挽狂瀾,劈驚濤且頓開大道?海鋪麗錦,貫散珠而始牽一線”“不設樊籬,恐風云被它束縛;打開壁壘,置江山擔我一肩。”字里行間洋溢著身為遼寧人的那份驕傲與自豪……

濱海大道盤錦段

濱海大道遼河大橋夜景
遼河大橋——濱海大道上的雙塔明珠
遼河大橋是濱海大道上的一處關鍵節點,它南連營口,北攜盤錦,是一座雙塔雙索面斜拉橋,是我國首座積雪冰凍地區的大跨徑鋼結構斜拉橋。大橋建設總投資12.6億元,路線全長6公里,其中橋梁全長3.326公里,主橋長866米,主跨436米。采用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兼顧城市道路,設計時速為80公里,路基寬30.5米。主橋橋面寬33米、高45米,引橋橋面寬31米。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索塔采用高150.2米的混凝土鉆石型塔,能抵御烈度為7度的地震,抗百年一遇的大風,抵御300年一遇的潮水位,可以滿足萬噸級海輪雜貨船通行。大橋的建成徹底解決了兩岸百姓的通行問題,實現了營口盤錦兩市“零”距離溝通,將營口與盤錦的路程縮短60公里,車程縮短至5分鐘,對推進營口、盤錦兩市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帶動和協調沿海與內陸經濟聯動,強化“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主軸”區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