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陽 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
熱網管道系統泄漏是造成#2 機機側管道泄漏次數偏高的主要問題。進一步對熱網管道系統泄漏缺陷進行分析,構成系統泄漏的缺陷主要由以下幾種組成(見表1):

表1
焊縫泄漏占缺陷總數的81.82%,是構成#2 機熱網管道系統泄漏次數偏高的主要因素,QC 小組決定針對焊縫泄漏開展活動。
考慮到小組的能力、現場條件的復雜性及因素的不確定性,我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定為:將#2 機機側熱力管道系統泄漏次數降低至每月6 次。
從各個角度分析可以造成焊縫泄漏的因素,找到大量信息,對信息進行分類,理順了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繪制系統圖如圖1:

圖1
小組針對每一條原因進行要因確認工作。通過對7 條末端因素逐項進行檢查驗證,最終確定了以下三條主要因素:1.不銹鋼與碳鋼接觸;2.焊縫處管段溫度變化大;
3.焊縫處于受力點。
為了制定經濟有效的對策,小組成員召開了頭腦風暴會議,對每條要因都提出了兩種對策,并對每一種對策都進行評價選擇。如表2:(★5 分、√3 分、Δ1 分)

表2
實施對策一:將碳鋼螺栓更換為不銹鋼材質
1.設定方案
通過查閱系統圖和現場調查的方式對不銹鋼法蘭進行統計,共計24 組,每組6 套螺栓,規格型號為M22×85,計劃將原碳鋼螺栓更換為144 組不銹鋼螺栓。
2.材質選定
不銹鋼法蘭材質采用1Cr18Ni9Ti 材質,考慮到材質的匹配性及后期的維護,決定采用1Cr18Ni9Ti 材質的螺栓,設備到貨后,對材質進行檢驗,材質復核與裝箱質量檢驗報告一致。
3.螺栓更換
利用檢修機會對144 組碳鋼螺栓進行了更換,同時更換密封墊。
4.效果檢查
螺栓更換后,不銹鋼與碳鋼無接觸點,實現了對策一的目標。
實施對策二:焊縫位置優化
1.分析原因
焊縫位于減溫水管的下游區域,當減溫水調節機構工作時,溫度較低的減溫水從減溫水管中進入減溫器內與蒸汽進行熱量交換,造成焊縫處溫度波動,影響焊縫的結構穩定性,在交變溫差應力的作用下造成焊縫裂紋。
2.設定方案
為了降低溫度波動對焊縫穩定性的影響,計劃將減溫水管移至焊縫下游區域,焊縫處于溫度變化區上游,與減溫水管中心距離1m。
3.管路安裝
利用熱網檢修機會對#3 減溫器進行改造,切除原減溫水管部分管段長度5m,新接焊縫距離減溫水管中心距離4m,遠離溫度影響中心區。
4.效果檢查
安裝完成后,減溫器正常運行時對兩個焊縫上的A、B 測溫點進行測溫檢查,將溫度數據進行整理:A 測溫點溫度變化趨勢平緩,相鄰時刻溫度變化值最大為1℃,B 測溫點相鄰時刻溫度變化值最大3℃,<5℃標準要求。對策二目標實現。
實施對策三:在焊縫管段加裝支吊架
1.設定方案
小組發現,現場熱力管道的部分壓力測點的引出管是直焊式,即在管道上鉆孔插入焊接,壓力表側為自由端,壓力表引出管與管道焊口為固定端,焊口要承受管道運行時壓力表振動產生的交變應力,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極易造成焊縫的疲勞破壞,造成焊縫裂紋,影響機組的正常運行。小組決定改善壓力表管焊縫的受力情況,設計安裝壓力表管的支吊架,在距壓力表引出管100mm 的距離設置壓力表支架,壓力表與支架連接采用橡膠套。
2.支架安裝
小組利用檢修機會,進行了34 個壓力表管的支架安裝,支架焊接采用表面堆焊,調節支架角度,安裝后壓力表管無附加應力。
3.效果檢查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檢查安裝支架的壓力表管,發現壓力表自由端無附加搖擺振幅,通過手試法驗證壓力表管焊縫為非受力點,對策三目標實現。
對策實施后,根據FAM 系統內缺陷描述,以及我們對 #2 機組機側管道缺陷的定期記錄,對活動前、后造成機側管道泄漏次數高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統計對比,經過小組活動,熱網管道系統泄漏已不是導致#2 機機側熱力管道泄漏的主要問題,活動后效果顯著活動后#2 機機側熱力管道泄漏次數下降為5.2 次/月,完成了小組的目標值。降低了管道檢修量,同時減少了水汽的泄漏量,提高了機組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為公司深化“7S”管理,塑造新廠形象作出貢獻。
1.專業技術方面
通過活動,小組成員對造成#2 機機側管道泄漏的原因逐一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對要因作出合理的對策并進行實施;完善、規范了QC 實施方法,增強了QC 實施技能;進一步提高了節能意識,使安全、高效、節能有機的結合起來。
2.管理技術方面
小組成員對PDCA 循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頭腦風暴法等方法的運用更加熟練,使大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3.綜合素質方面
從自我評價雷達圖可以看出,節能意識、工具的運用、團隊精神、進取精神、工作熱情有所進步。改進意識還有差距,今后應在改進意識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