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綜合
近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審議通過了《四川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是全國首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對解決執法改革中體制機制性問題、鞏固改革成果、在交通運輸領域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四川省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并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是全國首個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條例,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職責不清、機制不順、保障不足等突出問題,為縱深推進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貢獻四川智慧、提供四川樣板。
《條例》分為總則、執法規范、執法協作、執法監督、執法保障、法律責任和附則,共七章四十二條,除明確交通運輸領域執法主體為“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為執法主體適格提供法律依據,并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交通運輸領域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使行政執法職能”外,還注重探索執法“放管服”新模式,提出市縣執法機構可向市轄區、鄉鎮(街道)、園區(開發區)派駐執法人員,將部分行政處罰權交由能承接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行使,推廣說理式執法、精準執法,對依法不予處罰的當事人進行教育、勸誡和疏導,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經費列入同級預算,配置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所需辦公場所和設施以及執法車輛(船艇)、執法服裝、執法裝備等;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具體配置(配備)標準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籌考慮區域面積、路網規模等因素確定。
《條例》進一步嚴格規范了交通執法行為。針對“釣魚執法”“選擇性執法”等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條例》明確,制定并公開執法事項目錄和執法裁量基準,做到陽光執法;統一著裝、統一標志標識、統一執法文書,做到規范執法;落實并細化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做到嚴格執法。
《條例》還強調構建交通運輸執法協作體系,從交通運輸內部協作、聯合執法、案件移送等多個方面強化協作機制,主要解決執法能力不足以及與其他部門協調銜接不暢等問題;與重慶市建立交通運輸領域執法協調機制,從執法標準統一、執法信息共享、執法結果互認等方面加強協作,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在提高執法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方面,《條例》第八條規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全省統一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管理系統,與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綜合行政執法指揮調度平臺對接聯通,逐步推行信息化移動執法。”
此外,《條例》還要求加強電子技術監控等設施、設備建設,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推行非現場執法。鼓勵探索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證據收集、行政執法數據資源分析等方面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