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交控數字交通研究院
近年來,江蘇交控以“公有云”為基礎匯集信息數據,搭建“路網協同指揮調度云服務平臺”(以下簡稱“調度云”),打造了開放融合的高速公路信息服務生態圈。
調度云是江蘇交控基于數字交通新基建打造的流程全覆蓋、管理全方位、社會全參與的實時互動云服務平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交警路政、社會公眾等一路多方均可在平臺上實施調度、處置事件或獲取資源,實現了高速公路運行監測、應急處置、出行服務“一張網”。“調度云”從根本上重塑了治理流程和服務方式,實現了跨區域、跨層級、跨行業的業務融合,率先打造出高速公路行業的數字生態。

“調度云”是基于江蘇交控“云網邊端”一體化的數字交通新基建架構,是全國高速公路行業首個完全基于“公有云”的業務系統,更是江蘇交控為實現統一數字化調度管理,在深入結合業務實際和可操作性基礎上的大膽創新。平臺底端使用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相關技術,租用云上服務器、存儲及網絡設施,形成高速信息數據的存儲資源池和計算資源池;中間層采用PaaS(平臺即服務)基礎平臺,使用開源數據庫、負載均衡器、消息中間件等平臺應用構建系統;上層結合業務需求調用氣象、流量、智能分析等多項SaaS(軟件即服務),應用模式靈活豐富。
此外,“調度云”自主研發上云網關設備,通過SDWAN網絡與云端互聯,確保通信安全和自主可控;云端配置上萬條安全策略,開啟攻擊攔截和漏洞掃描預警,確保主機群安全;對登錄用戶統一進行身份驗證和權限管理,嚴格管理各級用戶調用權限。
“調度云”滿足三級等保要求,經行業主管部門多次安全檢測,無任何安全警示,安全能力處于行業較高水平。四年多來,該平臺已積累了超過50萬起的高質量事件信息和更多交通關聯數據,匯聚了100億張高清圖片數據,實現各類數據的云端聚集和交互共享,高速公路管理單位、交警路政、社會公眾等一路多方均從數據共享中獲益。這些數據為高速公路指揮決策和智能調度提供了準確依據,為車路協同、路衍經濟等業務發展打下了堅實資源基礎,并已通過服務云的接口對外服務。
通過“調度云”建設,江蘇交控與云計算服務商、AI技術服務商等上下游企業形成良性互動,共同打造了“智慧交通產業生態圈”;與政府機構、路橋單位、交警路政共享高速管理信息,打造了“路網運營生態圈”;為社會公眾提供伴隨式信息服務,打造了“出行服務朋友圈”。
“調度云”可在調度、管理、出行、科研等場景中應用。
調度場景。事故發生后,調度人員可通過“調度云”與當事人進行多種形式通話,詳細掌握事件信息,“調度云”自動向出行人員推送救援時間、收費標準等,優化調度流程。“調度云”中包含的突發事件自動預警、自動關聯、自動錄入、自動發布等功能,減輕了調度人員工作強度,提升了路網突發事件智能感知、快速響應和主動介入能力。
管理場景。各級管理人員通過“調度云”既能實時掌握道路現場情況,又能通過設置打分規則,落實管理標準,同時,數據分析應用還能為管理層的分析和決策提供支撐。
出行場景?!罢{度云”ToC(個人用戶)端服務以“江蘇高速”微信公眾號為入口,向社會公眾開放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長江汽渡視頻,以及高速氣象、道口開關實時信息,幫助社會公眾直觀快速了解路網通暢情況。
科研場景。“調度云”以ToB(企業用戶)數據服務中臺為入口,向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開放所需路網運營數據,目前已部署各類接口70多種,上線11類服務,日均調用次數約30萬次,搭建了數據價值最大化的新服務體系。

“調度云”集約化的云端建設方式顛覆了各路段硬件堆疊的傳統模式,大大降低了硬件運維支出。由于該平臺統一提供SaaS服務,各路橋單位無需自建機房,縮短了建設周期、節省了建設成本、簡化了開發流程。目前,江蘇省約4800公里(含地方)路網已全面應用“調度云”,5年總投入(包括使用費)約1.3億元,相比原計劃總計共節省14.2億元。同時,“調度云”已在湖南、河南、河北、貴州等省份投入使用。
此外,“調度云”實現了高速公路監測、可變情報板和ETC覆蓋率100%,30分鐘應急到達保證率不小于95%,交通事故1小時內恢復通行率不小于95%,信息平均發布時間不大于3分鐘,出行服務好評度逐年攀升。“調度云”的公眾服務入口“江蘇高速”是全國高速行業第一個面向公眾開放高速視頻的服務平臺,公眾號4年收獲粉絲170萬人次,單日最高訪問量超3600萬人次,國慶期間視頻調看超過1.27億次,同時在線人數達22萬人。
未來“調度云”將從四方面提升服務行業的能力。
首先,持續完善“調度云”的技術支撐底座,加強邊緣算力,建設云上大數據分析中心,加速“云網邊端”新基建底座的更新迭代。其次,加強“調度云”平臺創新研發能力,聯合政府、高校、互聯網企業等科研資源,成立產業聯盟,加強資源匯聚和協同創新,聚焦發展智慧交通與數字經濟,引領全行業數字化轉型。同時,全面推動“調度云”平臺“走出去”,在全國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的基礎上,實現全國應用部署,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最后,持續擴大“調度云”平臺生態圈,高度適應全國“一張網”的實際需求,深化智慧路網治理與服務模式創新,搭建智慧交通的應用中心,重塑交通行業創新方式、生產范式、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實現江蘇交控數字產業化。
鏈接
“調度云”的四方面創新
理念創新:摒棄了封閉系統的設計慣性,實現跨地域、跨層級、跨組織架構的數據匯聚與共享輸出,采納最廣泛的互聯網訪問通道,向系統內外不同性質的相關管理與服務主體,以及社會公眾輸出信息。
路徑創新:吸收互聯網行業最新方法,采用模塊化設計、敏捷模型開發;“以我為主、主動擔當”,改變以往的外包開發模式,堅持自主編寫頂層設計方案、自主搭建云平臺系統架構、自主開展軟件產品設計、自主管理應用服務后臺。
技術創新:根據“云、管、端”架構凝練平臺建設和服務模型、網絡接入規范、設備技術標準。圍繞人工智能的應用需求,以算法部署為核心,以數據和環境為基礎,形成相對成熟的技術體系。
模式創新:從產品開發向平臺服務轉型,“調度云”從云上來、到云上去,不僅使用了云上服務,自身也成為了云上服務,快速實現“交通+信息服務”的專業化平臺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