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綜合

李桓英榮獲“最美奮斗者”稱號
20世紀70年代,是談“麻”色變的年代,她不戴手套,不穿隔離服,與麻風病人親切握手;年過九旬,依然是個“上班族”,工作在麻風病防治研究第一線;如今她百歲高齡,仍關注麻風病治療進展。
她就是從美國歸國60余年、全身心投入麻風病防治事業的“抗麻斗士”——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
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李桓英同志“時代楷?!狈Q號。
李桓英1921年8月17日出生于北京。她小時候隨父母在德國居住,當了解到同濟大學醫學院使用德語教學后,對醫學興致很高的她就決定報讀同濟大學醫學院。
學醫6年的李桓英,于1945年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1946年前往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
1950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李桓英被推薦成為首批官員之一。任職七年間,她踏遍亞、非、美洲,為防治性病和雅司病等疾病在貧窮落后地區的蔓延不懈努力,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好評。其間,看到許多國家貧病交織的情形,她對祖國的惦念變得更加強烈,深感祖國百廢待興,更需要海外學子的歸來和支持。
李桓英曾在美國雜志上看過關于錢學森的報道,得知錢學森毅然回國時,她深受觸動,“時不我待,作為中國人,我很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想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1957年,李桓英婉言謝絕了世界衛生組織“續簽5年合同”的邀請,瞞著已經定居美國的家人,只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于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
“我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能夠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只要我還有精力、有力量,我愿意奉獻終生?!泵棵空劦交貒踔?,李桓英總是說,“能夠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祖國和人民做點有益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貒抑挥幸粋€目的,把我學到的東西用到生我養我的地方,不愧是個中國人?!?/p>
時年37歲的李桓英,回到闊別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現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開展“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麻風抗原檢測”等。
當時實驗室設備簡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制作的麻風菌脂質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至今,李桓英的手臂上還留有清晰可見的疤痕。
麻風病是人類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導致許多患者臉部、肢體畸形,加之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和歧視,患者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
過去由于沒有治療麻風病的有效藥物,最人道的處理,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讓其自生自滅。雖然有一種名為氨苯砜的抗麻風病藥物問世,但麻風病的治療在世界上尚未得到解決。1978年,李桓英被調到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從此,她便將全部精力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法,李桓英開始常年奔波在云南、貴州、四川的貧困邊遠地區。1970年,李桓英在中國流調現場第一次見到了麻風病患者,她就暗下決心,立志要攻克令人聞風喪膽的麻風病。
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衛生組織遞交了一份關于中國麻風病情況的詳細報告,世界衛生組織批準在中國進行聯合化療方法的實驗項目。
雖然氨苯砜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問世,但麻風病的防治在世界上還沒有更成熟、更有效的方案。當時,在國際上通用的治療藥物需要6至7年時間才能治愈患者,而很多病人無力長期服藥。李桓英開拓創新,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率先開展服藥24個月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選擇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3個偏遠的“麻風村”開展試點。
云南省疾控中心黨委書記楊軍講起那段歷史:1979年李桓英第一次來到云南,走進勐臘縣一個叫南醒的“麻風寨”時,她居然不戴手套,不穿隔離服,就與病人親切握手,為他們仔細檢查身體。不僅如此,她還敢喝病人家里的水、吃病人家里的飯。在當時,這些舉動大家連想都不敢想。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霸绯亢屯砩?,你們要這樣?!笔忠幌伦由爝M病人剛脫下來的鞋,“摸摸有沒有沙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臟,就是為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麻風病傳染性有限,可防、可治,不可怕。只有深入到病人身邊、進行非隔離治療現場研究,才能解病人之疾苦、消社會之歧視。”李桓英說,“每當我想起麻風病人在承受疾病與歧視的雙重折磨而過著痛苦凄涼的生活,我就非常難過,這也更加堅定了我要跟麻風病作戰的決心。”
李桓英的到來,給麻風病人帶來了希望。她不僅僅治病救人,更勇敢地挑戰幾千年來形成的社會偏見。
實驗證明,聯合化療方案確有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低的作用,有效率達100%。李桓英因勢利導,抓住時機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資金,申請國際專家技術支持、藥物治療等,把試點擴大到云南、貴州、四川的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有條件干,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干。行醫70余年,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風格。在深入麻風病區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險,道路崎嶇,雖經歷三次翻車、兩次翻船,但李桓英都從容面對,從不叫苦。在她看來:“要想搞事業,就別怕付出。若要計較,就什么也干不成?!?/p>
她遭遇過最嚴重的翻車是從翻滾的汽車前窗擋風玻璃甩出去10多米,躺在覆蓋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過去。連車帶人滾下坡底的同志們從車里爬出來,大聲呼喊她。她才反應過來連聲呼喊:“我在這里!”但是她爬不起來,李桓英歪頭一看,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紅鮮血。這次車禍導致她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了7針。大家都勸她好好休養,她卻纏著厚厚的繃帶、打著石膏投入新的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云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愈。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李桓英在麻風村實地考察
短短幾年,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魔成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國麻風病人從11萬人降至不足萬人,年復發率僅0.03%,遠低于國際組織小于1%的標準。
傳染病無國界,但醫生有國籍。李桓英教授作為中國的醫學科學家,心懷大我,把人民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同時更是將中國防治麻風病的方案貢獻給世界,為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4年,“短程聯合化療”治療方案被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推廣,為數以萬計的麻風病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李桓英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極大促進了麻風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正是由于對中國麻風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15屆國際麻風會議決定1998年在北京召開。在這次具有紀念現代麻風防治100周年特別意義的大會期間,李桓英被推選擔任本次大會的輪值執行主席。
會上,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第七屆麻風病專家委員會8位專家之一的李桓英,作了《在云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博得與會1000多名中外專家長久熱烈的掌聲。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曾緊緊握著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p>
30余年來,李桓英不斷優化治療方案,縮短療程,消除歧視。她解決了該領域的重大策略和技術上的關鍵問題,為中國政府制定控制和消滅麻風病的整體規劃、為全球實現消滅麻風病目標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據,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的策略、防治技術和措施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當月,95歲高齡的李桓英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肮ぷ髁丝?0年,從回國開始就從未后悔,但我深知如果不入黨我一定會后悔?!崩罨赣⒄f,“以前我總覺得自己還不行,還不合格,現在我覺得自己應該合格了?!?/p>
2017年12月26日下午,96歲高齡的李桓英戴上大紅色的圍巾。在黨支部黨員大會上如期轉正,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拔一貒缓蠡?,干麻風病防治工作不后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在她看來,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老人一字一句地認真向黨組織匯報著預備期的心聲。聲音中飽含歲月打磨過的篤定,頸間的紅圍巾和黨旗相互映襯,鮮艷無比。
李桓英一生孑然一身,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麻防事業,在國內外麻風病防治領域取得了常人難以超越的成績,贏得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如今,已過期頤之年,她仍然心系麻防事業?!奥轱L病的疫苗至今還是空白,自然疫源也不清楚,從基因層面揭示麻風病的發病機制還沒人涉及。”李桓英說,“對于徹底戰勝麻風病,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我愿意在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繼續工作,為實現沒有麻風的世界而奮斗。”
摘編自《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