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斗車
都說,“買車容易養車難”,在很多人心中,養豪華是“難上加難”。
前些天,粉絲“辣子雞”確實遇到了難題,他是寶馬X3的車主,由于意外交通事故,車子變速箱撞壞了。一向對駕駛技術信心滿滿的“辣子雞”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遇到需要負全責的情況,而只買了第三者責任險的他,需要自己掏錢換變速箱。

看到4S店工作人員發過來寶馬X3變速箱的價格單之后,他的內心徹底崩潰。寶馬原廠進口變速箱,價格+工時費大約13.8萬,相當于一輛經濟型轎車的價格。
車子用了6年多,質量與性能非常穩定,此時讓TA“退休”太可惜,車子壞成這樣無法買賣,原廠配件價格太高,維修大廠的“原裝貨”價格低,但讓人太不放心。左右為難的“辣子雞”給鬼哥發了一條私信,希望能給一些建議。鬼哥的建議就是堅持用原廠件,再想想辦法。
沒過多長時間,“辣子雞”發來好消息,他的難題解決了。而解開這個難題的關鍵居然是一件寶馬“再制造”變速箱……

“再制造”變速箱?這是什么東東?講真,鬼哥在圈內混跡18年,還頭一次聽說這個名詞。"辣子雞”告訴鬼哥,他聽了鬼哥的建議之后,又去4S店進行溝通。聽了他的訴求之后,服務經理推薦他考慮寶馬“再制造”變速箱。這種變速箱是合格舊件再制造而成,品質媲美全新原裝件,但價格減半,而且,還有兩年質保期。權衡之后,“辣子雞”覺得這個很劃算又靠譜,直接同意換“再制造”變速箱。
真有這樣的好事兒嗎?鬼哥抱著種種疑問查找相關資料并進行采訪,原來,“再制造”零部件確實是寶馬通過“再制造”工廠采用專門技術和工藝,遵循原型新品的技術標準和標準化工藝流程,對篩選合格的舊零件進行修復和改造的循環利用,重新制造而成的零部件產品。
有些粉絲可能想問,這個寶馬“再制造”零部件跟翻新件有哪些不一樣?盡管他們都是對舊零件的加工,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質量標準。翻新件或者維修件只是模仿著原廠件進行修復,只需保準翻新后的零部件能夠正常使用,不會對原有零部件進行技術改造,更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使用這種配件完全是依靠運氣。


但不同的是,寶馬的“再制造”零部件有專門的再制造工廠,擁有明確的生產流程,包括舊件回收檢測、拆解、清洗、分揀、檢測、修復、完工清洗、裝配、功能測試、系統裝配、完工檢驗等過程。而且,對一些舊件,寶馬再制造研發工程師會根據最新技術對其進行技術改造與升級,必要時,在零配件上更換一些進口新零件,比如,進口螺絲、膠圈等等。寶馬專職的再制造質量管理工程師對全程進行監控,以保證再制造零配件的性能與品質。

堅持德系品質的寶馬對于再制造零配件的品質要求非常高,與全新配件的出廠標準完全一致,每一個再制造件均通過與全新配件相同的嚴格測試,只有達標之后才能出廠。
實際上,“再制造”并不是寶馬品牌的單獨行為,而是在碳中和時代行業發展的最新趨勢。目前,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已在全球范圍內達成共識,而在國內,發展并推廣再制造產業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
相關數據顯示,相比于制造新品,再制造產品不僅可降低成本50%,還能夠節能60%,節材70%,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
正因此,今年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規范管理暫行辦法》,新政的實施,將成為國內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發展的新“紅海”。
據了解,《暫行辦法》對再制造產品標準和生產行為提出嚴格的要求。其中,有兩大重要標準,一個是明確規定再制造產品性能質量不低于原型新品,其在出廠檢驗檢測、強制性認證、質保標準方面和新品執行同樣的標準。另一標準是要求“再制造”零部件在包裝、標簽、標識上都明確有“再制造件”的標識。

不僅如此,對于再制造企業,《暫行辦法》種提出7項條件,從技術裝備、技術手段、污染防治設施和相關廢物處理、售后質保等等,需要再制造企業全面達標。
寶馬目前的“再制造”零配件系統在達標的基礎上更優于《暫行辦法》的標準。其實,堅持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的寶馬,從2019年開始,就在中國市場導入再制造業務,建立并逐步完善可追溯零配件逆向物流回收體系。2020年,寶馬將舊件回收范圍擴大到客戶自付費的零配件,在全年間共計回收108,070個零配件,總重量超669噸。
目前,寶馬向市場提供5種再制造產品,其中包括變速箱及閥體、空調壓縮機、電子助力轉向機和車載主機。值得一提的是,寶馬“再制造”零部件在品質與性能上的把控相當嚴格。而且,寶馬所有本地再制造產品都可以享受兩年不限里程的品質保修。由此可以看出寶馬對待“再制造”零部件的認真態度。為像“辣子雞”這樣的客戶,提供省錢又可靠的零部件及服務。
未來,寶馬在國內的“再制造”零部件領域會繼續“加速”行動,到2022年,BMW將進一步擴大再制造零配件產品線以及豐富現有產品線的覆蓋范圍,推出新一代電子助力轉向器、分動箱等再制造產品,踐行綠色環保的品牌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