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玲


摘? 要:目的? 探討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的作用與意義。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濟南市兒童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70例,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35例。參照組實施傳統護理管理,試驗組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措施,比較兩組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結果? 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后,試驗組護理工作人員的消毒質量、拆卸質量、清洗質量、包裝質量得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工作人員的消毒供應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消毒供應室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可以顯著提升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關鍵詞:護理管理;循證管理;消毒供應;醫院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0071-02
一家三甲醫院,每日需要使用大量的醫療器械和耗材,多數會直接作用于人體,其中部分醫療器材在消毒清洗后可重復利用,因此清洗消毒的質量直接關系著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也直接影響著醫院感染的發生率[1]。目前該項工作一般由消毒供應室負責,但是由于當下醫療機構資源緊張,而且部分器械是外部租賃,該類器械的流轉率和復雜程度較高,給消毒供應室的拆卸清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消毒供應室的工作繁忙,工作人員缺乏時間學習新式器械的處理方式,再加上新式器械的設計多較為精密,拆卸方式多需固定步驟,這為臨床治療造成了困難,故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有一定的降低[2]。目前對于消毒供應室的管理方式較多,有文獻顯示規范化護理管理可以顯著降低醫院因使用器械出現的感染情況[3]。基于此,本研究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觀察其在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時間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濟南市兒童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70例,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35例。試驗組人員中,男性4名,女性31名;年齡23~54歲,平均年齡(33.47±4.56)歲;工作年限2~9年,平均工作年限(3.15±1.31)年;其中,護士25名,護師5名,主管護師5名;參照組人員中,男性5名,女性30名;年齡24~53歲,平均年齡(32.95±4.36)歲;工作年限2~8年,平均工作年限(3.37±1.27)年;其中,護士23名,護師7名,主管護師5名。兩組工作人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則,兩組工作人員自身已通過文字或語言等方式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全部內容,自愿加入。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系濟南市兒童醫院院護理工作人員。
排除標準:中途離職者。
1.3? 方法
參照組人員實施常規的護理管理方案,即消毒供應室的全體工作人員輪流值班,由值班人員與科室主任每周抽查消毒清洗工作成果。
試驗組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組建規范化拆卸清洗消毒小組。試驗組全員參與,對全組人員發放規范化管理的規章制度及獎懲條例,邀請器械供應商對全組人員進行器械拆卸及清洗培訓,要求全組人員必須完全掌握,組長需對全員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以確保落實到位。②建立清單制度。在完成前期的準備培訓后,組長應當組織全員對當下消毒供應室的器械進行清單建立,對于后續的器械進入時需要登記確認,對于每樣器械的拆卸清洗情況予以記錄。③制作拆卸清洗說明。醫療器械一般會依據患者的植入或作用部位設計適宜結構,因此不同器械的結構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有部分不常用的器械可能存在拆卸困難的情況,規范拆卸組長應當就該類器械向供應商詢問具體拆卸方法,然后安排醫院的圖冊制作人員將拆卸方式制成圖文說明。④建立拆卸及清洗質量標準。器械拆卸清洗的最大問題是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質量標準,因此需要設立以下標準:器械完全拆卸,拆卸后的件數應當與供應數量相符;對于拆卸后的細小零件需要使用特殊的帶蓋密網清洗籃裝載;對于一些尖銳或貴重的器械,拆卸后需要進行特殊保存;原則上一套器械拆卸完成后一起進行清洗且應當保存在一起,方便重新組裝;清洗后器械的縫隙、齒槽等細微點應當保持潔凈,無血跡、銹跡等。⑤消毒及包裝。嚴格要求建立清洗劑一用一換、清洗工作臺每清洗一次消毒一次的制度。在清潔環境下對器械進行密封包裝,確認無漏、無滲。對于復用器械完成上述措施后,需對其進行高壓蒸汽滅菌,不耐高溫、高壓的器械行低溫等離子體滅菌。⑥獎懲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拆卸清洗工作枯燥且繁雜,為避免出現懈怠情況,導致醫院的感染風險增加,需要對工作人員實施一定的獎懲措施,對于工作完成良好的應當予以精神物質獎勵,對于工作質量較差的需要酌情考慮處罰,對于造成惡劣后果的需要對其追責。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由消毒供應室質控管理團隊對工作人員處理的器械按照5%比例進行抽檢,依據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評定器械的消毒質量、拆卸質量、清洗質量、包裝質量。由值班的工作人員使用醫院自制的觀察量表進行測定,總分為100分,測定相關質量。
觀察比較醫院各科室對工作人員的消毒供應滿意度情況,分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級別。醫院共40個相關科室,向主要科室發放問卷調查量表,由科室工作人員進行評分,<60分為不滿意,60~85分為基本滿意,>85分為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比較
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后,試驗組工作人員的消毒質量、拆卸質量、清洗質量、包裝質量得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科室對兩組工作人員的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工作人員的消毒供應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當下醫療技術的快速提升,對于各類患者的治療方案不斷被提出,涉及的醫療器械日新月異,使用周期快速縮短,應用科室快速增多[4]。這使得消毒供應室的器械處理壓力迅速增高,加上對于新式器械的了解不足,存在明顯的拆卸、清洗、消毒、包裝等質量問題[4],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影響了醫療服務的質量,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醫院感染率,因此臨床管理人員認為需要對該部門的質量管理進行一定的調整[5]。
規范化護理管理屬于臨床上常用的護理管理方案,其可以將工作過程進行梳理并分配給適宜的工作人員,能夠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優化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流程,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各項護理管理中,效果理想[6]。本研究在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實施護理管理,結果顯示,試驗組工作人員的消毒質量、拆卸質量、清洗質量、包裝質量得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提示護理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室,可以明顯提升工作質量。經分析認為,該情況主要與此前的工作人員對于消毒供應工作缺少專業的認知,尤其是新式器械的拆卸有關。規范化護理管理首先明確了各器械的拆卸方法,清洗方法、包裝方法,并整理成冊供工作人員學習,覆蓋了該項不足[7]。建立清單制度,不但可以方便管理人員統計器械,而且可以依據復用器械的使用情況,對于比較緊張的器械予以優先處理,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醫院器械的運轉效率,也可以降低此類頻繁器械的漏處理情況,此外還有助于工作人員了解自身的器械處理情況,對于存在差錯的可以盡早處理。規范消毒措施,有助于糾正此前消毒過程中操作不當、操作失誤的問題[8]。嚴格進行規范性消毒,可以極大地避免上次清洗的殘留物質污染下次清洗器械,有助于減少醫院因為器械出現的感染情況[9]。
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管理中,實施規范化護理管理可以顯著提升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燕顏,郭雅梅,莫惠霞,等.3C全程優質護理服務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3):161-163.
[2]蘇莉.前瞻性護理管理理念對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物品消毒滅菌合格率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8):1403-1405.
[3]程拉娜,許一帆,楊麗萍,等.PDCA循環管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優質護理中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204-206.
[4]張文伶.專業技能和知識培訓對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職業防護知識及行為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11-14.
[5]曾麗.強化護理質量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生物監測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1):1705-1707.
[6]任娜,劉曉艷,章艷.循序漸進式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0,44(2):309-310.
[7]曾艷,張粵濱.全程3C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消毒及感染發生率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0,40(10):2716-2720.
[8]林英,朱小瓊,李惠玲.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器械清洗質量管理模式的實施在預防院內感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0,15(3):383-387.
[9]黃沛珍,黃流英,何麗梅.PDCA循環在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對器械清潔消毒合格率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