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強


摘? 要:目的? 探究對白血病患兒鞏固治療中給予大劑量阿糖胞苷的效果及對患兒不良反應的影響分析。方法?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行常規方案治療,研究組在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增加大劑量阿糖胞苷治療,對比兩組患兒血小板下降持續時間、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以及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血小板下降持續時間及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小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給予大劑量阿糖胞苷,能夠減少血小板與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不良反應較高,在臨床治療中要根據患兒具體病情給予針對性的方案治療。
關鍵詞:大劑量;阿糖胞苷;白血病患兒;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0150-03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惡性增生性疾病,臨床針對此種疾病的治療主要為序貫化療,能夠緩解患兒病情,延長患兒生命周期[1]。待患兒病情穩定后再給予鞏固治療,相關研究[2]表明,在白血病患兒鞏固治療中給予大劑量阿糖胞苷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生存率,但是其不良反應控制較差。為探究大劑量阿糖胞苷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兒為研究對象,就大劑量阿糖胞苷在白血病患兒鞏固治療中的效果及不良反應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7.26±2.69)歲。研究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7.73±2.90)歲。兩組患兒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病理學確診[3];②年齡在14歲以下;③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其他肝臟疾病及嚴重臟器疾病者;③合并先天性或遺傳學疾病者;④既往精神疾病史者;⑤中途退出或不同意參與研究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①將2~4 mg三尖杉酯堿注射液(生產企業:北京協和藥廠,國藥準字H11022037,規格:1 mL∶1 mg)溶于0.9%的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②三尖杉酯堿注射液單一用藥治療5 d后,加用20~40 mg柔紅霉素(生產企業: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925,規格:20 mg)溶于0.9%的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1次/d。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0 d。治療5個療程。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1~2 g/㎡阿糖胞苷(生產企業:Pharmacia Italia S.p.A.,國藥準字H20160402,規格:0.5 g)溶于0.9%的生理鹽水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滴注時間2~3 h,7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0 d。治療5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治療后,血小板下降持續時間及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進行統計對比,并統計分析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口腔潰瘍、腹瀉、惡心嘔吐、肺部感染及皮疹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血小板下降持續時間及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血小板下降時間及白細胞下降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在分化過程中某一階段分化阻滯并惡性增殖的疾病。小兒時期發生的白血病多為急性白血病,具有起病急、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迅速等特點,嚴重危害患兒生命健康[4]。白血病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查明,較多臨床研究證明其與病毒感染、遺傳,或者過量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有毒物質有關。患兒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發熱等,發熱為不規則、持續性發熱。隨著患兒病情加重,會出現全身酸痛、貧血、出現等癥狀,其中出血狀況部分患兒表現為皮膚黏膜的出血點瘀斑,有的會出現鼻腔牙齦出血,嚴重者還會出現嘔血、黑便等內臟出血的情況。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導致死亡[5]。
白血病的化療過程分為2個階段,即誘導緩解和緩解后的鞏固治療。誘導緩解的目的是要迅速將白血病細胞盡量減少,使骨髓的造血功能恢復正常,達到完全緩解的標準。但是由于此疾病復發率極高,在其誘導緩解后,要進行鞏固維持治療,其目的是通過采用持續較長時間的鞏固和強化治療,進一步消滅體內殘存的白血病細胞,但是化療常會導致患兒血小板及白細胞持續下降,進而影響下一次化療[6]。其中阿糖胞苷為鞏固治療的常用藥物,大劑量的阿糖胞苷進入體內后,能干擾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避免肝臟脫氨酶失活,加速其活性飽和,從而抑制白血細胞的繁殖,實現抗腫瘤的藥理作用。但是加大阿糖胞苷的劑量,會導致患兒免疫功能的下降,出現系列并發癥,所以在臨床使用中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視患兒的實際病情進行合理用藥[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兒血小板下降持續時間及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次提示了大劑量阿糖胞苷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延緩患兒生命,但是其不良反應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在小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給予大劑量阿糖胞苷,能夠減少血小板與白細胞下降時間,但是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在臨床治療中要根據患兒具體病情給予針對性的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兒預后。
參考文獻
[1] 鄧梅.標準劑量與大劑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河南醫學研究,2021,3(4):695-697.
[2] 張世君,徐征.大劑量阿糖胞苷鞏固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價值研究[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3):207-208.
[3]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急性髓系白血病(復發難治性)中國診療指南(2011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1,32(12):887-888.
[4] 周晴,張勤,陸冬青.大劑量阿糖胞苷在小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完全緩解率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S1):120-122.
[5] 劉靜,張為偉,韓英,等.探討大劑量阿糖胞苷在小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的應用及不良反應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8):94,96.
[6] 王麗,程艷麗.大劑量阿糖胞苷在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鞏固治療中的探討[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7):106-107.
[7]李春麗.大劑量阿糖胞苷在小兒白血病鞏固治療中不良反應的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