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胡利娟
12月7日,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通過組織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執法監管、宣傳教育、聯合執法等專項行動,不斷加強全市野生動物保護力度,保護野生動物“北京模式”已逐步形成,首都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提高。
為進一步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12月1日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交通委、市委網信辦、市郵政管理局、北京海關等等22個市級部門,在全市開展為期4個月的保護候鳥等野生動物專項執法行動。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向德忠告訴記者,此次行動以《協調機制》為保障平臺,由22個市級成員單位牽動相關區級各部門共同參與,采取市級協同、區級聯動的模式,緊盯“捕、售、購、運、食”五個關鍵環節。從候鳥遷徙季的巡查巡護、清理整頓非法經營市場和商戶、集中整治自發市場非法交易、強化網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加強運輸攜帶寄遞監督檢查和加大進出口貨物查驗等六個方面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同時,還圍繞固定市場、農村集貿市場、易發盜獵點和野生鳥類自發交易市場、候鳥遷飛停歇地,以及自然保護地等野生動物集中分布的區域等“四個重點區域”,開展多輪跨部門、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多方合力筑牢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情防控最嚴執法防線。
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今年,北京市園林綠化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4.4萬人次,執法車輛7.7萬臺次,對全市各類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區和林場、候鳥等野生動物繁殖地、遷飛停歇地、自發鳥市、人工繁育單位等開展巡查巡護,共查處涉野生動物類行政案件39起,查處違法人員38人,查處違法經營主體1家,收繳野生動物活體死體80余頭(只)、獵捕工具90余件,收繳罰款金額達52.7萬元。其中,涉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案件8件,非法出售、購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案件18件,非法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案件12件,非法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的案件1件。
為給北京冬奧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氛圍,北京市園林綠化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市農業綜合執法總隊、河北懷來縣林業和草原局等10家單位,共同開展了京冀兩地野生動物保護“聯合宣傳、協同執法”活動,加大了延慶與懷來毗鄰兩地、水生和陸生野生動物保護聯防聯控力度,形成保護合力。
同時,通過普法宣傳、以案釋法等宣傳方式報道了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典型案例,向違法人員敲響警鐘。今年三月,四名男子非法獵捕斑鳩雉雞等野生動物案件、一男子買賣鸚鵡案件,在媒體曝光的同時,結合案情將所涉及的法律規定向市民進行宣傳普及,并提醒市民非法獵捕、交易、食用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將受到法律嚴懲,甚至面臨刑罰。
嚴格的執法力度,更好地守護了野生動物的家園,讓更多的野生動物選擇在北京“安家”。近期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越冬,震旦鴉雀已在房山、大興、豐臺等地頻頻被發現,黑鸛、褐馬雞等物種在北京的分布區不斷擴大,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新回到了密云山地,以前無記錄的大足鼠耳蝠、小菊頭蝠、香鼬等獸類也出現在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