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和
(六盤水市水利水電綜合服務中心,貴州六盤水 553000)
雖然在近年發展過程中,水資源保護與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成為各地區生態資源保護工作的重點。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發現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無法有效對水資源進行保護的問題,這就導致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失去了其存在價值。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工程建設方案,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合理性。那么本文就對生態水利工程在水資源保護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進行總結分析,如圖1 所示。

圖1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石朱橋水庫)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會先對工程建設可能引發的水資源保護問題進行分析,以通過影響分析來提升水資源保護合理性。就拿新疆地區工程建設來說,該地區屬于缺水地帶,所以工程建設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地區水文環境,但是在工程建設前就需要考慮水資源供求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去制定相應解決方案,進而有效提高工程對水資源保護帶來的幫助[1]。
由于部分地區水資源分配與利用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這就導致水資源恢復能力直線下降,同時還會影響到生態環境平衡。然而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后,就可以進一步提高水資源恢復能力,因為在工程建設后可以合理對地區水資源進行重新規劃,這樣就可以有效對水資源進行調度,保證水資源恢復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并維持地區生態平衡。
當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完成后,就需要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來提高水資源應用合理性,在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后就可以科學調配地區水資源。例如新疆地區,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為了提高水資源調配合理性,就將博斯騰湖的水資源調度到塔里木河,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變塔里木河的環境問題,并提高水資源調配合理性與有效性。
通過總結可以了解到,水資源利用與開發屬于地區政府部門關注的焦點,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卻存在各自為政的問題,這就導致水資源浪費問題不斷加劇,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到地區經濟發展。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各地區就可以利用工程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政府部門工作協調性,并降低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的概率,保證地區經濟長久穩定發展。
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會對施工地區生態環境進行分析,并根據地區生態環境對工程建設進行調整。例如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技術人員就會結合實際情況對河流情況進行監測,并通過監測數據對工程建設進行調整,這樣既可以保證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提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來提高工程應用價值,使地區生態環境能夠多樣化發展。
相較于傳統水利工程,當前開展的生態水利工程其綜合性更為明顯,因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一工程不僅僅屬于地區水利工程,該工程同時也屬于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設施。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提升,同時水資源應用合理性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地區經濟在工程的幫助下也到了推動。由此可見,生態水利工程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與綜合性。
生態水利工程還具有系統性的特點,通過這一工程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同時還可以推動生態環境發展,降低生態環境問題出現的概率,最終使工程還具有一定的實際作用。例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為群眾提供生活所需水資源,通過這一系統的應用形成了完善的水資源管理與調度體系,進一步提高了水資源應用合理性與有效性。
生態水利工程的兼容性也很強,因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生態水利工程不僅可以對河流進行治理,還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合理保護。這樣在工程實際應用時就能夠提高水資源儲存量,還可以保證地區河流能夠長期處在平穩狀態,進一步降低了旱季斷流以及雨季洪澇災害出現的概率。進而在地區發展運行過程中對其植被以及環境氣候進行調節[2]。
雖然近幾年我國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速度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卻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用傳統工程建設方式極易出現各種影響問題。例如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出現生物物種退化、水資源被污染破壞等問題。然而當前水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重點在于順應自然,保證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以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工程建設。但是我國生態水利工程在近幾年才開始建設,相關施工資料十分稀缺,這就為工程建設帶來了影響,部分工程還會出現水資源保護不合理的情況。
隨著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推進,人才成為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因為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提高其作用價值,技術人員需要結合地區綜合情況進行工程建設分析與設計。例如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應用到生物學、環境工程學等專業知識,然而具備這些專業學科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這就導致生態水利工程作用價值無法得到提升。不僅如此,由于生態水利工程屬于新興基礎工程,專業院校對此類人才培養的關注度較低,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由于沒有先例,也只能探索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式,最終導致市場中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作用不僅僅展現在近幾年,該工程建設關乎到地區與國家長遠發展,并且與各地區群眾的生活有密切聯系,再加上工程具有綜合性,所以在實際建設時就需要重點關注安全性問題,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還要在工程建設時思考經濟性原則問題,并站在工程與生態的層面進行考量,保證工程建設能夠為地區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幫助[3]。
既然是要建設生態水利工程,那么在實際工程建設時就需要將“生態”重視起來,同時還要將工程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明確出來。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降低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同時解決工程建設對河流帶來非連續化和渠道化的影響,使地區河流能夠符合該地區地貌特征。這樣才能使工程建設價值能夠充分展現出來,并保證工程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需求,最終建立出合理的水環境資源數據庫,使工程建設能夠在數據庫的幫助下更加合理。
雖然我國已經出臺了針對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法律,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各項制度的管理力度還有待提升。那么在工作中一定要對工程設計、施工、資金投入、壽命周期等進行管理,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水資源保護能力與效率。不僅如此,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因為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還有很多內容需要優化,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就需要將人才培養問題重視起來,通過更加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為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工作合理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傳統水利工程建設經常會導致施工場地周邊物種受到破壞,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同時還要依靠水資源保護理念對工程建設進行優化,使其可以提高地區物種多樣性。只有生態物種多樣性得到了提升,生態環境才能夠穩步提升,長此以往持續下去地區生態環境就會依靠物種多樣性進行自我修復,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設導致物種退化與生態環境受損的問題,同時也將生態水利工程作用價值充分展現了出來[4]。
通過以上總結可以了解到,生態水利工程建設會對水資源保護工作帶來哪些影響,同時也了解到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應利用怎樣的方式來提高工程作用價值。那么在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在進行工程建設前,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去制定合理的工程建設方案,還要根據地區生態環境現狀制定出相應優化提升方案,進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設合理性與有效性。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設合理性,同時提升地區水資源保護工作質量,以保證可以為我國社會與經濟長久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