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仔新,張靜忠,楊 龍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1
通常情況下,電網中的發電量和用電量會處于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用電方即購電方,在電力市場中需要重點關注,需要對于其用電需求進行準確預測,并以此為側響應調整供電量。隨著電網中各類能源的比重增加,產生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如何在復雜的電力市場中調控電網的未知因素,逐漸成為供電企業進行優化的研究熱點。
目前常用電網調度算法包括迭代類算法和直接類算法,在稀疏矩陣方程運算時具備較穩定的調控性能,但在不對稱或者未知負荷接入時,其稀疏矩陣會受到高維方程影響,導致終端算法無法完成收斂,使后續計算結果的精準性有所下降。文章基于此利用需求側響應的優勢,研究輸電負荷的協調規劃算法,為電網的穩定運行提供理論依據。
輸電網調度的模式基本以預測負荷為主,在預測負荷與實際負荷之間會存在些許波動,根據單一的預測制訂計劃調度模型,將能夠統計的日變量負荷納入考慮范圍,對不同情形下的輸電負荷場景進行規模解決,以此完成需求側響應的規劃算法設計。在考慮分散性和結構性的聚類效果中,利用不同相似樣本的聚類簇設置中心負荷數據的場景,設定所有能夠在電網中輸入的負荷數據為一個聚類簇,對各個時刻的負荷值進行近似日負荷的中心值選定。從某個單一起點作為聚類初始中心,根據最大最小原則保證兩個中心的距離,有足夠的遠的高效迭代距離,劃定在每個樣本和當前已經存在的中心最短距離,以此選擇最短距離的中心樣本作為新加入的起點中心[1]。在多次場景數量重復疊加過程中,對輸入的負荷數據集合進行層次分解,直到最遠離中心起始點的數據樣本出現,可以完成相似日期內負荷數據聚類的向量場景集。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集合,對不同運行狀態下的電網吸收和注入負荷,進行需求側響應調度的模型建立,并確定能夠中斷和轉移負荷的目標函數。
由于電力負荷的彈性系數難以獲取,需要在不減少負荷效率下,對負荷需求響應模型中激勵性目標函數進行確定,包括可中斷負荷和轉移負荷兩種目標。用戶獲取負荷被看作電網的中斷負荷,在直接獲得補償后促使供電電網和用戶之間的協議,根據簽訂好的需要切斷負荷,以中斷時間和中斷量作為用戶補償。對用戶不敏感的負荷設置為轉移負荷,可以根據不同時間段內的用電價格選擇該類型負荷的使用時間,計算兩個負荷的目標函數,表達式為

其中,中斷負荷的最小和最大中斷功率能夠形成線性約束,由此可以確定該負荷的目標函數。在上述調度模型中對能夠轉移的電網負荷進行補償,利用同類型同電價原則,在轉移時間段內增加或減少用戶用電功率,計算最優解向量。
在調度模型的構建基礎上對目標函數中的解向量,進行最小最優分解,選擇遺傳優化參數辨識輸電負荷中的初始群解體[2-3]。設定能夠初解的變量大小為500度量,在選定適應度函數f中,根據每個個體對適應度的選擇趨向,選取最適合辨識函數的最佳生存負荷環境,解向量的素質越好,能夠產生的個體源變量越小,則個體適應度fa的表達式為

式中:α為每個適應度個體;g為能夠重復和縮減變量的個體匹配集合。
每個被選中個體的概率和其自身適應度的遺傳比例呈正比例關系。最優解的選擇需要對集合中的子個體進行重組調度,在模型中的親源中設定父本和母本兩個類型,能夠被選擇組合的個體為選定負荷的交叉位置。根據負荷子體隨機選擇的進制標準,對小于0.5的概率進行反轉逆變,直至最優解出現完成輸電負荷協調。在模型的主動牽引和目標函數的基礎上,實現最優解向量的選定完成輸電負荷協調規劃算法設定。
為了驗證所設計算法的實際應用效果,在標準IEEE 33節點電網配置下,對線路運行的線損功率進行調控,以確定電網線路中各支路的功率流動方向。線損功率的調控,以通過電網的電壓幅值縮減為標準,在單位時間內對主線節點的電壓幅值完成調控,即可表述為該線路的線損得到有效控制。設置該電網節點中包含7個聯絡開關,總計支路線路數量不低于33條,總體基準電壓為1 566 V,具體節點的輸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IEEE 33節點電網輸電結構
根據圖1的節點排列結構,對每條主路中與聯絡開關相鄰的支路首端與尾端的功率參數設定,并對支路的對抗電路系數進行設定,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IEEE 33節點電網參數
根據設定接入電網的功率容量和需求側資源容量,對相鄰節點進行支路抗阻的電壓幅值分析,在所提協調算法下進行兩組電壓幅值分配:方案1為原有線路電壓,即在不接入分布電源和中斷負荷基礎上,直接對年度電網的運行功率線損進行調度;方案2為調控后電壓幅值,即接入分布式電源和中斷負荷中完成功率調度,在單位容量單位內,對可中斷的負荷功率設置不得低于200 kW。在每個節點輸電負荷初始變動中心統一標準下,對上述相鄰節點進行首位兩端電壓幅值比較,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調控前后各節點電壓幅值比較
由圖2可知,調控前電壓幅值變化較大,調控后的電壓幅值變化較小,選定節點的相鄰電壓變化均處于平等水平,不會對電網的輸電負荷造成過大影響,說明在分布式電源和中斷負荷的接入下,能夠對部分支路的電壓幅值進行有效控制,使得支路中的有功線損有所降低,具有實際應用效果。
文章在構建調度模型的基礎上,對中斷負荷和轉移負荷的目標函數進行確定,以此完成時序分解的規劃算法設計,滿足需求側響應條件下的輸電負荷安全調控。經試驗,在所提調度規劃算法下,能夠對標準節點的主線網絡中電壓幅值進行調控,使得支路中的有功線損有所降低,具有實際應用效果。但由于文章研究時間有限,在設計過程中有少許不足,如在電網運行過程中,對過高負荷產生的峰值狀態未進行設定,使得得出的電壓幅值存在一定偏差。后續研究過程會對實際電網的輸出線路,進行特性能耗的分工控制,在不同的峰段對電壓進行深層調控,進一步縮減輸電過程中的線路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