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洋 攝影/ 楊亞文 李 達


2021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雄安展區人頭攢動
9 月6 日至9 月8 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石家莊(正定)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雄安新區展廳共包括“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城市大腦+新基建”“數字創新實踐”“心向往之、妙不可言”四大版塊,通過聲、光、電、多媒體互動等技術手段,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等方式,生動形象展示雄安新區在智能城市建設、數字經濟培育與發展過程中的建設成果。
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和雄安效野公園,同步舉辦了智能雄安建設發展論壇及數字雄安之夜活動。以“數聚雄安,智繪未來”為主題,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對外發布展示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建設成果,共同研討數據作為數字經濟關鍵生產要素的重要價值,為雄安及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上,多項雄安智能城市建設成果重磅發布,《雄安新區城市大腦框架》《雄安新區容東數字交通建設》作為惠及民眾日常生活的智能城市建設成果更是引發廣泛關注。
雄安新區城市大腦與其它城市大腦最重大的區別是它不含應用,它是基于城市大腦的思考、匯聚和判斷做出決策,由上層的包括城市管理、城市服務以及生產生活的各類的具體生產流程、控制系統去執行,從而實現高效便捷的“城市大腦”。

在智能雄安建設發展論壇上,雄安新區首席信息官張強代表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雄安新區城市大腦框架》。
雄安,一座全新的未來數字智能之城正在推動“城市大腦”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所有政務系統部署在塊數據平臺上,數據庫統一部署、統一編目、統一標準化治理。
在論壇上,張強透露了雄安新區城市大腦建設的一系列亮點:
雄安新區城市大腦體系架構,包含1 個計算體系,3 類公共平臺,6 大智能應用中樞,城市級統一建設部署“一朵云”,統一部署、邊緣計算云計算分層協同,全域統一的數據底層匯聚平臺。
“目前,雄安已印發數據資源目錄、數字標識、視頻終端復用、區塊鏈安全等22 項‘城市大腦’標準,其他21 項標準正在編制中,雄安新區‘城市大腦’雛形已初步形成。”
“‘城市大腦’涉及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多個方面的深度融合,重視城市多部門的數據整合和大力支持,雄安新區充分吸納已有建設經驗,在建設之初便開啟‘城市大腦’的研究與探索。”
“未來一年,雄安無論是城市管理、城市服務,還是百姓的生活,都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場景,我們有信心更多的智能應用能夠在雄安‘城市大腦’上生長。”
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雄安城市計算(超算云)中心項目正式沖出“正負零”,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未來它將是“邊緣計算、云計算、超算”三位一體相融合的城市計算體系,為整個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AI、VR/AR 提供網絡、計算、存儲服務。
中國電信數字城市研究院院長江志峰在智能雄安建設發展論壇上發布《雄安新區容東數字交通建設》。容東數字交通作為全球首個規模化區域級數字化道路項目,打造了全球領先的道路及城市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引領相關產業實現從驗證到應用的整體跨越。
在論壇上,江志峰向大家講述了容東片區數字交通建設的最新進展:
“在發展理念上,我們貫徹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了資源的復用和數據的共享,比如在道路基礎設施這一塊,我們有多桿合一的建設模式,同時還有感知終端的統籌復用,形成了統一的標準和技術體系。在平臺方面,通過數字道路平臺,與政府規劃的一中心四平臺進行銜接,實現了感知終端的網聯化以及城市數字基建的數字化、智能化。”
“在生態方面,依托容東片區數字道路的資源,我們可以搭建智能交通的數據開放平臺,可以賦能汽車制造商、自動駕駛的企業、算法算力企業,大家可以基于這樣的一個平臺和環境開展協同、創新的服務,積極探索數據資產交易的新生態。”
“在未來的雄安,會有更多的無人駕駛垃圾清掃車、售貨車、物流車等等的應用,這都將在車路協同的賦能之下得到有效的實現。”




容東數字交通作為全球首個規模化、區域級數字化道路項目,打造了全球領先的道路及城市數字化、智能化示范,引領相關產業實現從驗證到應用的整體跨越。

9 月6 日晚,在月光的掩映下,2021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雄安之夜”在雄安郊野公園舉行。來自數字經濟領域的知名院士學者、參建企業家代表、創新創業企業代表共聚雄安郊野公園明月湖畔,夜話雄安新區“新形象”形成、“新功能”建設、“新產業”發展、“新人才”聚集和“新機制”構建,分享國內外數字經濟前沿理念以及相關優秀建設成果,多維度展開合作交流,共同描繪未來之城的“妙不可言,心向往之”。
編輯/李 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