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條例的修改是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更好貫徹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確保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盡快在我省平穩有效實施。其中增設父母育兒假、全面實施生育登記制度、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配套措施在法規層面推動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這次修改將計劃生育工作總體思路調整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重點圍繞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等方面進行修改,并補充細化我省行之有效的配套支持措施,對與三孩生育政策無關的內容,原則上未作修改。
在生育政策和服務措施的優化方面,明確本省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簡化再生育管理,全面實施生育登記制度。為保障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實施前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增設獨生子女父母護理假,規定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本省戶籍夫妻,年滿六十周歲,用人單位應當給予其子女每年五日的護理假;患病住院治療的,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十五日的護理假。
在支持生育的配套措施方面,增設父母育兒假、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措施成為亮點。條例第三十條規定,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在子女三周歲以內,父母每年各享受十日的育兒假。假期用工成本分擔,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人口出生情況,規劃建設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在幼兒園規劃與建設時統籌規劃托班學位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機構,支持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適齡幼兒。條例還規定政府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如鼓勵用人單位與職工依法協商確定有利于照顧嬰幼兒的靈活休假和彈性工作方式,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減少工作時長、實施遠程辦公等措施,為家庭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條例還明確了嬰幼兒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規劃配建要求,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老城區改造、新城開發和居住區建設、易地搬遷中,應當規劃配建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活動場所以及服務設施。對已建成的城鎮小區沒有規劃配套,或者已規劃配套但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應當通過補建、改建或者就近新建、置換、購置、租賃等方式解決。
同時,條例刪除了與三孩政策不相適應的制約措施,包括刪除社會撫養費征收、婚育證明違法責任和強制執行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