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貝貝,郭寶軍,崔金龍
滄州交通學院,河北 滄州 061100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力把物體加速到擊中目標所需超高速的裝置,與傳統的火炮和火箭武器相比,電磁炮具有發射速度快、射程遠、精準度高、殺傷破壞力大等優點[1]。根據電磁發射器原理的不同,電磁發射器可分為軌道型、線圈型、電熱型[2]。文章設計的電磁炮為單線圈炮,主要研究標靶自動識別與電磁發射系統。
模擬電磁曲線炮系統由微控制器最小系統、標靶自動識別系統、二自由度炮擊平臺系統、儲能系統和人機交互系統構成,總體設計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選用意法半導體公司的STM32F103芯片作電磁炮系統的微控制器,通過二自由度平臺上的OpenMV機器視覺模塊自動識別環形標靶,OpenMV模塊與STM32微控制器之間通過串口通信實現數據的傳輸。電磁炮非發射狀態時,由直流穩壓電路通過BOOST升壓電路給超級電容充電[3],電磁炮發射指令下達時,由繼電器控制電容的瞬間放電。利用4枚機械按鍵錄入發射前的參數數據,使用OLED屏顯示彈丸設定彈射距離、電容充電電壓狀態、二自由度平臺偏轉角度等信息。

圖1 總體設計結構框圖
使用7.2 V 2 000 mA的鎳鎘電池為系統設備提供電源,經過DC-DC降壓模塊輸出兩路5 V和3.3 V的直流源為電磁炮的微控制系統及系統外圍電路供電。二自由度平臺由2個MG995 7.2 V舵機驅動,OpenMV模塊架設在平臺上并通過2根串行通信線將數據傳回給STM32微處理器。利用BOOST升壓電路給超級電容充電,當電磁炮發射指令下達時,由繼電器控制電容的瞬間放電,使電磁線圈生磁。電磁炮發射系統的關鍵電路為儲能系統電路,下面僅對電容充電電路和電容放電電路進行介紹。
升壓電路原理圖設計如圖2所示。U2-A處的LM358為過壓檢測保護電路,根據R10與R13串聯分壓監測JP4輸出高于400 V時,LM358的同相輸入端5引腳電壓高于反向輸入端6引腳電壓,U2-A輸出高電平,同時UC3843的2引腳電壓升高,從而降低輸出電壓。U2-B處的LM358為過流檢測電路,在MOS管限流電阻R15電流大于4.63 A時,U2-B的3引腳電壓大于2腳2.5 V分壓后獲得的0.1852 V,U2-B輸出高電平,通過Q2三極管拉低UC3843的1引腳電壓到0,導致UC3843的6引腳停止PWM輸出,實現過流保護。

圖2 升壓電路原理圖
電容放電時需要用到大功率電子開關,采用單向可控硅70TPS12作為放電開關。通過由三極管構成的圖騰柱驅動電路驅動70TPS12單向可控硅導通,當三極管的基極接收到高電平脈沖后,圖騰柱的上管Q1導通觸發可控硅,隨后輸出低電平使Q3導通,繼電器接成常閉端;通過控制三極管Q4導通的信號,使繼電器的常閉端斷開。為了防止線圈電流反向擊穿可控硅,在其兩端并聯二極管D1,為線圈提供釋放能量的通路,同理,繼電器兩端也需并聯二極管D2。放電電路原理圖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電容放電電路原理圖
(1)模擬電磁炮系統的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編程方法,軟件源程序主要包括OpenMV模塊與STM32微控制器之間的串行通信子程序設計、二自由度平臺的X-Y軸舵機角度旋轉控制子程序設計、人家交互信息采集輸出子程序設計、儲能系統充放電控制子程序設計等。
(2)采用OLED屏顯示電磁炮的相關參數,如發射模式、電容監測電壓值、X-Y軸舵機旋轉角度值等。
(3)電磁炮的射程與電容的充電電壓值、炮管垂直傾角有關,因此可以通過設置Y軸舵機的傾角調整射擊距離,也可以控制超級電容的充電電壓值來調整射擊距離[4]。
(4)自動搜尋目標則利用OpenMV模塊識別彩色圖像,獲取標識在鏡頭中的相對坐標,若目標不在鏡頭的正中,則調節炮管的角度,直到炮管完全指向目標為止。為了快速且準確地命中目標,此過程運用增量式PID算法,調節炮管角度,形成閉環系統,極大地增加了系統的穩定性[5]。
主控程序主要負責對外圍設備進行初始化,處理按鍵錄入的鍵值和OLED屏顯示的數據信息,接收OpenMV模塊傳送的標靶坐標信號,控制二自由度平臺的X-Y軸使炮管瞄準標靶,監測超級電容充電狀態,驅動儲能系統充放電繼電器。具體主程序設計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 主程序流程圖
文章設計了一款基于機器視覺技術自動識別標靶的模擬電磁炮,選用意法半導體公司的STM32F103系列芯片作為電磁炮系統的微控制器,運用OpenMV模塊視覺算法識別環形標靶并引導炮臺射擊的目標,順應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趨勢。對于提高目標跟蹤速度、縮小遠距離射擊誤差范圍,有待進一步研究改進。文章對電磁炮系統引入機器視覺技術進行了有益嘗試,希望能對未來產生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