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健強
珠海市粵燈機電有限公司,廣東 珠海 519000
隨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變壓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變壓器自身所消耗的能量也越來越大,這與我國提倡建設節能社會并不相符。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以減少變壓器的損耗。
(1)10 kV配電變壓器采取節能降損技術能極大地提升電網規劃工作的科學性,不僅能實現整體監管技術的升級改造,還能為電容無功補償提供良好的應用空間,發揮10 kV配電變壓器的應用優勢,提升經濟運行水平,共建和諧穩定的電力輸送控制平臺。
(2)10 kV配電變壓器節能降耗技術的應用能從根本上降低運行成本,切合節能經濟發展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10 kV配電變壓器技術也呈現出全面轉型的趨勢,研發設計和制造水平的增高也極大地降低了損耗。要想實現更大的突破,就要對技術模式予以深度研究和探討,從而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可持續進步[1]。
綜上,10 kV配電變壓器節能降損技術的全面推廣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變壓器的損耗主要包含空載損耗與負載損耗兩部分。要想有效降低變壓器空載損耗,就要從材料和相關應用工藝兩個方面入手,從源頭落實技術方案,提升降耗水平。
(1)引進新的材料替代10 kV配電變壓器傳統材料,解決電力能源的損耗問題。①使用電阻率較低的無氧銅材料,將其應用在10 kV配電變壓器中,能極大地降低線圈的內阻參數,確保其運行過程能滿足節能降耗的要求。最關鍵的是,無氧銅材料的取材便捷、簡單,應用加工模式也易于操作。與此同時,在10 kV配電變壓器中應用無氧銅材料還能有效改善其斷路問題,提升抗短路能力,這對于提升系統運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②10 kV配電變壓器中應用非晶體合金材料能提升磁體結構的應用效果,相較于傳統鐵芯材料,應用非晶體合金材料能更好地減少電磁能源的損耗,并且為10 kV配電變壓器節能處理和應用提供保障。
(2)引進新的工藝流程,提升10 kV配電變壓器節能降耗水平。在配電變壓器生產制作過程中配合電子計算機技術,能極大提升加工精度,將精度參數控制在0.14以下,避免10 kV配電變壓器空載時產生較多的電能損耗。與此同時,利用新型線圈布置應用模式也能對渦流大小予以合理性調控,避免漏磁問題對整體運行安全性產生影響,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近幾年,針對10 kV配電變壓器節能處理的內容逐漸增多,主要是推廣使用S13和S15等低損耗配電處理模式,并且,要結合實際調度要求充分考量電力系統負荷的變化特性。最關鍵的是,要結合實際需求和控制標準完成10 kV配電變壓器容量的選擇。目前,有兩種較為常見的選擇方式。
(1)經濟容量分析。首先,計算配電變壓器的最佳經濟容量,可利用公式(1)進行計算。

式中:S1為變壓器容量最佳經濟容量,kVA;A為年用電量,kWh;cosφ為10 kV配電變壓器負荷的年平均功率因數;Kj為損耗比;T為10 kV配電變壓器全年接電的時間,h;Tl為10 kV配電變壓器全年帶負荷時間(一般為負荷率大于10%的負荷),h。
其次,綜合考量10 kV配電變壓器3~5年生產用電的基本發展情況,秉持動態原則選取最佳容量,并且利用公式(2)的計算完成優選。

式中:KL為負荷發展系數,一般取值為1~1.2。
最后,在全面分析相關參數后,從10 kV配電變壓器產品中選取容量較為接近的設備即可[2]。
(2)年用電量分析。利用公式(3)進行計算。

式中:Rs為容載比,一般取值為1.5~2;P為一年內的最大用電負荷。結合相關數據信息,在同類型產品中選取容量匹配的設備即可。
除此之外,因為10 kV配電變壓器工作中往往都是幾臺變壓器并列供電,此時,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總體損耗才是基本損耗參數,若是維持電力負荷的總量不變,10 kV配電變壓器運行方式也不變,則負載量的差異性就決定了對應變壓器總損耗的差異性。基于此,技術人員要對總負載參數予以合理性分配,選取最適宜且最經濟有效的處理模式,打造更加可靠的處理控制機制,提升10 kV配電變壓器運行的經濟效果,將損耗降到最低。
推廣應用有載調壓變壓器,該種變壓器可以通過改變分接開關來達到提高變壓器運行水平,降低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等目的。在10 kV配電變壓器運行過程中,總損耗可利用公式(4)計算。

式中:ΔPk為變壓器短路損耗;ΔP0為變壓器的空載損耗ΔP0'為變壓器空載的容量;P為有功功率;Q為無功功率;U為配電網運行電壓;U1為額定電壓;R為變壓器繞組等值電阻。
由公式(4)可知,10 kV配電變壓器的空載損耗和運行電壓成正比例關系,而短路損耗則與運行電壓成反比例關系,加之多數變壓器運行中空載損耗的占比在80%以上,因此,要想維持配電變壓器降損要求,可在用電高峰期適當提升運行電壓,并保證末端用電設備的電壓偏低且在允許參數范圍內,這樣就能更好地減少損耗,提高電壓質量,向用戶提供合格的電能,也是做好降損工作的需要。若電壓提高1%,則損耗下降約2%。有載調壓配電變壓器如圖1所示。

圖1 有載調壓配電變壓器實物圖
當三相負荷平衡時,中性線沒有電流。當出現三相負荷不平衡,導致負荷重的一相電壓下降,負荷輕的兩相電壓升高,對低壓電器運行不利,需要經常測量變壓器三相負荷電流。在變壓器運行過程中,一旦出現三相負荷不平衡情況,不僅會增加變壓器三相壓差,也會造成嚴重的負序電壓,使電力系統出現異常擾動,對電壓質量及電力系統整體安全性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并且,變壓器某相繞組負荷電流增大,必然會增加損耗。因此,要想更好地減少變壓器損耗問題,就要結合實際應用要求維持三相負荷的平衡,在充分分析和統計的基礎上,選取較為合理的布線方案,確保變壓器能在負荷的中心,并利用信息化監控的手段及時了解三相負荷的狀態信息,以便開展更加合理且高效的處理方案[3]。
合理選擇無功補償方式、補償點及補償容量,能有效地穩定系統的電壓水平。與此同時,也要關注無功補償設備的安裝處理,減少輕載或者空載時過補償造成的功率失衡。無功補償位置應盡量選擇在負荷中心,以取得最優的就地補償效果,減少無功潮流在配電網中的長距離傳輸,達到經濟運行的最終目的。
除此之外,也要結合變壓器應用情況和狀態定期開展運行維護工作,具體包括定期檢查變壓器各處鏈接情況、變壓器套管的清潔度及套管高低壓側接頭的引線情況;降低變壓器運行溫度,做好通風散熱;有效加強日常檢修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后續維護難度,避免設備運行不當產生的損耗,配合定期負荷實測工作,維持三相負荷電流和中性線電流情況,避免不平衡電荷對其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在10 kV配電變壓器降損工作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落實更加科學的處理方案,無論是優選容量還是三相平衡處理、無功補償配套裝置安裝、調壓器安裝等工作,都要將日常管理作為關鍵點,及時了解10 kV配電變壓器的運行狀態,從而打造動態化管控模式,為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