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華
軍犬是軍隊中的特殊戰斗員,是部隊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軍事力量資源。軍犬擁有靈敏的嗅覺、敏銳的聽覺以及可靠的忠誠,這些特殊的技能和品質,使它們在執行巡邏、搜索、警戒、護衛等軍事任務中,能夠發揮出人類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本文以美軍的軍犬管理及使用為范例,探討美軍軍犬在戰場上的價值與其背后所體現的管理保障理念。
軍犬和軍犬訓導員與其他在前線的軍人一樣,每天都有固定的訓練時間,時刻要準備面對實戰的檢驗。同時,正因為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也讓軍犬和訓導員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重要的價值。
越戰時期,由軍犬和軍犬訓導員組成的軍犬小組主要擔任尖兵角色,這意味著它們將最早面對敵人、陷阱、詭雷等危險,因而是越戰中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換句話說,如果前面有詭雷,軍犬將會第1 個踩上去。為了完成自身任務,也為了保護自己,訓導員必須能夠準確地識別軍犬一舉一動所代表的含義,包括每一次動耳朵、每一次吠叫、每一次轉向等細微動作。否則,即會造成過度解讀或解讀不足的后果:過度解讀可能導致部隊行軍頻繁中止,不僅降低行軍速度,久而久之會造成“狼來了”的后果,令官兵不再重視軍犬的預警。解讀不足,則不能及時收到軍犬的預警,令部隊陷入危險。在瞬間千變萬化的實戰中,無論哪一種后果,都會給部隊造成嚴重的損失。
軍犬及軍犬訓導員的價值都是在戰場上通過實戰體現出來的。越戰時期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當軍犬小組首次被引進作戰單位時,沒和他們一起執行過任務的士兵一開始會嘲笑他們,甚至對他們“汪汪叫”,稱呼軍犬訓導員是“訓犬的”等等。在這種時候,大部分訓導員都會選擇沉默,他們明白,必須要靠戰場來證明自己!隨著戰爭的推進,當軍犬小組發現了僅幾米外的爆炸裝置,或者嗅出躲在被炸毀的建筑物下的敵人時,那些從前不信任他們的士兵就徹底改變了態度。甚至到后來,很多美軍士兵會把自己的口糧送給軍犬訓導員,并為他背負軍犬的犬糧和飲用水。
軍犬小組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作戰中,當部隊休整時,他們也能體現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戰和越戰中,一些美軍士兵首先會替訓導員和軍犬挖散兵坑,然后再在旁邊挖自己的。這樣做的原因是,在夜晚當軍犬察覺到不正常的聲音或氣味時會及時向訓導員發出預警,因而訓導員始終會對危險保持警覺,軍犬也在旁邊充當崗哨,旁邊的人就能放心地睡個好覺。
美軍軍犬無論是在二戰、越戰這樣的全面戰爭中,或伊拉克、阿富汗這樣的局部戰爭中,以及現代的反恐作戰中所體現出來的戰場價值,與其背后的高水平軍犬保障、管理工作都密不可分。
軍犬所需的食物和寵物犬有著顯著的差異。由于工作需要,軍犬與一般寵物犬相比,必須攝入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美軍設有專職犬舍主管來管理所有與軍犬相關的設備、物品、任務安排等工作,以保障軍犬和訓導員的戰場需求。通常情況下,犬舍主管必須是從事過軍犬訓練的訓導員或助訓員,他們有著豐富的軍犬工作經驗,了解軍犬和訓導員的實際需求,并能夠對這些需求進行預先安排,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做出快速反應。犬舍主管也要規劃好基地內留守軍犬小組和外勤軍犬小組的任務,并在助訓員或訓導員遇到問題時進行調度支援。
無論是在大本營還是交戰區,軍犬訓導員和他的犬都會把視為彼此平等的伙伴。在每天出發執行任務之前,都有一套既定程序:首先,喂犬、放犬,解決犬的基本生理需求。接著,對犬進行快速檢查,在梳理犬毛發的同時檢查隔夜后可能出現的感染或其他小傷口,確保軍犬的健康狀態。檢查完畢且一切正常后,該小組才可以出發執行任務。
根據執行任務環境的不同,軍犬必須接受適應性訓練。比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時,由于兩地地處沙漠地帶,氣候炎熱,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軍犬會在1 天中最熱的時候被帶到室外進行一段時間戰場適應。如果地面過熱,則會給軍犬穿上犬用靴,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實現讓軍犬適應環境的目標。
美國陸軍戰地手冊規定,軍犬必須維持特定的體重,并對犬糧、飲用水、物資儲備量有著嚴格的規定。比如在下一次補給到來之前,要有足夠食用90 天的犬糧,除非獸醫官另有指導,軍犬必須食用由美國聯邦總務署訂購并供應的高性能犬糧。軍犬1 天要喂食2 次,無獸醫官指導不得私自更改。外出巡邏時,軍犬訓導員必須為軍犬攜帶額外的食物和水、急救包、犬用眼鏡、犬用靴等裝備,以及獎勵物品等。這些規定為保證軍犬的戰場表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但也應該看到,盡管美軍對軍犬管理有著嚴格的規定,但它們在執行過程中并不能完全得到落實。比如美軍規定軍犬必須睡在犬舍里,但訓導員往往會忽視這條規定,而是讓犬和自己生活在同1 個營房里。這樣做不僅是大部分軍犬訓導員的意愿,也得到了其他士兵的贊同。然而這種做法并不理想, 讓軍犬和訓導員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不僅會造成依賴性問題,還會產生服從性問題。除此之外,軍犬需要不間斷地訓練,但很多科目沒有訓練設施幾乎無法實現,沒有隔離區域進行服從性訓練,軍犬很容易受到干擾,從而降低戰斗力。
隨著軍犬價值的不斷體現,之前不被重視的犬用裝備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呈現出貼合實戰、不斷更新的趨勢。
戰場環境千變萬化,從叢林、荒漠到戈壁、沼澤,無不挑戰作戰人員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士兵可以用各種裝備降低惡劣環境對作戰能力的干擾,軍犬也可以用專用的裝備來實現這一目的。比如能夠讓軍犬在粗砂礫路面、沙子路面以及幾秒鐘內就可以煎熟雞蛋的高溫瀝青路面上行進的,保護軍犬柔軟腳掌的犬用靴。固定在防彈背心上,位于肩部正中,通過無線連接把音頻和視頻從犬的視角實時傳送到后方的高科技紅外線攝像機等裝備,都是美軍為軍犬量身打造的。這些裝備都凝結了科技發展的精華,目的是幫助軍犬保護自己,更有效地利用它的嗅覺、撲咬等能力,在戰場上發揮更強的戰斗力。
犬用裝備功能強大且價值不菲。2011 年參加突襲本·拉登任務的軍犬“卡伊羅”當時所使用的防彈背心,從技術上說是犬用背心的一個變種,它來自只為軍隊和警用犬提供防彈背心和防護裝備的加拿大K-9 風暴公司。K-9 風暴公司制造的犬用航空嵌入式背心,能夠讓犬和人串聯起來執行跳傘任務。這家公司還制造防襲擊背心,這是一種特別設計給監獄犬使用的防護背心。根據這家公司網站上的說法,監獄暴動1 號背心能夠抵御冰錐每平方米近400 磅力的穿刺攻擊,該設計主要用于以割、刺方式為主要攻擊手段的環境。
“卡伊羅”的防彈背心價值2 萬美元,并配備有紅外和夜視攝像機,以及1 個約8 厘米的監視器。它的訓導員可以從它的視角看到畫面,同時有1 個雙路音頻界面,可以使它的訓導員聽到聲音并通過耳機發出指令,攝像機和音頻的有效傳輸距離可達到1000 米。同時,這件防彈背心還內建一個特殊的索具系統,允許垂降、拉高、放低和跳傘。不僅這些,美軍參與作戰的軍犬專用裝備還包括GPS 定位追蹤器、救生衣、防毒面具、犬用頭盔、特制鞋套等。整套裝備價值在8 萬美元左右。相比軍犬在戰場上能夠實現的戰術價值,這些裝備毫無疑問都物超所值。
不過,雖然投資巨大,但軍犬和保護自己的裝備之間仍需要有一段相互適應的時間。比如重達8 磅(約3.6kg)的迷彩凱夫拉防彈背心雖然具有優秀的防彈、防穿刺性能,但穿上它會改變犬的重心,使它們剛穿上走路時失去平衡。穿上防彈背心后,雖然軍犬的軀干可以得到有效保護,但軍犬的頭、脖子和四肢仍然容易受到攻擊,影響其發揮戰斗力。相信不斷更新的裝備會在未來最大限度地解決這些問題。
軍犬裝備的更新除了來自戰場的經驗教訓外,也離不開研究人員的大膽嘗試。比如當軍犬在訓練或戰斗中出現牙齒破損或折斷的情況,戰斗力有所下降時,就會使用合金材料對其牙齒進行修復。蒂克尼姆合金材料就是這方面的代表。這是一種常用于制作可摘除型局部義齒修復框架的高硬度合金,適合犬的戰場需要。甚至有些民間訓犬人會考慮為犬植入鈦金屬牙齒。無論使用什么材料,使軍犬發揮出高水平的戰斗力才是所有裝備開發的意義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