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現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很多媒體發起了“公筷行動”的倡議,讓公筷公勺為眾人健康再筑一道屏障。于是,妻子也打算把公筷擺上餐桌。
母親不明白什么是公筷行動,妻子耐心解釋說:“公筷行動就是家里吃飯要多添雙筷子,這雙筷子作為公筷,先用公筷夾取菜肴放入自己的碗中,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碗中的菜肴慢慢品嘗。這樣就能更有效地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的健康。”母親對此不以為然,她說吃了這么多年的飯,沒用公筷不一直好好的,何必多此一舉?我拿出報紙,給母親看媒體勸導大家使用公筷的倡議書。母親一向對報刊電視的話深信不疑,笑著說:“看來我也要與時俱進,改一改自己的老觀念了。”
我家剛開始使用公筷時有點不太習慣,用公筷夾菜經常搞錯,一不小心就把公筷放到自己的嘴里了。還是母親有辦法:特意從超市買了不銹鋼的筷子作為公筷,這樣就和我們家使用的木筷明顯區分開來,從而避免了錯誤使用公筷。
女兒有時嫌麻煩會鬧點小情緒,我就對她說:“你玩電子游戲切換武器手到擒來,現在輪換使用筷子對你來說應該是小菜一碟啊!”我的話讓女兒很開心,漸漸地不再抵觸使用公筷了。我家的公筷行動推行得很順利,使用公筷逐漸成了一種習慣。
前些天岳父要來家里做客,我有些擔心,如果吃飯時用公筷,岳父會不會覺得我們的做法太矯情,甚至覺得我們怕他有病而使用公筷?這樣做是不是不尊重他?妻子的態度倒是很堅決,說:“這次疫情提醒我們:人情、面子再大也大不過健康和生命。使用公筷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用公筷同樣是對客人的尊重。”
岳父來我這兒做客那天,妻子做了一大桌子菜。她在每人面前擺好碗筷后,又另外擺放了兩雙公筷,并在湯碗中放了公勺。我悄悄看了岳父一眼,他的臉色果然陰沉了下來,半天不動碗筷。妻子忙笑著對岳父說:“爸,我家現在吃飯一直是用公筷,并非因為您來了才用。新冠疫情發生后,專家倡導我們使用公筷,絕不是嫌棄您。”妻子的話說得很誠懇,岳父陰沉的臉色慢慢有了亮色,開始拿起公筷往碗中夾菜了,我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
飯后,岳父又跟我們聊天,他稱贊女兒的做菜手藝更好了,還說使用公筷雖然麻煩點,但總歸是利于健康之事,自己能慢慢接受。岳父的話讓我和妻子對堅持公筷行動更有信心。使用公筷聽起來是家常事,其實也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更是展示健康生活方式的生動實踐,我們一定要把公筷行動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