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稚/廣西百色市獸藥廠 533000
目前,雞的規模化養殖模式因其具有的成本優勢、政策優勢、融資優勢等,得到許多養殖戶的青睞,但同時規模化養殖若未配合精細化的管理,也容易出現疫病,而疫病發生通常會形成蔓延態勢較難防控。就規模化養雞場疾病防控問題,以下則從疾病流行特點進行分析,并就如何防控提出措施建議。
規模化養雞場出現的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寄生蟲病、禽流感、雞喉氣管炎、雞痘、法氏囊病等。以雞痘為例,這一疾病多發生在秋季,癥狀多表現為眼睛流淚、眼結膜充血、雞體消瘦,該疾病的發生率為2%~5%。養雞場疾病發生的原因通常涉及到多個方面,如飼養環境衛生差、雞場消毒滅菌不到位、免疫措施不達標等。當養雞場出現疾病且未來的及防控時,則有以下流行特點。
疾病蔓延的速度非常快。一方面,養雞規模化之下,雞的數量多,蛋雞至少1 萬只,肉雞至少10 萬羽,在數量較多且集中飼養管理過程中,一旦雞場出現禽流感、雞喉氣管炎等傳染性疾病,傳染面則必定非常廣,且可在1~3d 內波及一定數量健康的雞。例如:某縣養雞場出現死雞,經檢測發現,其體內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為及時控制疫病,立即采取措施,對養雞場約5000 只雞進行撲殺,并以養雞場為半徑3km 以內設為雞禁止運輸區域。從該縣撲殺雞的數量以及限制運輸區域來看,充分表明雞疾病出現后,流行特點為疾病蔓延速度快。另一方面,規模化養雞的特點之一是雞養殖密度大,雞群始終處于高強度的管控,面對較多應激因素刺激,雞容易受刺激,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雞場出現疾病也容易蔓延。
雞場常見的疾病包括寄生蟲病、禽流感等,故疾病多樣也是雞場疾病流行特點之一。依據相關數據統計,養雞場受疾病威脅的種類可多達80 多種,在規模化的雞場當中,寄生蟲病等的發病率甚至可以達到75%以上。在多樣化的疾病當中,不同類型的疾病也有相應的流行特點。例如:白痢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白痢病在雛雞中較為常見,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鼻炎,該病2~3d即可遍及雞群,通過呼吸道傳播,癥狀多表現為雞的臉浮腫,糞便為黃綠色且稀。由于規模化養雞場對雞疾病的預防難以做到面面俱到,當雞出現疾病或疾病發生小規模傳播時,必須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以阻斷疾病進一步蔓延。
當雞出現某種疾病,通常是混合多種疾病出現。依據相關統計,雞群之中,肉雞出現傳染病當中,50%表現為混合感染。依據相關資料顯示,在雞免疫抑制病的檢測中,檢測樣品均存在不同組合的多重感染情況。由此可見,多重感染或混合多種疾病在養雞場中較為常見。而從養雞場混合多種疾病的具體情況分析,雞受多種細菌或病毒侵害的原因,則與養雞場環境衛生不過關、養雞設備設施有缺陷、雞群過度用藥等有關。
基于上述規模化養雞場疾病流行特點,從養雞場經濟效益出發,必須做好疾病防控措施。對此,以下有幾點防控建議。
2.1 嚴格執行免疫接種為預防和控制雞場疾病,對雞進行免疫接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雞免疫接種的方法有多種,具體如何接種可依據雞場雞群具體情況實施。首先,在免疫接種之前,針對雞的年齡大小、健康狀況、養雞場飼養條件、天氣或季節變化等,制定相應的接種計劃。針對日齡為5~7d的雛雞進行滴鼻點眼免疫,在此時間需要接種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凍干疫苗,疫苗經生理鹽水稀釋后分別在雞的鼻、眼內滴1 滴,1 滴劑量為0.05mL,并要分別在兩側眼、鼻內滴,一側不能容納兩滴。日齡為13 日的雛雞,進行滴口免疫,法氏囊三價凍干疫苗用此方法進行免疫。此外,依據養雞場雞的類型,如蛋雞和肉雞的不同類型,執行疫苗接種有不同程序。例如:肉雞1 日齡以皮下注射方式接種馬立克疫苗,4 日齡則以飲水或點眼方法接種傳支H120,8 日齡以飲水或點眼新城疫II、IV 系疫苗。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接種方法均有相應的注意事項,這些事項直接影響雞免疫接種是否成功。在嚴格執行免疫接種工作當中,規模化養雞場雞的數量較多,且綜合雞的年齡、飼養條件、天氣變化等,免疫接種工作及程序較多,另考慮到養雞場實際生產情況,雞場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免疫接種管理小組。
2.2 實施科學防治技術養雞場除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外,在疾病防控方面還應當從日常的飼養管理入手,做好科學防治措施。首先,為切斷雞場疾病病原,從引進雞苗開始做好防控。從正規廠家引進雞苗,并嚴格依據相關檢驗檢疫要求配合檢疫工作;采用先進的養雞設施設備,如購進清糞機、環境控制設備等,做好飼養環境衛生、溫度等優化工作,降低因環境衛生差導致雞疾病的發生;飼養管理人員每天做好觀察工作,如查看雞的精神狀態、糞便情況、雞舍空氣質量、死雞數量等,根據對以上情況的觀察,及時預測是否存在疾病發生的風險,及時采取措施;做好養雞場日常安全隔離,養雞場不能隨意出入,進出人員或車輛必須進行消毒,不養其他禽類、定期滅殺蚊蠅等;定期對雞舍清掃、消毒,除使用清糞機處理糞便,雞舍還會有羽毛、雜物或灰塵等,因此必須定期清掃雞舍,保持環境清潔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消毒則應當每個月至少達到一次,且消毒使用的藥物要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對人、雞的刺激小,消毒藥物的濃度、濕度等既能消滅病原菌,且不對雞產生其他作用;針對病雞、死雞,及時做好隔離、治療或撲殺、凈化處理。
2.3 控制水及飼料衛生在規模化養雞場疾病防控當中,雞的飲用水及飼料也是疾病預防的重要因素,一旦水和飼料出現問題,同樣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對此,必須控制好水和飼料的衛生。
首先,在水的衛生控制方面,需按照人的飲用水衛生標準提供,要求每mL 水的細菌總數低于100 且每L 水的大腸桿菌數量低于3 個,且水的顏色應當正常,無異味、不渾濁。飼養過程中,使用的是河水或渠水,則先對水源衛生情況作出評判,若水的衛生不能達到合格標準,必須進行一定的處理,如進行過濾、沉淀或使用消毒劑消毒,消毒劑可選用碘制劑等,使用消毒劑必須按照相應的要求控制濃度。控制水衛生的主要目的在于預防疾病,養雞場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控制水衛生。其次,在飼料衛生控制方面,首先購進的飼料應當符合衛生標準和營養標準,可選用全價飼料,全價飼料能夠為雞的生長提供較為全面的營養支持,對于抵抗疾病也有積極作用。在飼料選擇上,盡可能不選用動物源性飼料,但一定要使用則必須對動物源性飼料進行檢測,主要檢測其中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數量,若使用植物源性飼料也需檢測其中含霉菌數量。此外,還需考慮飼料當中含防腐劑、抗氧化劑情況,飼料的存儲、運輸等環節也必須符合相應的環境要求。
2.4 無害處理雞場廢物雞場規模化之下,產生的大量雞糞、墊料等廢棄物的處理也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方面。為防控疾病,雞場產生的廢棄物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建立專門的廢棄物運輸通道,對雞糞等進行加工生成有機肥,在此過程中需結合天氣或氣候、雞舍糞便情況等定時或定期處理,生成有機肥后不堆放于雞舍的周圍,雞舍污水主要排入化糞池中;對于雞場其他如孵化場產生的廢棄物、死雞等,則采取焚燒處理;對于雞場如疫苗接種產生的包裝物等廢棄物,則進行裝袋處理運出雞場。針對雞場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可以采取干燥、發酵等方法。以雞糞的干燥為例,雞場可采用順流干燥工藝,以500℃~800℃的高溫對雞糞進行干燥處理,這一方法既不損耗其中的營養成分,也可達到殺菌殺蟲的效果,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也可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

綜上所述,養雞規模化的優勢顯著,同時必須注意防控雞場流行病的發生,防控雞場疾病必須從雞養殖的全過程展開,以科學視角系統規劃安排。對此,以上根據養雞場疾病流行特點,基于養雞場經濟效益的體現,重點探討了防控疾病的幾點措施,希望能帶來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