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麗

今年26歲的郎佳全名叫郎佳子彧。爺爺郎紹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創始人,也是推動中國面塑快速發展的關鍵人物。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從三四歲開始,郎佳就對面人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郎志春看兒子是真喜歡,便慢慢把“家學”正式傳授給他。
郎派面塑精巧細膩,方寸之間別有洞天,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年郎佳15歲,他以米面為原料創作出“福娃”面塑作品,這成為奧運期間的新聞焦點,并在藝術圈引發轟動。正因如此,18歲時,他破格成為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自此,郎佳正式擔起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人的重任。
此后,郎佳開始學著父親的樣子,捏一些年代久遠的市井場景。他發現,面塑除了具有藝術性,還應具有一定的時代記錄功能,很多生活景象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傳統面塑技藝卻能將這些歷史印跡生動形象地保留下來。
作為一名“95后”,郎佳希望通過面塑記錄屬于自己的時代。在他的作品里,有用來打基本功的歷史、戲曲人物,也有佛系游戲里的旅行青蛙,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里的大叔和蘿莉,也有呆萌的小黃人。
小小的面塑,總能被郎佳打造出妥妥的大片質感。但郎佳更希望所捏的東西,能帶給觀眾更多情感上的共鳴,讓大家注視得再長久一點。于是在鉆研面塑技藝之外,郎佳開始以面塑作品表現內心的悲歡喜怒。這些現實題材作品,使他手中的面塑真正成為會說話、能表達的藝術。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他創作的向鐘南山院士以及所有醫務人員致敬的作品,在網上出現后,很快引起轟動。
在研讀了數百張海報之后,郎佳決定將好萊塢電影《神奇四俠》中的現代石頭人,與傳統面塑結合在一起。用中國元素混搭好萊塢角色,很多人不看好,對此郎佳不服氣。為了更好地捏出作品,他找到現實中與石頭人具有同樣殺氣的存在——拳擊選手,細致觀察他們。就這樣原本剛猛威武的石頭人,在被他賦予了一個帶著壞笑的卡通拳擊手形象后,意外形成一種反差萌。這也正符合了郎佳“95后”自由、獨立的特點。由于這件面塑作品視角新穎,在網上一出現它就受到網友的關注和熱捧。不少人驚呼,不可思議。有人說,這才是真正出自傳統的“時尚藝術”。
2017年,反映中國工匠精神的大型紀錄片《講究》,還專門介紹了郎佳和他創新的北京“面人郎”作品。
為了避免讓面塑成為曲高和寡的藝術,帶動它真正進入大眾視野,實現更廣泛層面上的傳承,2018年,他跟幾位合伙人創辦了一個工作室,計劃開發面人相關的文創產品,提供面人制作的課堂教學和體驗活動。上面有他到不同地方、教不同的人捏面人的視頻,當然他去的更多的是小學、中學,教孩子們捏面人。郎佳很“縱容”孩子們在課堂上“胡來”,在他看來,這些“胡來”是一種不拘一格的自我表達方式。
后來,在抖音里,他看到了太多與他同樣堅守中國傳統手藝文化的匠人,深受啟發。一段精簡到一分鐘的視頻,可以還原面人制作的全過程,讓傳統藝術活起來。郎佳決定從抖音打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突破口。
2019年7月下旬,正值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郎佳緊跟著創作了化著煙熏妝、敢愛敢恨面人版的哪吒和敖丙,短短幾天便獲得13萬人點贊、評論,上百萬人圍觀,這成為了他在抖音上第一個走紅的視頻。郎佳發現這門藝術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的落寞,有很多人非常欣賞,并對他的作品表達喜愛之情。
平日里,郎佳還根據當下年輕人的愛好,創作了蜘蛛俠、綠巨人等面人作品。男籃世界杯期間,他捏男籃隊員;七夕時他捏口紅,教男生們怎么送女生禮物。用傳統的藝術形式表達流行文化,不僅賦予傳統手工藝文化新的能量,也讓這一原本只屬于一部分愛好者的藝術形式成功“出圈”。
如今,正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讀研究生的郎佳,還應邀參加了《最強大腦》等綜藝節目,看到他捏出的漫威超級英雄,無數觀眾被驚艷了。網友直呼:“這真是屬于‘95后’的獨特傳承方式。”這位國內為數不多的年輕資深手藝人,很快火爆網絡。
郎佳笑著說,小面人上承載的不光是閃耀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時代風貌。非遺其實也可以玩得很酷。
(張秋偉摘自《下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