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晨

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海報
賀歲檔,一部取景武漢,以武漢方言呈現、講述武漢普通市民抗擊疫情的電影上映,片名應景,叫《穿過寒冬擁抱你》。拍攝前,導演薛曉路團隊在武漢采訪了一個個普通人,片名靈感,便來自其所目睹的兩個在街頭擁抱的陌生人。
從展現抗疫英雄的《中國醫生》《最美逆行者》,到如今的《穿過寒冬擁抱你》,兩年來,關于疫情的影視作品并不少。距離武漢暴發新冠疫情過去了兩年,戰疫英雄們已回歸平常生活,抗疫題材也不再新鮮,如何用電影語言再現國民集體記憶?
2020年,導演薛曉路為了新電影帶隊深入武漢采訪,這時的武漢剛解封不久。大街上車水馬龍,街巷里已恢復了人間煙火氣。薛曉路聽到這樣一個故事:疫情結束后,有一天馬路上兩輛車發生了剮蹭,車主從車里走出來剛要爭論,旁邊人一句“經歷這么多了,怎么還不懂珍惜,要相互生氣”使兩個本來劍拔弩張的人頓時釋然,互相擁抱了一下回到各自車里。
這個故事讓薛曉路心動:“跨越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甚至是生死相隔之后,城市重新充滿了煙火氣和活力,生活依舊如故,而且可能有了很多更不同的善意的改變。”
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沒有過度渲染疫情下的恐慌,它避開了最為傷痛、艱苦的現場,選擇用一種浪漫的情懷側寫抗疫,重溫了一段特殊歲月。
不同于《中國醫生》用硬核的手法展現醫護人員逆行的壯烈經歷,《穿過寒冬擁抱你》風格更柔和溫情——電影沒有過度渲染疫情下的恐慌,它避開了最為傷痛、艱苦的現場,選擇用一種浪漫的情懷側寫抗疫,重溫了一段特殊歲月。擅長刻畫情感的薛曉路,這次完全將焦點對準了普通人——這個視角既需要人物沖突和代表性非常強,又要避免符號化,非常考驗創作團隊的功力。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價《穿過寒冬擁抱你》:“我們甚至可以不完全把它看成一個以抗疫為題材的電影。”
疫情為每個人提供了自我反省、重新梳理人與人關系、找到社會共識和社會共情的契機。《穿過寒冬擁抱你》試圖以抗疫為背景來書寫中國人的生活。
影片也表達了一些社會現實,比如老年人的婚戀問題、全職太太的危機、離異男女的困境。這些具有現實意義的表達,讓整個片子更有質感,也拉近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薛曉路不算是一個多產的導演,可是風格清晰,擅長捕捉社會話題,也擅長以情動人。
《海洋天堂》關注自閉癥群體,緣于她十幾年來在自閉癥康復機構做義工的經歷,影片的樸素、真實和深情直擊人心,恰是因為作為導演和編劇的薛曉路,在創作前進行了大量的取樣,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到了《北京遇上西雅圖》,為了展現赴美生子這一群體的真實性,她潛入美國的幾家華人月子中心,體驗了幾周里面的生活。
因為創作《穿過寒冬擁抱你》關注武漢時,薛曉路把目光聚焦在了鸚鵡洲長江大橋——這座橋連接武昌和漢陽,是薛曉路認為武漢最美的大橋。
2020年除夕夜,武漢,大雨,這座城市正經歷著疫情的水深火熱。薛曉路讓故事在鸚鵡洲長江大橋上產生了交集:已退休的婦產科專家謝詠琴坐車返回醫院準備參與一線工作,好不容易拿到“出門條”處理公司債務的中年夫婦李宏宇和劉亞蘭驅車趕回家,騎著摩托車的女騎手武哥準備奔赴下一單。
黃渤飾演的阿勇是志愿者的“帶頭大哥”,為了家人的安全,疫情期間他不敢回家,妻兒在陽臺,他在樓下,遠遠相望是他們之間的溝通方式。
賈玲則飾演一名性格開朗的外賣騎手,片中她和朱一龍飾演的離異鋼琴教師產生了奇妙的碰撞。病毒肆虐的寒冬里,全城最后一碗蝦爆鱔面,只有一個觀眾的鋼琴曲,寒夜中摩托車后座上的尷尬和安心,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在災難面前,成為了限量版的溫暖。
高亞麟和徐帆飾演一對創業的中年夫婦,他們擁有財富,也因為疫情而面對債務危機,他們的隔閡在疫情中爆發,又在爆發中和解。
電影以娓娓道來的筆觸,講述了在武漢“封城”的70多天里,一些普通的武漢市民在突發大事件面前的守望相助。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喜歡用“吃飯”展示生活煙火與人間溫情,無論是油鹽醬醋,還是喜怒哀樂,都能通過一方餐桌呈現,尤其是在退休婦產科專家謝詠琴和粵菜師傅沛爺這對老年人的故事中,“吃飯”緩緩推動著故事的展開。
“這些人物不是符號化、概念化的,都是有扎根性的。這不僅體現在方言上,還體現在他們街上吃的食品中,體現在人物性格當中,體現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方法上。”尹鴻認為,“一個中國故事,要有差異性,但是一定要體現我們熟悉的情緒和情感。”
《電影藝術》主編、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譚政則認為:“影片展現了特殊境遇下人性的善良,以及普通人純樸美好的情感,進而完成了一次民族記憶的藝術化主流敘事。”
影片主創以真實細膩的視角,記錄了一段“人民的史詩”。
從冬天到春天,從“空城”到櫻花盛開、煙火重啟,鏡頭下的武漢,展現了一座江城所特有的空間美感。
許多觀眾看到此景有了流淚的沖動,情感在這一刻得到釋放:“在重創治愈之后,經歷種種人生窘態的人們有了一種全新的公共意識,或者說,有了另一種‘容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