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洋 圖/董欣

在錦州市義縣,有這樣一輛特殊專車,車上配備專人及專用設備,穿梭于各個鄉鎮村屯,巡回服務于老黨員、老英雄、老模范和老復轉軍人這“四老”人員,“進戶辦件、送證上門”。
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為民辦實事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黨史教育”往深里走、實里走,用實際行動把黨中央、習總書記對老英雄、老干部、老黨員的關心、關懷、關愛之情腳踏實地的落到實處,今年年初,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了不動產登記黨員便民服務小分隊。
為了讓老英雄、老模范和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體會到黨的溫暖,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下沉基層,組織專人、專車,利用政務“一網通辦”平臺為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用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幫助老英雄、老模范和光榮在黨50年的老黨員們跨過數字鴻溝、越過艱難路途,將滿滿的真心和熱誠服務送到老人們的面前。
“我們縣下轄十多個鄉鎮,越是偏遠地區,獨居老人就越多,出門辦事就越是不便。我們成立服務小隊的初衷,也就是為這些行動不便的老同志服好務。經常是接到一次服務任務,我們都要跑上一整天,貪晚回到單位是常事。”黨員便民服務小分隊隊長李向東對記者說。
退伍老兵、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周書貴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希望將房照、土地證合一,換成不動產權證書,但因年輕時受傷,造成行動不便,到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業務困難。9月27日,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黨員便民服務小分隊”驅車2個多小時來到周書貴家,為周書貴提供“帶幫辦”服務。周書貴老人坐在家中,小分隊工作人員利用電腦采集人像、錄入信息、導入房照、土地證,然后查閱了房照、土地證檔案,為老人辦理了不動產登記。9月28日,更換好的不動產權屬證書第一時間送至周書貴老人手中,手捧“大紅本”的老人激動地對小分隊工作人員說:“房證拿到手,了卻了我的一塊大心病,感謝黨的關懷、感謝同志們的熱情服務!”
“上門服務時,對于有網的,我們馬上用筆記本電腦直接在網上辦,沒有網的,就把手續帶回縣登記窗口專項辦,免收登記費用,讓這些老革命同志坐在家里,就能拿到不動產權證。”義縣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郭維東告訴記者。
相對技術的飛馳發展,面對面的溫情、手把手的相扶和心貼心的交流,才是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一直追求的幸福溫度。
居住在義縣聚糧屯鎮曹家屯村的陳子章老人,是榮立二等功的抗美援朝老兵。最近,他想把老房子辦出新證,將來便于子女對財產的繼承。縣登記中心得知后,便民服務專車開到了他家門口,現場為老人辦理。
“聽說現在用手機也能辦證,但歲數大了,也不會用這些個新鮮玩意兒,子女又都不在身邊,辦證對我來說真是個愁事。沒想到,今天在家就把證辦下來了。”臨行前,白懷聚老人激動的說:“小分隊的熱情服務真是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了咱們的心坎兒上,還是新時代好啊,感謝黨、感謝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同志們!”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與縣委宣傳部、組織部及退伍軍人事務局、民政局、各鄉鎮政府積極聯系,協同對接,普查掌握了“四老”群體底數,在18個鄉鎮設立了上門服務信息聯絡站(點),與所在區域村干部建立信息聯絡微信群,精準提供上門服務需求。真正做到有需必到、有事必辦,當天到場、當天送證。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從不間斷。
據了解,一年來,義縣不動產登記中心這輛愛心便民服務專車共為特殊群體上門服務130余次,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贊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