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杰
(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鎮城底礦 山西 太原 030203)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以煤炭作為主要消費能源的國家,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需求量和開采強度不斷增加,賦存較好的煤炭資源已逐漸開采殆盡[1-2]。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提高煤炭回收率的開采理念,而由于無煤柱護巷技術具有提高煤炭回收率、改變巷道圍巖環境等優點,已廣泛引用于我國大中小礦井,無煤柱護巷技術主要包括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沿空留巷是將鄰近工作面回采巷道保留下來用作本工作面使用,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面煤炭回收率,缺點巷道易出現大變形現象,而沿空掘巷是在鄰近采空區留設較窄的煤柱新掘回采巷道,同樣提高了煤炭回收率,同時將回采巷道布置在應力降低區域,其圍巖維護環境相對較好[3-5]。
西曲礦28306工作面位于北三盤區東南部,北鄰28405采空區,南鄰西983運輸大巷,西鄰28307采空區,工作面開采8#煤層,煤層厚度穩定,在3.90 m~4.20 m范圍,平均4.10 m,煤層結構1.98(0.15)1.97 m,煤層整體傾向西南,傾角1°~8°,平均4°,工作面采用后退式綜合機械化大采高一次性采全厚采煤方法。煤層基本頂為深灰色石灰巖,厚度3.06 m,致密塊狀堅硬,含方解石脈,下部含泥質,抗壓強度為102.74 MPa,普氏硬度系數10.56,偽頂為黑色炭質泥巖,厚度0.30 m~0.90 m,疏松易碎,碎后呈磷片狀,抗壓強度為26.58 MPa,普氏硬度系數3.73,老底為灰褐色粗粒砂巖m,以石英為主,含較多炭質碎屑,泥質膠結較硬,層理不明顯,分選差,抗壓強度為72.91 MPa,普氏硬度系數7.40。為提高工作面煤炭回收率,改善巷道圍巖維護環境,西曲礦28306工作面采用沿空掘巷技術,工作面北鄰28405采空區已采動穩定為沿空掘巷提供了良好的掘巷時機,試驗巷道掘進寬度4 500 mm,掘進高度3 500 mm。
(1)沿空掘巷原理
鄰近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區上覆巖層冒落下沉,基本頂巖層形成“O—X”破斷,隨著工作面的不斷推移,基本頂周期性破斷,破斷后的巖層在走向方向形成砌體梁結構,在工作面端頭形成弧形三角塊結構,基本頂巖層一般在實煤體上方出現破斷、回轉下沉,從而形成弧形三角塊結構,該結構在實煤體內形成應力降低區,將沿空巷道布置在該區域范圍,可有效改善巷道圍巖應力環境[5],如圖1和圖2所示。
根據沿空掘巷相關公式計算留設煤柱寬度為4.46 m~5.89 m。基于現場具體生產地質條件和鄰近巷道試驗情況,確定西曲礦28306工作面運輸巷沿28405采空區留設5.0 m寬的煤柱進行掘巷。
(2)支護參數的設計。
①頂板采用金屬錨桿+金屬網+錨索聯合支護,錨桿采用規格?20×2 000 mm的左旋螺紋鋼高強錨桿,間排距1 000×1 000 mm,頂板采用規格?17.8 mm×7 300 mm的鋼絞線進行加強支護,錨索間排距為2 000×2 000 mm,錨索偏向煤柱幫,最左側錨索距煤柱幫750 mm,金屬網采用?3.3 mm鋼絲編制而成的菱形金屬網,規格4 700×1 200 mm。
②實體煤幫采用金屬錨桿+金屬網支護,錨桿采用規格?20×2 000 mm的左旋螺紋鋼高強錨桿,間排距900×1 000 mm,金屬網采用?3.3 mm鋼絲編制而成的菱形金屬網,規格3 500×1 200 mm。
③煤柱幫采用錨桿+塑料網支護,錨桿采用規格?20×2 000 mm玻璃鋼錨桿,間排距900×1 000 mm,塑料網用HBPP30-30MS塑料網,規格3 500×1 200 mm。

圖3 巷道支護斷面圖
將沿空掘巷支護技術應用于西曲礦28306工作面運輸巷,現場采用十字測試法進行巷道圍巖移近監測,根據現場實測,得出如下結論:
(1)掘進階段
28306工作面運輸巷巷道變形主要發生在巷道初掘64 d內,該階段頂板累計下沉量約92 mm,下沉速度1.43 mm/d,底鼓累計106 mm,變形速度1.65 mm/d,實煤體幫累計變形70 mm,變形速度1.1 mm/d,煤柱幫累計變形77 mm,變形速度1.21 mm/d;巷道掘出64 d~88 d內,巷道變形速度逐漸降低,該階段頂板累計下沉量約9 mm,下沉速度0.37 mm/d,底鼓累計12 mm,變形速度0.51 mm/d,實煤體幫累計變形7 mm,變形速度0.29 mm/d,煤柱幫累計變形7 mm,變形速度0.29 mm/d;巷道掘出88 d后,巷道圍巖變形趨于穩定,圍巖變形速度均小于0.2 mm/d,此時,頂板累計下沉量約103 mm,底鼓累計118 mm,實煤體幫累計變形77 mm,煤柱幫累計變形86 mm。綜上所述,巷道底鼓量相對較大,煤柱幫變形略大于實煤體幫,整體來看,巷道圍巖表明變形均較小,現場并未出現大的變形和事故(如圖4)。

圖4 巷道圍巖表面移近曲線
(2)回采階段
回采期間,28306工作面運輸巷圍巖變形主要原因是受到工作面超前支撐應力的影響,結合以往經驗及現場實測,28306工作面周期來壓步距約為15 m,超前支撐壓力峰值位于工作面煤壁前15 m~17 m位置,影響范圍約為50 m。根據現場實測,頂板累計下沉量為15 mm,底鼓累計量50 mm,實煤體幫累計變形40 mm,煤柱幫累計變形25 mm。綜上,回采階段巷道底鼓量相對較大,頂板輕微有輕微下沉,實煤體幫變形略大于煤柱幫,巷道圍巖變形在可控范圍內,對工作面推進影響有限。
鄰近工作面回采后,待采空區穩定,通過留設一定寬煤柱進行沿空掘巷,將巷道布置在合理的范圍內,可有效改善巷道圍巖應力環境,為此,依據西曲礦28306工作面現場具體生產地質條件和鄰近巷道試驗情況,確定西曲礦28306工作面運輸巷沿28405采空區留設5.0 m寬的煤柱進行掘巷,同時確定了支護參數,現場應用后,實現了28306工作面運輸巷的穩定控制和28306工作面的高效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