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狼

早年間,小白樓一帶當鋪眾多,是非也多。附近有一戶人家,主家姓李,在《大公報》報館當差,家里雇了個丫頭叫金翠,聰明又機靈。
一天上半晌兒,金翠上街去買菜時,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張折疊起來的紙,她隨手撿起來一瞧,竟是一張當日的當票,準是哪個當家不小心掉的。
金翠上過半年私塾,所以認得當票是通源當鋪出的,當物是一件“蟲吃鼠咬、光板無毛、破面爛里”的棉襖,當金是四塊大洋,活當。
金翠看后,心中不由得一陣驚喜。她聽李先生講過,再好的東西到了當鋪里,都會變成“破洞、爛邊、斷絲”的破爛。一件破棉襖能當四塊錢,肯定是上好的綢緞棉襖,要是贖回來,再賣給估衣街的估衣鋪子,一準能賺個塊兒八毛。還有,當天當的東西當天贖回,當鋪不收任何利錢。
回去后,金翠借口說家里著急用錢,向李先生提前支了倆月的工錢,揣著大洋和當票來到了通源當鋪,說要贖當。
朝奉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戴著副老花鏡。他瞇著眼看完當票后,面無表情地說:“四塊當本。”金翠連忙把錢遞了上去。
不一會兒,朝奉就把一個半新不舊的包袱遞了出來:“好走不送。”金翠倍兒高興,轉身離開了當鋪。
來到一個僻靜處,她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袱,卻一下子傻眼了:包袱里是一件破破爛爛的襖子,連半塊錢都不值。
怎么會這樣啊?金翠后悔了,又回到通源當鋪,把包袱往窗口一塞,氣呼呼地說:“掌柜的,這不是我的棉襖。您把我的四塊錢還給我!”
朝奉探頭瞄了一眼金翠,問:“姑娘,那你說說你的棉襖是嘛面兒、嘛里子啊?憑嘛說這件棉襖不是你的?”金翠一下子被問住了,朝奉把包袱往外一推:“對不住了。咱們已是財物兩清,您請回吧。”金翠沒了轍,很不樂意地抓起包袱,走出當鋪門,眼里的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
回來的路上,金翠見路邊有個乞丐,十分可憐,順手就把破棉襖送給了他。
一連幾天,金翠心里一直在琢磨:如果當家當的是那件破棉襖,朝奉就是再傻,也不會給四塊錢的當本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實在想不通,金翠只得把撿到當票的事給李先生講了一遍,請他幫自個兒想個轍,把倆月的工錢要回來。
李先生卻長嘆了口氣,說:“你呀,著了通源當鋪做的局了!我聽報館的人說起過,有些人到當鋪當完東西后,知道自個兒沒能耐贖,干脆連當票也不要,拿著錢就走了。當鋪琢磨出了一損招,故意把這當票丟到大街上,有人撿著后,發現有利可圖,就拿著當票和錢來贖當,當鋪趁機給這人一件破爛玩意兒,兩頭通吃……”
金翠恍然大悟:“先生,那我該怎么辦啊?”
李先生搖了搖頭:“沒轍,認倒霉吧。”
金翠心里甭提有多后悔了。
過了幾天,李先生下班回家,忽然對金翠說:“我找了一高人,想了個高招,到時候逮機會給你把錢找補回來。”金翠一聽,喜出望外,連聲說謝謝。
夏至后的一天晚上,李先生忽然把金翠叫進書房,拿出一個黑匣兒:“明兒晌午一點鐘,你把這個匣兒里的東西拿到通源當鋪當了。”
金翠忍不住問:“先生,里面是嘛東西,當多少錢啊?”李先生回答說:“是一件白玉彌勒佛像,最少當兩百大洋。記住,一定要晌午去。”
轉天晌午,金翠掐著鐘點來到了通源當鋪,朝奉正在柜臺后邊打盹兒。金翠把匣兒一遞:“掌柜的,這個玉佛你們收嗎?”
這一聲把朝奉驚醒了。他戴上老花鏡,打開匣兒,迷迷瞪瞪地瞧了瞧白玉彌勒佛像,問:“想當多少錢啊?”金翠回答說:“三百塊大洋。”
朝奉還了個價:“一百五十塊,行就留下。”金翠也還了個價:“二百塊。不行我就上別的當鋪去。”

朝奉琢磨了一下,答應了:“死當還是活當?”金翠回答說:“活當,三個月后贖回!”
朝奉沖著票臺軟塌塌地喊起了當:“出票——瑕疵玉石彌勒佛像一尊,當本二百塊,三月期限,月利三分。”金翠拿到當票和大洋,回去后交給了李先生。
轉眼,三個月的期限到了,李先生拿出那張當票,交給金翠:“你去把那尊彌勒佛像贖回來。”
金翠接過當票后,見李先生拿起報紙看了起來,提醒說:“先生,贖當得帶上當本和利錢啊。”沒想到,李先生卻頭也沒抬:“用不著,你拿著當票去就行了。”
金翠愣住了,李先生微微一笑,小聲對她如此這般地說了幾句,金翠立馬變得異常興奮,飛快地奔出門去。
來到通源當鋪,金翠把當票遞到柜上,說要贖當。朝奉瞅了幾眼當票,讓小伙計取來了黑匣兒,一本正經地說:“當本兩百,外加仨月的利錢,總共是兩百一十八塊錢。”
“我還沒驗東西呢。”金翠踮起腳尖把匣兒抱了下來,打開一瞧,立馬嚷道,“掌柜的,我當給你的白玉佛像可是好端端的,怎么成這樣了!你們是怎么保管的啊?”
朝奉愣了一下,接過匣兒一瞧,發現佛像的確有些不對勁兒,但還是指著當票說:“您瞧仔細了,當票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瑕疵玉石彌勒佛像一尊。知道嘛叫瑕疵嗎?這就是瑕疵。”
金翠聽后,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你甭跟我玩這一套彎彎繞。佛像一準被你們掉了包!”她幾步奔到門口,扯著嗓門大喊大叫起來:“過路的各位老少爺們,通源當鋪把我當的東西掉了包,還跟煮熟的鴨子一樣,嘴倍兒硬。請大伙兒來瞧瞧,評評這個理兒!”
朝奉嚇壞了,慌忙從柜臺奔出來,雙手作揖:“姑娘,有嘛話咱到屋里說,您就甭沖外面嚷嚷了。”他趕忙把金翠請進賬房,客客氣氣地問:“您說我們把您的佛像掉了包,有證據嗎?”
金翠冷笑一聲:“怎么沒有?給我端一盆水來!”很快,小伙計就端來了一個盛著水的銅盆。金翠二話沒說,拿起佛像就放進了水中。不一會兒,邪門的事出現了,佛像居然慢慢化成了一堆像鹽似的東西。朝奉也瞪大了雙眼,傻了。
金翠問:“掌柜的,請您給我說道說道,這叫嘛事兒啊?”朝奉無話可說:“得,您嘛也甭說了,賠您四百塊大洋的罰金還不成嗎?”
拿到大洋,金翠立馬叫了個膠皮車,美滋滋地回來了。聽她講完經過,李先生笑著拿出五塊大洋:“四塊是你的本錢,多余的一塊算仨月的利錢吧。”
金翠謝過后,多問了句:“先生,佛像怎么會在水里化了呢?”李先生小聲說:“那尊白玉彌勒佛像是高人拿明礬做的,遇熱就變形,遇水則溶化。之前我去觀察過,那朝奉年紀大,一到晌午就打瞌睡,迷迷瞪瞪的,好幾次出了差錯。你這時候去呀,他不容易看出貓膩來。明白了嗎?”
金翠撲哧一聲樂了:“對付這種黑心當鋪,就得這么治他們!”
轉天晚上,金翠沒嘛事兒,翻看李先生帶回的《大公報》,忽然看到了一則新聞:“某當鋪玩花樣設局坑眾人,一女士巧設計破局出惡氣。”這講的正是金翠上當的經歷,最后還提醒說:如有遭遇此類騙局者,速來報館領取被騙的當本。
不用問,寫這篇新聞的人正是李先生。
(發稿編輯:趙嬡佳)
(題圖、插圖:劉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