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海雁
鎮江市丹徒區上黨鎮地處茅山老區,是一個典型的丘陵鄉鎮,總面積112.63平方公里。作為傳統的農業鎮,上黨鎮因地制宜,一地生“多金”,推動“茶葉”“黃桃”等特色農產品蛻變為農民富裕、集體增收的“搖錢樹”,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小茶葉”助推鄉村振興“大事業”
上黨鎮地處丘陵山區,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和制作歷史,數個茶場散落在漫山的茶林之中,是鎮江茶葉生產集中區域之一,全鎮共有茶園7500畝。茶葉帶給上黨的不僅有生態美,更是產業的振興和人才的匯聚,一片綠葉實現百姓富、鄉村強的統一。
付玉香就是其中的“茶代表”。1978年,墅山村響應改革號召,將村里的種桑養蠶產業轉向經濟效益更高的茶葉產業,付玉香專門前往宜興學習茶樹種植和茶葉炒制技術,回到墅山村后,便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1993年成功研制出“墅山翠蘿”茶葉。2005年成立了鎮江市首家茶葉合作社,2018年,經過上級批準,壹零捌茶葉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成立,合作社的模式也轉變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截至目前,共有合作社社員108戶,輻射帶動850多戶(茶農),茶葉種植面積1200畝,對貧困茶農進行精準幫扶,促進農村經濟轉型與茶農增產增收。
無獨有偶,2021年,丹徒區醉園春茶葉專業合作社憑借蒸汽制茶、節能環保等特點,入選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單。目前,上黨鎮共有茶葉合作社20余家,帶動著更多的茶農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成為合作社成員們共同的信念。
“小黃桃”種出村民的“錦繡前程”
敖毅千畝黃桃基地位于上黨鎮敖毅村高陵自然村內,該區域地形地貌復雜,是茅山老區典型的丘陵地帶,四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資源豐富。2011年,為甩掉“貧困村”的帽子,村里經過多方調研,發現種黃桃是個好路子,選擇了由上海農科院研發的優質品種——錦繡黃桃,從上海把專家請到村里指導種植。首先由村干部進行示范,種出效益后,一大批村民開始效仿,5畝、10畝到200畝等不同規模的種植戶先后產生。最早種植黃桃的敖毅村人王云鳳算了筆賬:“每畝地能種植黃桃30多棵,畝產達到3000斤,除去損耗一畝地純利就有8000多元,而以前種水稻等傳統作物一年頂多能掙2000元?!蓖瑫r,農民通過土地流轉每年還能拿到每畝600多元,如果在果園幫助除草、套袋、采摘等工作,每天還能賺取80元工資。
為更好地帶領村民通過種植黃桃致富奔小康,敖毅村成立了“錦繡果品專業合作社”,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模式,注冊的“尚香”“敖毅尚香”等黃桃品牌被列入江蘇省農產品品牌目錄。通過近10年的滾動擴展,目前敖毅村整個黃桃基地已擁有優質黃桃1300畝,吸引周邊農戶330多戶種植。
“遍地開花”打造上黨特色品牌
在茶葉生產鏈的完善和黃桃產業的壯大之下,上黨鎮已形成“南園北茶”的鄉村規劃藍圖。南部,以翰雅生態農業、高陵千畝黃桃、上會花卉等主導產業為基礎,全力打造集苗木、花卉、果蔬、水產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北部,結合萬畝茶園建設,進一步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全力打造“長山劍毫”區域公共品牌,大力培育龍頭茶企,延伸產業鏈,衍生新業態,持續做大做強“上黨清茶”招牌。
“我們村的黃桃,皮薄肉脆,個大汁多,清甜爽口,有品牌有質量?!鄙宵h鎮黨委書記、鎮江生態汽車產業園黨工委書記張源之化身網絡主播,直播帶貨上黨鎮優質農產品,他賣力地吆喝道,“我們會進一步做大做強上黨特色農產品品牌,還希望各位網友多多支持。”疫情之下,上黨鎮將黃桃銷售搬到線上,連續兩年開展黃桃直播推介會,為黃桃找銷路,為果農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線上平臺與線下渠道相結合、集中發動與持續推動相結合等方式,以小杠桿撬動大效應,將上黨鎮的優質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同時,上黨鎮鼓勵有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的村莊,積極創建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宜居村莊,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敖毅村建成了“錦繡黃桃廣場”“黃桃園休閑廳”等設施,2016年敖毅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被鎮江市列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目錄,2020年1月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塢莊“美麗庫區·幸福家園”二期項目持續推進,傾力打造萬畝茶園南大門。通過規劃建設集采摘加工、民俗體驗、生態觀光、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精品旅游線路,上黨向著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奮力奔跑。? ? ? ?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姚定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