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期刊極似果樹,栽優秀品種方能收獲美果;花朵怒放才有碩果飄香。
為此,40載我們一直業業兢兢。
那是一個買書排隊的年代,夜晚公交車里擠滿下班去“上學”的年輕人;也是一個女性戀愛、婚姻、家庭經受挑戰的年代,在高考、創業、致富等巨大變遷中,“陳世美”居然成為熱詞。1981年歲尾,一位曾經是女游擊隊員的領導提議:
辦個雜志!給姐妹看書,替姐妹說話!
1982年3月8日,提議變成現實,種下這棵替女性說話之樹的是幾位中青年,四十出頭,三十出頭,最小的十九歲。
20世紀80年代,編輯部雖常聽到女企業家、女科學家、女明星采訪花絮,但迭出的熱詞仍是各種案例,家暴、生女孩、擇偶難、第三者……編輯、記者包括總編的日常采訪地點在農家小土房、工廠、醫院、法院……幾乎每兩三期就有將“陳世美”送上道德法庭、解救被拐賣農家女、呼吁對“家暴男”繩之以法等采訪稿件。
《婦女之友》的辦刊宗旨:為女性的進步與解放而不懈努力。
40年前這看上去只是一句響亮口號的辦刊宗旨,卻字字凝結著雜志的一片深情。20世紀,每當發生女性被傷害的案例,大家都感慨:
“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就好了,社會文明程度進步就好了。”
倏忽間,真的不知不覺“就好了”。如今的女孩們已然很少提及“陳世美”這個名詞,生女孩遭夫家歧視、遭丈夫毒打的案例已經鮮有聽聞,婦聯專為解救被拐賣婦女設置的“打拐辦”已然成為史志。當年,穿著真優美長裙、背帶牛仔褲,腦后梳著優雅發髻的女編輯,選題策劃時常離不開帶有悲傷色彩的選題;如今身著OL裙裝、時尚衛衣,做得一手香醇拿鐵、卡布奇諾的女編輯們,切磋的是精致生活、職業規劃、實現自我,辦公室氛圍洋溢著勵志、幽默、小確幸……
還有女性期刊辦公室里特有的書卷味兒。
在新媒體成為大眾的今天,紙質雜志讀者是有深度的一群“小眾”,專識精品果。2022年,《婦女之友》之樹重“妝”掛果,全冊彩印,樹上熟的貴果將由內到外的馥郁芳香:有深度的話題和故事,有秘訣的婚姻經營,有方法的親子教育……
翻開前20年的雜志恍若隔世,翻開近20年的雜志,獲得感、幸福感撲面而來。我們有幸見證中國的重大變革與進步,無意中成為時代的記錄者。
40年前栽下的果樹,20年花季張揚綻放,20年果季濃香優雅。近年歐洲葡萄酒屆流行“百年老藤”葡萄酒,只因為老藤結果子珍稀而醇香。
《婦女之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