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新民 梁志平 白炎軍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事業要發展,黨建是基礎。近年來,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以全面從嚴治黨和推動醫院發展為目標,建體系、強基礎、抓融合,筑牢醫院發展的“根”和“魂”,實現黨建與經營改革發展同頻共振。
“方向正確,路才好走。”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鞏躍生如此說道。據鞏書記介紹,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始建于1986 年。1989 年,隨著醫院黨支部的成立,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帶領下,強化中醫藥特色療法,真正讓廣大患者體會到簡、便、廉、驗等中醫特色優勢。
在科研上,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勇于承擔國家級課題,主攻便秘、潰瘍性結腸炎、肛瘺、痔瘡等疾病的研究。醫院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獎40 余項,出版醫學專著20 余部,申請國家專利1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 余篇,填補肛腸界多項空白,發明并制作諸多專科設備,創新手術方式,以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痛苦。
新時代催生新機遇,新機遇助推新發展。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黨支部書記鞏躍生表示,全院上下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從而筑牢醫院快速發展的根基。以“大學習、大檢查、大規范、大提升”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黨組織規范化建設質量;采取“送出去、請進來、自己講”等方式強化培訓,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黨支部會議議事制度、“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等原則,持續推動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落實兩個責任,深化黨風行風建設;立足崗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抓好黨建工作與醫院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樹立“以人為本,為百姓健康服務”核心價值觀,把黨的建設成果轉化為推動醫院事業發展的現實動力。
有黨組織在身邊,就有凝聚力,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堅持黨建引領,將“紅色基因”植入醫院發展的全過程,號召全院醫務工作者對黨忠誠,對衛生事業忠誠,為干事創業積蓄力量,營造積極向上的好環境。
精湛的醫療技術是醫院安身立命之本,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不僅提倡醫護人員關愛患者、關愛生命、關愛健康,更是不斷開拓創新,積極踐行新時代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新三牛”精神,引領醫務人員引進成熟可靠的新技術、新療法、新手段,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把穩了方向盤,醫院發展步伐加快,綜合實力大幅提升。”鞏躍生書記高興地告訴筆者。在黨建強、醫院強的思想引領下,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蹄疾步穩,迎來新一輪發展。
近年以來,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貫徹落實醫改政策,嚴控醫療質量。強勢提高醫療綜合水平,加強手術管理,強調重點質控,保障醫療安全,改善醫療服務質量,暢通轉診救治綠色通道,開展醫療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實現護理信息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衛生與健康工作,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把大醫院技術傳到基層、把大醫院醫生引到基層。
作為國家三級甲等中醫專科醫院,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牽頭建立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醫聯體,聯合56 家縣區級醫療成員單位組建華中中醫肛腸專科聯盟,聯合華中(豫、鄂、湘、贛)四省210 家醫療機構加入該聯盟。在全省乃至華中地區范圍內提高肛腸疾病的診治水平,為疑難危重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醫途徑,整體推動肛腸專科的建設與發展,并為各級肛腸機構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技術交流、運營管理等領域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廣泛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在新的醫改形勢下,加快推進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步伐,攜手共進,共同促進河南省肛腸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在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按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要求,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和先住院、后付費服務模式;積極推行臨床路徑和單病種付費工作,將有關臨床科室5 個病種納入臨床路徑管理病種;推行日間手術,減輕患者就醫負擔,開展分時段預約掛號,診間支付、智能導診和檢查檢驗結果手機自助查詢等舒心就醫服務,創新開展“三級健康管理體系”建設。
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1986 年建院,勤儉創院,廉潔行醫。醫院持續開展了“醫德醫風亮爭”活動。并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自媒體發送醫德醫風信息、廉潔文明行為、好人好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學習等正能量信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醫療行風九不準”要求,加強醫德醫風思想教育學習,強化醫療行風建設,杜絕“四風”的滋生、蔓延。在診療服務活動中,嚴格執行診療規范和用藥指南,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廉潔行醫,不收受藥物回扣,不收受、不索要患者及其親友的財物。不開具虛假醫學證明。文明禮貌待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黨教育我們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要求院里醫務人員不拿患者一分一毛。”鞏躍生說,“一方面是通過學習黨的廉潔奉公思想政治教育讓你不敢拿,另一方面是通過黨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藥品價格,沒有虛高空間,讓你不能拿。”
健康扶貧工作是醫療衛生領域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我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務院扶貧辦相關文件要求,在院領導高度重視下,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率先成立了對口幫扶商水縣中醫院工作領導小組。由原院長、書記宋光瑞任組長,副院長魏淑娥任第一副組長,黨辦、院辦、醫務科、護理部、外聯辦、各病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黨辦負責人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并將此項工作列入醫院重點工作之一。
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對口幫扶商水縣中醫院工作正式啟動后,努力幫助受援商水縣中醫院培養肛腸專科骨干和科室帶頭人,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建立專家會診、雙向轉診制度,開展示教及臨床查房。幫助商水縣中醫院開展肛腸科中醫藥適宜技術、新技術和新業務,拓展服務范圍,同時根據派駐醫務人員的專業特長,指導商水縣中醫院提高肛腸科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重癥的中醫診治水平,不斷完善幫扶醫院的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并改進管理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