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岸 (中國人民大學)
柔性管理是從人的需求出發,“以人為本”,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從馬斯若需求層次理論看(如圖1),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圖1 馬斯若需求層次理論框架
當人的基本需求滿足了就會追求更高的需求。柔性管理就是滿足人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人的需求總是在滿足低層次需求以后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員工在企業工作中得到相應的勞動報酬——工資、獎金,這能滿足他養家糊口的基本需求,但是同時他還需要一種精神的滿足,被企業領導、同事尊重,得到肯定、鼓勵,這樣就會對企業產生歸屬感。除了工資待遇,員工還需要通過學習鍛煉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對公司比較重要的人,被安排到重要的崗位,這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員工選擇企業,不單純看工資多少,還要考慮到工作環境是否舒心,有沒有上升的空間,這些都是需要柔性管理來實現[1]。
柔性管理是“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通過樹立共同的企業價值觀,讓員工對企業形成歸屬感,能與企業榮辱與共,共同成長。柔性管理是以員工自主管理為內驅動力,區別于制度管理的強制性。柔性管理和制度管理就像太極的陰與陽,陰陽相交,剛柔相濟,二者不能分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文化就是規矩,企業管理必須有嚴格的制度,人人要有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如果失去制度管理企業就是一盤散沙。柔性管理就是企業軟文化,是共同的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員工的自主管理,自我約束。只有兩者結合,做到寬嚴有度,既要遵循現代企業管理的制度,又要用文化的杠桿去調控管理,這樣可以做到規劃管理而不失人情。
柔性管理是企業文化引領下,形成的員工自覺管理,自我約束,是一種內驅的力量。我們用制度管理,要求員工做事是外力驅動,當他內在不認可的情況下會產生抗拒。而柔性管理就不同了,通過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激發員工內在力量,讓員工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自覺自愿地為企業奉獻,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正向激勵,就是對員工要尊重、欣賞、鼓勵,用正面價值引導。現在企業80后基本成為中層管理,部門員工以90后、00后居多,這群年輕人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被父母寵溺,剛進入企業,如果單純地用剛性制度來約束他們,他們會有情緒反彈。作為企業管理者就要先肯定和鼓勵,讓他對你產生信任感,然后再給他們講規則和秩序。每個人內心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鼓勵的。員工被正向激勵,心中就充滿陽關,干勁就會更足。
柔性管理不是不講原則,是在規則范圍之內,給員工適當的自由空間。柔性管理就是企業經營者與員工之間的一個緩沖帶,就像一個人在屋子里,屋子有門有窗,人在屋里有適度的活動空間,這個柔性管理的尺度,既要讓他在比較輕松愉悅的心情下接受企業的制度約束。我們的柔性管理是有底線的,這就是要柔中帶剛。
柔性管理以企業共同價值觀給予員工精神上的激勵,認同企業價值觀,愿意與企業共同發展,感覺作為企業的一員是一種驕傲,也是一種責任。企業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予人文的關懷,員工以公司為家,就會自覺地維護公司的利益,因為員工的前途與公司的命運休戚相關。比如:一個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如果產品質量出了問題,給客戶造成損失,企業不僅失去一個客戶,造成經濟損失,也會對品牌造成影響,嚴重時企業還可能面臨生存危機。所以員工與企業是榮辱與共的。
因為員工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主人,工作上認真負責,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甚至超額完成任務。員工的績效與個人薪資利益掛鉤,這是制度上的保障,而柔性管理是精神上的引領。另外員工除了得到物質上的工資獎金,還會得到領導的認可、賞識,在職務上獲得提拔等,這都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在這種內外雙重力量下,員工的效率自然就高。
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是企業的上帝,增加客戶的黏合性就是讓客戶對公司認同,這樣就增加客戶的重復購買率,能維持公司持續的經濟增長。企業出售的是產品,但客戶購買的不單純是產品的物質屬性,還有精神的滿足。就比如你經常買某個公司的產品,企業登記了你的信息,過生日時收到一份小禮物,是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呀?這就是柔性管理的魅力。我們下一次買東西的時候一定還會從這家公司買。
企業決策關乎企業的發展,由企業高層決定,但民主的企業家會在企業作出重大決策的時候多方征求意見。改過去的“一言堂”為“群言堂”,采取民主集中制,避免因為個人的判斷失誤影響公司的發展。柔性管理還在于確定企業發展目標的時候,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要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行業發展,以及突發事件等,對決策目標進行適度的優化調整。并不是制定了目標就不變了。以教育培訓機構為例,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教育培訓的線下課不能如期開展,企業決策者必須要調整方向。把原來的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雖然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如果及時調整企業還能繼續維持,如果不能變通就會沒有任何收入[2]。
企業組織架構是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傳統的組織架構是金字塔式的,層級太多,信息傳達不暢,浪費人力物力。隨著企業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企業管理中可以通過視頻會議,企業辦公軟件完成信息傳達,提高了工作效率。現代化、智能化管理需要減員增效,精簡人員,變金字塔管理為扁平化管理。而在扁平化管理中需要通過柔性的管理促進管理中重要節點之間的信息溝通,提高管理效能。
1.柔性管理在企業招聘中的應用
在企業人才招聘的時候,企業會就所需要的崗位人員作出比如學歷、工作經驗、年齡等的規定,但是在招聘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特殊的情況。比如要招聘的崗位人員要求本科學歷,但是這個應聘者雖然僅僅是個專科學歷,但是經驗豐富、知識面廣、綜合素質高,完全能勝任這份工作,我們就可以采取柔性管理,變通一下,破格錄用。
2.柔性管理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
在員工績效考核的時候,有剛性的指標,比如:這個月生產了多少產品,銷售了多少貨物,開發了幾個客戶等,還有出勤率等,這個都有明確的標準,但是還有沒有硬指標考核的,比如員工參加職業培訓,個人能力素質得到提升,更有主人翁責任感。他在工作中發現公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并提出寶貴意見,為公司避免重大損失,這些都應該給予鼓勵,并在績效考核中重點加分。
3.柔性管理在團隊建設中的應用
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有能與公司同甘共苦的管理團隊。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企業會面臨新的挑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要有創新性科研人才,隨著企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這就需要人力資源部做好優秀人才的儲備和培養,為公司搭建好人才梯隊。為每一個員工搭建成長通道。既可以在外部招聘優秀人才,也可以培養內部人員,給員工更大的成長空間,這樣員工就更會把個人的前途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與企業共同成長。
客戶服務是與人打交道,對客戶的服務要有溫度。定期回訪客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重大節日或者特殊日子給予祝福和意外的驚喜。伴隨著網絡科技發展,電商、微商、網紅帶貨成為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為增加客戶黏性,通過開展線下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形成線上、線下的互動營銷活動,加強與客戶情感的溝通,促進消費者重復購買率。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對內能加強企業凝聚力,對外能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企業文化建設主要采取柔性管理。企業文化包括: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視覺文化。理念文化就是價值觀的塑造,比如元旦晚會,可以增加員工之間情感交流,讓員工擁有豐富的文化生活,體現企業對員工人文的關懷。行為文化是動態的文化,通過員工一言一行表現出來,是理念文化的內化。比如在工廠內發現地上有一張紙片隨手撿起來,簡單的一個動作體現員工的素質。
柔性管理是企業軟文化,體現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讓員工對企業產生歸屬感,能調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柔性管理與制度管理一手軟、一手硬,兩手都要抓,兩者相互促進,為企業發展建立良好的內部環境,增加企業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