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一江,胡書奇,陳寶海,黃壽獎,秦琪,呂成杰,鈄金法△
膽道閉鎖(biliary atresia,BA)是嬰兒膽汁淤積性黃疸的常見原因,以梗阻性黃疸及進行性肝纖維化為主要特征。BA患兒如不經治療通常在2歲內死亡,手術日齡與預后密切相關,因此早期診斷和手術治療尤為重要[1]。各種原因引起的嬰兒膽汁淤積性肝病(infantile cholestatic hepatopathy,ICH)在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等方面非常相似。目前,診斷BA的公認方法是膽道探查、膽囊造影,但均為有創性檢查。有研究發現,BA患兒谷氨酰轉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直接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DBIL)等顯著升高,通過建立包括GGT、DBIL、性別、體質量等4個因素在內的BA評分模型計算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0.8%和71.72%,診斷效能并不理想[2]。天冬氨酸轉氨酶∕血小板指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與BA患兒肝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可作為診斷BA的指標[3]。本研究旨在探討GGT聯合DBIL、APRI診斷BA的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診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擬診為ICH的患兒。納入標準:(1)出生4個月以內嬰兒。(2)血清總膽紅素<85μmol∕L,直接膽紅素>17.1μmol∕L;或血清總膽紅素>85μmol∕L,直接膽紅素占總膽紅素的比例>20%。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全,合并其他肝膽疾病或影響肝功能的疾病。最后共納入ICH嬰幼兒283例,其中男161例,女122例,體質量0.90~7.23 kg,平 均(4.33±1.91)kg;日 齡3~120 d,平均(52.09±24.91)d。經膽道探查、膽道造影及肝活檢確診為BA者138例,作為BA組;經膽道探查、膽道造影及臨床排除BA或內科治療后黃疸消退(包括膽管發育不良、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嬰兒肝炎綜合征、先天性代謝病)者145例,作為Non-BA組。本研究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編號:2021-IRB-067)。
1.2指標收集 收集患者首次入院的一般資料、首次同期血液學檢查結果,包括日齡、性別、體質量、GGT、DBIL、間接膽紅素(IBIL)、總膽汁酸(TBA)、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血小板計數(PLT)。肝功能指標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LT、AST為酶法,GGT為速率法,IBIL、DBIL為重氮鹽法,TBA為酶循環法,PLT采用邁瑞BC5300血細胞分析儀檢測,方法為電阻抗法。APRI=[AST(U∕L)∕AST的正常上限值∕PLT(109∕L)]×100。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Mann-WhitneyU檢驗。采用ROC曲線評價各指標對BA的診斷效能。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2組間日齡、性別構成及PLT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A組患者體質量、GGT、TBA、DBIL、IBIL、AST、ALT、APRI水平均高于Non-BA組(P<0.05)。見表1。
2.2 各指標對BA的診斷效能 GGT診斷BA的ROC曲線下面積(AUC)最大,當GGT為最佳截斷值264 U∕L時,約登指數為0.544,見圖1、表2。其他ROC曲線下面積較大的指標為DBIL、AST、IBIL、APRI,選取GGT分別與DBIL、APRI指數進行聯合診斷。

Fig.1 ROC curve of body weight and hematologic indicators in the diagnosis of BA圖1 體質量、血液學指標診斷BA的ROC曲線

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BA group and the non-BA group表1 BA組與Non-BA組基線資料比較

Tab.2 Diagnostic value of body weight and hematological indexes for BA表2 患者的體質量、血液學指標對BA的診斷效能
2.3 血液學指標聯合診斷對BA的診斷效能 GGT分別與DBIL和APRI聯合診斷BA的AUC均較高,分別為0.880、0.871,GGT+DBIL、GGT+APRI診斷效能優于GGT,見圖2、表3。

Fig.2 ROC curve of GGT combined with DBIL and APRI in the diagnosis of BA圖2 GGT聯合DBIL、APRI診斷BA的ROC曲線

Tab.3 Diagnostic value of GGT combined with DBIL and APRI in BA表3 GGT聯合DBIL、APRI對BA的診斷效能
嬰兒膽汁淤積性肝病在足月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2 500,病因包括先天性代謝異常、染色體和基因異常、感染、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等,其中BA最為常見(25%~40%)[4]。BA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波及肝內、外膽管的閉塞性病變,可導致膽汁淤積及進行性肝纖維化直至肝硬化,并危及患兒生命,早期診斷困難[5]。肝門空腸吻合手術(Kasai術)是治療BA的主要手術方法,60 d內早期手術有助于提高長期自肝生存率,降低肝移植率,因此早期診斷BA、及時手術極為重要[1]。
目前尚無無創性診斷技術能夠有效區分BA與其他原因導致的嬰兒膽汁淤積。放射性核素肝膽顯像、磁共振膽胰管成像、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假陽性率均較高,肝組織病理檢查假陰性率高,且受年齡限制,需多次穿刺明確診斷[5]。超聲檢查顯示肝門纖維斑塊可作為BA的客觀依據,在Zhao等[6]的研究隊列中,BA患者的三角索帶征陽性率為8.8%,在驗證隊列中,40例BA中有9例(22.5%)三角索帶征陽性,年齡越小,三角索帶征檢出的陽性率越低。有研究顯示,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7(MMP-7)作為有潛力的無創性生物標志物,可將BA與其他膽汁淤積癥的病因區分開來,但具體檢測方法及標準化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驗證[7]。
GGT作為無創性檢查已被用于BA的診斷。El-Guindi等[8]研究顯示GGT臨界值為286 U∕L時,其診斷BA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6.7%和80.0%。Shen等[9]研究顯示GGT臨界值為192.5 U∕L時,其診斷BA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9%和85.0%。本研究結果顯示,GGT臨界值為264 U∕L時,其診斷BA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3.2%和81.4%,AUC為0.845。GGT水平升高可以反映肝臟膽管炎癥或膽汁淤積后小膽管增生,BA的主要病理特征為進行性炎癥性小膽管增生,導致BA嬰兒血清GGT高于非BA嬰兒[10]。此外,姜璟?等[11]研究發現,BA組體質量和DBIL與Non-B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中BA組體質量和DBIL亦明顯高于Non-BA組。BA在早期不會影響嬰兒的營養吸收,而Non-BA組中的嬰兒膽汁淤積原因各異,部分原因可能是早期存在營養不良,出現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膽汁淤積,甚至先天性代謝異常出現消化系統癥狀伴生長發育障礙。Harpavat等[12]在大量新生兒的篩查研究中發現,直接或間接膽紅素診斷BA的敏感度為100%,特異度為99.9%,陽性預測值為5.9%,陰性預測值為100.0%。Zhou等[13]研究顯示,BA患兒的肝纖維化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肝硬度值隨之增加,而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水平影響肝硬度值的變化。本研究選取GGT與膽紅素指標中的DBIL進行聯合診斷,其診斷效能優于GGT獨立診斷。
膽汁酸是膽固醇在肝臟內分解合成的代謝產物,可以同時反映肝臟分泌狀態,膽道閉鎖或梗阻時,膽汁逆流入血,血清膽汁酸水平明顯增高。于蒲等[14]研究認為膽汁酸用于早期篩查BA仍存在不足,早產兒在生后14 d總膽汁酸水平明顯增高,小于胎齡兒生后第8天的膽汁酸增高程度與膽汁淤積患兒一致,低出生體質量兒在出現窒息、呼吸困難或敗血癥時膽汁酸亦明顯增高。本研究結果顯示,BA組、Non-BA組TBA水平均明顯升高,其診斷BA的AUC為0.634,診斷效能不高。有研究認為,由于膽汁酸代謝途徑的存在,甘氨鵝脫氧膽酸∕鵝脫氧膽酸比值是提高BA患者診斷準確性的有效生物標志物[6]。部分BA患兒早期的ALT、AST水平可在正常范圍,在進行性加重的肝纖維化過程中,肝細胞變性壞死及肝臟間質性炎癥加重,ALT、AST水平逐漸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BA組患者AST、ALT水平均高于Non-BA組,其診斷BA的AUC分別為0.684、0.655,診斷效能均不高。Mo等[3]研究發現,APRI與BA患兒肝臟纖維化Metavir分期呈正相關,肝纖維化與BA相關,APRI可有效評估BA患者肝纖維化程度和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BA組患者APRI高于Non-BA組,其診斷BA的AUC為0.664,其與GGT聯合診斷BA的AUC為0.871,聯合診斷效能明顯優于單獨診斷。
綜上所述,GGT對BA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GGT聯合DBIL、APRI對BA的診斷價值優于GGT單獨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