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全媒體記者 盛素芬 通訊員 韓驚濤 陳 琛

扶貧車間
2021年11月18日,河南省臺前縣委書記王俊海先后到打漁陳鎮楊井村、吳壩鎮王中壩村、夾河鄉南姜莊村等地,查看住房、環境衛生、廁所改造等情況,并逐鄉鎮組織召開分析研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會議,聽取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在會上,王俊海特別強調,要抓好產業發展,管好用好扶貧車間、帶貧企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持續發揮帶貧增收作用。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活,則全盤活。近年來,吳壩鎮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扎實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以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產業振興,助力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使經濟發展的態勢回穩向好,逐步形成了產業強、鄉村美、百姓富的欣欣向榮景象。
過去,吳壩鎮工業基礎薄弱。全鎮共有企業31家,都是小微型企業,而且經濟結構單一。農民以種植業為主,沒有其他的經濟收入。該鎮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在全縣是比較落后的。為此,鎮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科學制定了吳壩鎮產業發展的基本方略,以特色產業發展為抓手,依托現有優勢資源,發展壯大農業種植養殖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一園四區”(鄭三里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南部黃金桃種植區、北部大蒜及特色農業種植區、中東部桑蠶種植養殖區、中西部畜禽養殖區)建設,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新畫卷。
調結構、促轉型,加快產業發展升級。一是工業經濟集聚增效。投資4億元年屠宰加工12萬只肉鴨屠宰項目已建成投產運行;投資1.5億元的浙江柳橋集團年加工1200噸水洗絨項目也已投產運行;在安置區扶貧車間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3家,即揚州璐璐工藝品有限公司、路宇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和河南匠膠堂阿膠加工項目,帶動周邊1500人就業。二是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對桑蠶園區、設施農業園區、葡萄種植園區、養驢場、養牛場等扶貧產業項目的指導服務。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提升產業發展動力和活力,促其穩定持續發展壯大。同時多渠道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以沈屯養鵝、晉城養蠶種桑、楊洪櫻桃種植、王中壩蘑菇種植等為示范,引導利用村集體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不斷拓寬增收渠道。三是現代農業提質擴量。吳壩鎮設施農業一期、二期全部建成使用,王中壩建成雙孢菇種植大棚25座,石橋雞樅菌和特色葡萄種植喜獲豐收。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河長制”巡河持續開展,河道清淤5千米。新增特色林木種植3000畝,栽植樹木20余種16萬株,1處國家級森林鄉村、9處省級森林鄉村。四是第三產業日趨繁榮。吳壩鎮鄉村電子商務工作成效明顯,引進北京云測有限公司,創新開展直播活動,2020年成功舉辦了以“陽春花開 疫去春來”為主題的網絡桃花節和桑葚采摘節;2021年開展了“暖暖新年 老家吳壩”短規頻大賽與“灼灼桃花映日紅 鄉村振興我先行”第五屆桃花節,進一步提高了吳壩鎮影響力,有效推介了當地特色農產品。

本刊全媒體記者與村民馬鳳蘭(右)交談
惠民生、兜底線,全面增進民生福祉。一是進一步提高城鎮化質量。鎮政府駐地新增綠化面積7500平方米,新修硬化道路2公里,吳壩金堤河大橋已建成通車,三縱三橫路網框架已經形成。社區幼兒園、小學、廣場等設施完成建設,實現鎮政府駐地和村莊道路全天候保潔。新修村鎮道路40公里,增強了朱莊、晉城、吳壩、馬三里等一批鄉村魅力。“廁所革命”扎實推進,全鎮完成廁所改造8598戶。二是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發力。加大“三散”治理力度,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活動,縱深推進化工企業“紅黃藍綠”標識管理和退城入園工作,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成果有效鞏固。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全面完成黃河“四亂”問題整改,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三是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吳壩碩果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河南省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低保、五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穩步推進,共發放各類救濟金199萬元。天然氣管道官網建設全部完成,并實現了通氣。“愛心美德公益超市”評選模范人物292人。四是切實提高社會治理成效。扎實推進“平安吳壩”建設、毒品問題重點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提升。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暢通信訪問題反映渠道,社會矛盾得到及時化解。
聚合力、抓落實,強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保”“六穩”工作,加快構建“一園四區”建設。一是加快農業產業現代化進程。按照“一園四區”的建設要求,強化農業產業規劃,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謀劃在北姜莊西流轉土地500畝,投資5000萬元建設高標準設施農業;加快提升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全力推進占地3.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待灘區居民全部搬遷后,在堤東謀劃建設占地5000畝的集桑蠶種植、黃河古村落旅游、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項目。二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招商活動。嚴格按照“二分之一”工作法,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帶隊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京津冀”等發達地區開展招商活動,參加行業年會等大型商貿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設立招商引資專欄,對外宣傳招商引資的戰略舉措、優惠政策和投資環境。三是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引領。在鄭三里食品工業園區內,謀劃建設投資8億元的柳橋集團鵝產業一體化項目,該項目包括鵝的孵化、育苗、養殖、肉鵝屠宰、羽絨、熟食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3.5億元;依托建成的安置區扶貧車間,持續服務好揚州璐璐工藝品有限公司、河南匠膠堂阿膠加工項目、寵物用品加工項目投產運行;謀劃建設投資1.1億元的食品循環工業園區(速食食品包裝盒原料批發)建設項目。四是發展創新現代科技產業。緊密結合吳壩鎮特殊的地理優勢,緊緊抓住上級政策,謀劃建設投資3億元的集電商平臺、跨境電商和物流中心為一體的智慧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記者走進揚州璐璐工藝品有限公司投產的扶貧車間,親身感受吳壩鎮實施鄉村振興建設成效。家住西橋村的村婦女主任于永華正在熟練操作機器,一個個可愛的玩具正接受著檢驗準備出廠。于永華帶領全村10多名年輕婦女來這里打工,手腳麻利的她們每人每天能掙100多元,一個月下來就是人均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此之前,于永華開過一個服裝實體店,操不完的心,生意還不好干,慢慢就倒閉了。如今,她在這里比原來賺的多,又不耽誤村委工作,既干著省心,還提高了生活質量,何樂而不為呢?家住東張村的馬鳳蘭已經73歲了,還閑不住,整天來扶貧車間里打雜,忙活著一些縫縫補補的事,一月也有近1500元的收入,雖然掙的不是太多,但是足夠個人養老開銷了。她笑著告訴記者:“俺在這里很好,不僅環境舒適,而且干著開心,工作之余也能與大家說說笑笑、聊聊天。真的得感謝黨和政府,給俺家分了90平方米的房子,還給俺就近安排了這么好的活兒干。”
鎮人大主席仝其振說,產業扶貧讓附近村民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既能拴住媽,又能留住娃,全力助推了鄉村振興,使老百姓的角色發生轉變,不僅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也給家庭收入多了一份保障,更為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下一步,吳壩鎮將繼續發展壯大工業和科技產業項目、發展旅游項目、壯大特色農業,全力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依托灘區遷建遺留的古村落,謀劃建設投資2億元的黃河經濟帶旅游項目;以吳壩桃丘文化、古運河文化和玉安紅色文化為導向,大力實施歷史文化和紅色教育一體化發展戰略,計劃重點實施投資1.5億元以徐堌堆桃丘文化為建設背景的桃丘文化旅游帶建設項目;依托大運河和黃河、金堤河夾角地帶的位置優勢,謀劃投資4億元,打造河南的“好望角”;以“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為背景,謀劃投資1億元,建設李玉安紀念館,重修李玉安故居,弘揚紅色文化。
縣長李志華說,要把壯大村集體經濟放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位置,結合自身實際和產業稟賦,多方尋找資源,選準選好項目,落實支持政策,發展致富產業,實現項目有效益、集體有收益、群眾能增收。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新的征程。2022年,在臺前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吳壩鎮全鎮上下將從實際出發,創新思路,統籌兼顧,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始終堅持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一園四區”建設為核心,以村集體經濟為引擎,全力推動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