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鎮(zhèn)城底礦, 山西 太原 030053)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我國山西、內蒙古、陜西等地,整體分布不均。據統計,我國煤炭資源儲量占據世界煤炭資源儲量的1/3。隨著清潔能源等不斷發(fā)展,核能、風能、太陽能等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我國能源需求量巨大,清潔能源僅是杯水車薪,所以煤炭資源仍是我國國民生產最重要的保障。隨著開采年限的不斷增加,我國淺埋的煤層逐步開采殆盡,目前開采的重點逐步向著深部煤層進行[1-2]。在煤礦開采過程中,通風機是礦井正常開采重要的機械設備,其主要是將井下污濁空氣進行排除并向井下輸入新鮮空氣,所以其能否安全可靠的運行對于礦井正常安全生產十分重要[3-4],本文基于PLC 冗余技術對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進行設計,有效提升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的可靠性。
在進行主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安全可靠的原則,由于井下傳感器數量重多,如果系統顯示的信息量無法實時的更新時,此時將會出現信號滯后的問題,此時操作人員可能會對信息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在組建系統時應當充分考慮此問題,提升系統的集成可靠程度。同時系統在進行設計時需要考慮控制權限優(yōu)先級的問題,使得系統做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最后設計的系統需要具備良好的兼容性及可擴展性,便于后期系統設備的增加。在充分考慮分布式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及以太網控制系統后選定成本相對低廉、相應速度較快、兼容性較好的以太網控制系統。首先進行監(jiān)控系統框架的構件,由于系統中電機、風門、傳感器等眾多,所以選定CP340 進行模擬量的采集,系統通過兼容的通訊信號,通過輪詢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以以太網為保障避免數據的滯后問題,同時選定S7300可編程控制器,上位機選定為組態(tài)王,保證顯示具有穩(wěn)定性。
對監(jiān)控系統的功能進行設計,首先監(jiān)控系統需要對現場進行就地控制,對系統的設備進行就地的急停急啟,同時系統應當實現自動控制,利用PLC 控制柜為基礎對系統的采集數據進行邏輯分析,為了保障系統可靠性,采用冗余設置,當一個系統出現問題時,備用系統及時啟動。
為了實現不停風自動倒機功能,解決由于倒機造成的瓦斯超限問題,所以本系統采用不停風自動倒機模式,在傳統的倒機模式基礎上增加水平風門,當系統符合自動倒機模式時,PLC 控制器會發(fā)出自動倒機命令,實現自動倒機,增加水平風門的通風通路如圖1 所示。

圖1 增加水平風門的通風通路圖
功能報警同樣是系統必不可少的一個功能,通風系統的報警一般可以分為風機的軸承溫度、風機振動、風機的負壓等方面報警,傳感器通過收集異常信號傳輸至PLC 端,及時發(fā)出報警。
完成系統的結構分析后對模型的硬件進行分析設計,首先對可編程的控制器進行選型,考慮到經濟性、合理性的選定CPU315-2PN/DP 為系統的控制器,CPU315-2PN/DP 控制器能夠支持2 048 個M 存儲字節(jié),同時其內部嵌入微型處理器,可搭建32 模塊的控制系統,控制器用于兩個以太網接口,能夠支持PG/OP、TCP/IP、S7 通信。
對傳感器進行選型,考慮到礦井井下氣溫較低,所以系統選定具有抗震防凍的6233C-10 振動傳感器,系統的壓力傳感器選定為量程為0~2 kPa 的1151DP 型壓力傳感器。為了對系統風機軸承等部位的溫度進行檢測,選定PT100 電阻傳感器。同時系統需要對風機的電壓、功率、電流等進行數據采集,所以本文選定電壓量程0~100 V,電流量程為0~5 A的EDA9033A 電參數模塊,采集的信號經過RS485總線傳輸至PLC 控制器,并將數據進行儲存。
對系統的通信網絡進行建立,由于通風機系統的傳輸數據量巨大,所以極易出現信號的丟失問題,因此系統的通信網絡結構應當適當的簡化,且要保證模塊間的兼容性較好,所以設計如圖2 所示的通信網絡系統。

圖2 通信網絡系統結構圖
如圖2 可以看出,系統采用以太網為通信基礎,對遠處的集中監(jiān)控層和現場的控制層及總站通過工業(yè)交換機進行連接,形成系統網絡結構,操作人員通過對系統網絡節(jié)點進行監(jiān)控就能夠實時了解現場通風機的運行情況,當系統的節(jié)點發(fā)生錯誤時,此時系統為環(huán)形結構,所以其中一項數據出現錯誤時,不會影響整體運行。
對風機監(jiān)控系統的PLC 軟件進行設計,首先對控制器的程序進行設定,程序包含著初始化程序、數據通訊程序、主備系統程序及報警程序等。PLC 控制器的結構程序示意圖如圖3 所示。

圖3 PLC 控制器的結構程序示意圖
主備切換程序AB 相互交換信息,系統A 中的數據將會備份至B 站中,B 站隨時監(jiān)測A 站的運行情況,當A 站的CPU 出現問題時,此時B 站監(jiān)測到后立即接替A 站的工作,在A 站正常運行時,B 站處于準備狀態(tài),隨著準備接替。其在工作中可以監(jiān)測的故障分別有冗余電源的損壞、數據通訊線連接問題、控制器癱瘓等,系統除了可以自動切換外還能夠實現人工自動切換,當進行A 站檢修時,可以手動切換,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系統的人機界面是人與系統交流的核心部件,設計將風機監(jiān)控系統布置兩個組態(tài)畫面,其中一個作為監(jiān)控組態(tài)畫面,另一個為觸摸屏的顯示界面,用于只展示系統的擴展網絡圖、設備的運輸狀態(tài)及風機運行的各種參數。人機界面設置有報警查詢界面,其不僅可以實現報警來源查詢,還可以查詢報警的時間,同時系統可以將振動報警、溫度報警及其他報警形式進行分別管理,報警查詢的原理機制圖如圖4 所示。

圖4 報警查詢的原理機制圖
由圖4 可以看出,系統具備報警數據庫,系統中采集的故障信息經過PLC 進行處理及識別后傳輸至組態(tài)王,組態(tài)王經過對報警信號的分析、分類后將數據進行存儲,存儲的信號可以在組態(tài)王上進行查詢及顯示。
對優(yōu)化后的主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進行應用后發(fā)現,監(jiān)控系統運行良好,報警查詢共計21 條,其中振動報警7 條,溫度報警6 條,其余報警共計8 條,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較好地實現了系統自動切換任務,保證了系統運行的安全及可靠性,為礦井通風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本文在原有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基礎上,利用PLC 對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進行優(yōu)化設計,首先對PLC 通風監(jiān)控系統的總體設計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結合實際的需求對監(jiān)控系統的軟件、硬件進行分別設計,設計完成后對優(yōu)化后的通風機監(jiān)控系統進行應用效果分析,驗證了優(yōu)化的可行性,為礦井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