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飛帆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木瓜坪鄉龐龐塔煤礦, 山西 呂梁 033200)
目前,我國較為先進的井下煤炭機電設備類型主要包含有:探礦設備、采煤掘進機械、選礦設備、開采設備、供電設備、通風設備、排水設備、機電運輸設備、開采煤炭破碎機設備以及各種井下輔助和保護設備等等。
此外還有用來支撐采煤工作面的礦壓的液壓支架(如圖1)以及各種用途的井下管路。近年來,現代化煤礦建設越來越被政府與各大煤礦生產企業所重視,在這種大趨勢之下,對煤炭企業進行井下機電的安裝和維護工作的組織安排和效率就提出相當大的考驗。

圖1 液壓支架結構圖
現代化的機電機械設備大規模投入和使用,代替了舊社會傳統的以人力為主的煤炭開采生產方式,這些機電設備的投入加大了礦區生產環境和采煤作業安全性,改善了傳統的單純憑借人力開采煤炭的許多安全性隱患和弊端;節省了產煤人力方面的投入和物力資源的開支;對保護礦區的產煤條件和礦區巖層結構,推動煤礦采煤的可持續性生產,維護產煤和礦區環境等方面所帶來的改進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時新的現代化機電設備安全隱患面臨挑戰和考驗,機電設備在安裝和維護環節都有可能出現或大或小的失誤,而這些失誤一旦出現,采煤作業的進程就有可能被打斷,嚴重者甚至毀壞產煤礦區和企業的物資財產以及威脅煤礦企業工作人員的性命和健康[1]。
煤礦企業能否合理地安排規劃好井下機電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工作,以及對其進行正確有效的管理,關于著本企業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套優化高效且完善可行的生產秩序,而這一套高效的生產秩序也緊緊關乎著煤礦企業在進行地下煤礦開采時是否能達到預期或者更高的生產利潤和高回報率。
傳統的人力產煤方式和粗糙的處理產煤廢棄物的作業方式,不僅嚴重毀壞了礦區的生產環境、地質環境,同時對礦區周邊的農作區、生活區,以及相關區域的人員生產、生活甚至于生命健康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性的毀壞。不論是從國家政策的角度、法律法規的角度還是企業自覺擔負的社會集體感和責任感,煤礦在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這些體現人文關懷、遵紀守法、擔負社會責任感,將新型的節能減排降耗的機械機電設備的安裝和維修做好、做到位,將其至于企業機電設備投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認真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安裝、管理以及定時定期定量的維修更新維護,才能真正發揮出此類機電設備自身的工作效率,在維護企業高效生產、獲得更高生產效益的同時,兼顧到社會集體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責任意識[2-3]。
從當前的我國煤炭企業整體的生產情況來看,仍然有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提高生產效益和保證企業生產中物資及人員安全與機電設備安裝與維護之間存在的必然且關鍵的聯系,也因此對相關環節的管理機制的設計和工作安排重視程度不夠,因而企業生產規劃方案中并未能建立起對機電設備系統完整的且具有可行性、切實落實到實處的安裝管理機制和設備保養、維修、更新和維護的一整套體系。這些不合理的狀況體現在,例如,一項機電設備安裝的整個過程中,負責各零件操控的安裝人員不固定,人員崗位調換頻繁;負責設備管理與設備維護的人員相互之間的工作協調程度不夠,經常在進行對機電設備進行安裝的過程中,發生各種不必要的摩擦和不理解,影響安裝進程和機電設備最終效果的呈現[4]。
現代化的采煤生產作業需要引進各種先進、高性能、高產能的機械機電設備,然而也并不能不分析自身礦井的實際生產情況和某種機電設備產品在該礦井的適用性,不顧后果的進行安裝。煤礦在安裝井下機電設備時,應當對礦井實際復雜的巖層結構、產煤狀況等一系列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的分析,在機電設備的規格、型號、種類等方面作出合理合適的選擇,對設備在煤礦井下的安裝位置和空間作出合理正確的規劃,以保證設備安裝工作得以安全有效進行,設備的安裝可靠穩當。礦井機電設備安裝主運順槽布置如圖2 所示。

圖2 礦井機電設備安裝主運順槽布置圖
由于負責安裝礦井機電設備的人員和后期具體使用操作的人員往往不會是同一批人,在設備安裝配置工作完成以后,安裝人員與實踐操控人員之間需要完成一個機電設備的交接工作,這時,對機電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的隱蔽工程環節的具體細節和記述、檢驗等有關事項的記錄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隱蔽工程環節的精確記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發揮出機電設備的應有之功效。一份明確詳細的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的相關具體事項的記錄檔案,就可以為這些工作人員的變動提供很多操作便利,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隱患[5-6]。
對于每一個煤礦企業來說,礦井井下機電設備的監督和維護管理工作是貫穿整個采煤作業生產工作始終的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而這套設備監督和維護管理體系前提是,明確的崗位責任劃分以及監督和維護標準。不論是從機電設備的選用和采購環節,亦或是后期的維護和更新環節,都應該置于這一管理方案的前提之下。依據機電設備的使用周期、運行規律以及分別所作用的效能出發,健全相應的監督、檢查、維修和更新機制,使得礦井機電設備的使用規范性得到進一步保障。提前做好相應的可能存在的機電設備風險的預測,并且針對這些潛在的可能引發事故、可能影響煤炭產出的風險事項制定合理有效的規避方案以及應對未能避免的突發情況的高效應急方案,同時,通過張貼海報、定時培訓和演練等方式在相關崗位作業人員中進行宣傳和教育[7-8]。
煤礦生產企業負責人意識上就應該認識到井下機電設備的后期檢查和維修、維護以及革新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提升對機電設備的基礎知識和使用規范的認知水平,充分認識到機電設備對煤礦采煤作業的各個環節和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只有這樣,煤礦企業的主要領導人員才能積極地加大對礦井機電設備檢修地各種相關設備、管理、維護、更新等方面的人力和物資的投入力度。
基于科學技術革新進步速度的不斷加快,煤礦機電設備的基本模式轉換也日新月異,因而,繼續拘泥固守于傳統的舊有的機電設備故障排查、檢修和維護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今的煤礦現代化機電設備生產的需求。另一方面,當前各大煤礦采煤作業的各個環節中,從前期準備開始一直到后期各項善后事務的處理階段,對機電設備的依賴性日益劇增,這就對機電設備檢修工作組的主要負責人員的設備檢修技術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綜上所述,煤炭企業需要摸索出一套更為高級高效的機電設備狀態檢修模式,一套可以即時實施的機電設備狀態監控管理體系,及時對可能的設備異常和隱患進行排查,避免影響生產的進行效率[9]。
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裝配和投入實際生產運行,不論是基于煤礦企業本身來說,還是基于整個社會和礦區周邊的綜合利益來說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而無論是企業上層領導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具體實戰操作和維護人員都應該盡己所能的同時不斷強化自身和體系的綜合素養,從管理到操作、維護層面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做好進一步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