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河北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張立輝 劉媛媛
《河北省公路條例》涵蓋了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保護和管理等主要領域,為進一步全方位構建河北交通運輸現代化治理體系、實現新時代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河北省公路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2021年11月23日由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涵蓋了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保護和管理等主要領域,為進一步全方位構建河北交通運輸現代化治理體系、實現新時代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公路是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公益性、先導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支撐。加強公路建設和管理工作是保障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加快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等重大戰略部署,助推公路行業不斷增強行業治理現代化能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有力推動了公路科學、綠色、可持續發展。
河北公路事業發展以京津冀空間格局優化調整為基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服務保暢功能,提升運營管理效率,經過多年努力,取得扎實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20.5萬公里,等級公路比例為99.9%,2021年高速公路突破8000公里、居全國第4位。但同時,仍然存在一些發展瓶頸和障礙,體制不順暢、責任不明晰、要素制約加劇等問題日益顯現,通行水平、服務水平、安全水平與先進省份相比仍有差距。為全面科學規劃、建設、管理、運營、保護好公路,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路,為全省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制定出臺了《條例》。

京雄高速雄安收費站 樊連貴 攝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公路交通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公路交通總體需求依然旺盛,繼續保持一定的公路投資、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才能滿足不斷增長變化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公眾出行要求。《條例》就加強公路建設和管理各方面作出具體規范,它的出臺必將充分發揮立法引領作用,在法治道路上為公路事業發展保駕護航。

延崇高速公路
“十三五”期間,河北公路事業發展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堅持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新路,推動創新發展,提升質量效益,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運營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做法。比如,“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交通扶貧建成的農村地區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富民成效顯著;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公路交通融合程度更深,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ETC)深入推廣;政府主導的超限超載車輛治理工作機制逐漸完善,貨運源頭監管、高速公路治超聯合執法等工作不斷加強等。《條例》對這些實踐中好的經驗做法進行了提煉和吸納,必將對深入推進公路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要推動作用。
“十三五”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深刻變化,公眾對綠色出行、快捷出行、智慧出行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執法水平、服務能力、安全保障等有了更高的期盼。這次《條例》出臺,聚焦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針對問題立法、立解決問題的法”,緊扣提高公眾交通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專條專款就創新發展、綠色建設、安全通行、應急保障、防災減災、源頭治超等作出明確規定,為公眾美好出行需求、推動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條例》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基本法律法規為上位法依據,以《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為政策依據,以依法行政、依法治路為方向和原則,結合河北公路建設發展經驗和實踐,旨在以精準立法推動實現公路事業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科學治理。
《條例》共10章70條,分為總則、公路發展規劃與建設、公路養護、公路保護、農村公路特別規定、收費公路特別規定、區域公路協同發展、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附則,內容涉及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保護、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主要有八大特點。
《條例》設置農村公路專章,規定了農村公路發展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安全適用、生態環保的原則,構建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農村公路網絡,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在管理體制上,明確了縣級人民政府的主體責任和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的具體責任,全面推行農村公路縣、鄉、村三級路長負責制。在資金來源上,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在建設標準上,明確了農村公路建設等級標準。在建設程序上,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簡化了農村公路項目的建設程序。

張家口草原天路
《條例》設置公路區域協同發展專章,規定了河北省公路發展規劃應當符合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原經濟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要求,與周邊地區公路網協調一致、統籌銜接;明確了河北省交通運輸部門應當與京、津及周邊地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立區域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區域公路執法信息共享和預警聯動。還規定省際交界區域改建、擴建和養護公路的,要商周邊地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統籌安排作業計劃,公路作業可能影響道路通行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共同確定分流路線,制定疏導預案,并協調對接周邊地區有關部門。
針對當前公路領域項目資金籌集難題,《條例》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參與公路投資、建設、養護和經營等活動,鼓勵運用市場化手段拓寬融資渠道,按照法定程序將土地出讓、礦產開采、旅游開發等項目與公路建設項目結合,統籌項目一體化開發。《條例》還規定鼓勵社會資金通過無償捐助或者市場化等方式用于農村公路建設、養護。
《條例》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領導、部門聯動、企業履責、個人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治超工作機制,加強對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的治理,明確了貨運源頭單位對超限超載行為的主體責任和生產經營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重點貨運源頭單位稱重檢測和遠程監管制度,推動重點貨運源頭單位安裝稱重檢測和視頻監控等設備并聯網運行。另外,《條例》對社會監督、超限超載運輸流動執法檢查、設置稱重檢測設施、貨運車輛通行要求、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查驗等也逐條進行了明確。

河北省不斷加強高速公路治超聯合執法工作 樊連貴 攝
《條例》規定公路限速值的設定應當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綜合考慮公路功能定位、技術指標、社會需求等多種相關因素,國道、省道的限速值一般不得低于公路設計速度,農村公路的限速值一般不得高于公路設計速度;規定公路限高、限寬設施應當依法設置,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公路限高、限寬清單管理和公開公示制度。《條例》也進一步規范了路況檢測和評定有關內容,明確了公路養護管理機構、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的相關職責。同時,還進一步規范了公路自然災害普查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條例》規定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按時、足額解繳通行費,上傳收費、監控等運行信息。聯網清算企業、電子通行介質發行企業等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應付款足額劃撥至相應結算賬戶,并上傳通行費清分結算信息。河北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高速公路聯網收費資金清分結算等工作的監管,對相關單位上傳的數據信息進行監督檢查。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加強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嚴格行政執法責任,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自然資源、水行政、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督管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應當加強執法信息化建設,建立執法信息共享機制,提升聯動執法效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制度,通過執法評議、考核等方式加強對交通運輸執法的監督檢查。《條例》設“法律責任”專章,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明確了處罰方式,為《條例》落地落實提供了保障。
《條例》結合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對公路行業重要術語和概念進行了明確規定,對公路發展規劃、公路附屬設施、重要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等重要用語進行了規范,增強了實施的適用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