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日照市交通運輸局 張守軍
山東省日照市交通運輸局將農村環境優勢、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把創新作為引領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探索“四好農村路+”模式,助推“四好農村路”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旅游富市深度融合,把農村公路建成廣大農民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東港區龍門崮田園綜合體旅游路
目前,山東省日照市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9438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0%;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76公里,縣鄉公路三級路以上比例達62.65%,中等路以上比例達86.5%。
近年來,日照市交通運輸局將農村的環境優勢、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把創新作為引領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把農村公路建成廣大民眾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2021年11月,日照市作為山東省唯一地級市,被交通運輸部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市域示范創建突出單位”。
日照市把優化路網體系作為深化改革的主戰場,開展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投資100余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600余公里、2167個客運站點。以此為基礎,日照市還探索“四好農村路+”模式,助推“四好農村路”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旅游富市深度融合。
在“四好農村路+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日照市嵐山區高興鎮按照“三生三美”標準打造白云山前美麗鄉村片區,實現了“村莊變景區、田園變銀行、青山變金山”;巨峰鎮依托農村公路建設“百里綠茶長廊”,串聯碧波山莊、茶山農莊等特色旅游景點,打造“茶田花海”景觀和“鹽茶古道”田園綜合體,串聯起邵家府美麗鄉村、甲子山萬畝野山茶基地等項目。
此外,日照市還通過“四好農村路+扶貧”的方式,重點幫扶省、市貧困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資6.8億元,在莒北蓮西、港西嵐西北等相對偏遠貧困區域開展交通扶貧公路建設,實現內通外聯,貧困地區路網體系不斷完善。
在“四好農村路+旅游”融合過程中,日照市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簡潔明快”的標準,實施農村公路通道連綠工程,打造山海旅游廊道、百里綠茶長廊、茶鹽古道、齊魯風情5號公路等一批農村旅游公路項目,有力助推縣域經濟和鄉村旅游發展。同時,因地制宜建設公路驛站、停車區、觀景臺等配套服務設施,開辟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全域旅游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新模式。其中,僅五蓮縣“齊魯風情5號路”,就串聯起了沿線8處3A級以上景區、230處景點和采摘園、農家樂。據統計,2020年五蓮縣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538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3億余元,并被授予“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

嵐山區農村公路鹽茶古道段
日照市把建章立制作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出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編制《日照市幸福公路中長期規劃》,將“四好農村路”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治理格局。
同時,堅持“全市一張公路網、一張圖、一張責任表”原則,日照市采用GIS、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建立規范、高效、安全、穩定、融合的農村公路智能信息化生態平臺,推進農村公路監管網格化、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針對各區縣農村公路信息化建設及養護管理現狀,日照市融合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等全業務生命周期數據鏈,打通數據壁壘,構建完整的農村公路數據資源庫,建立統一的農村公路信息化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決策精準化。

行駛在莒縣至市區山海路上的城鄉公交車
此外,日照市還在管理平臺上深度融合公交、物流、導航等社會信息資源,建立新型智慧農路服務體系、公眾服務體系,及時向公眾發布農村公路的建設動態,以及鄉村旅游資源、農事、疫情防控、村務管理等信息,實現“一碼”服務,讓農村公路服務于民、惠及于民。
日照市五蓮縣采用“建管養”一體化,即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公司統一管養,一般鄉道、村道全部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模式,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見效……近年來,日照市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受益程度、養護質量、資金使用效率作為衡量標準,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日照市充分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群眾性養護的補充性作用,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公路養護服務供給體系。
同時,以創新養護模式作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日照市在山東全省率先推行“路長制”,按照“健全機構、明確責任、綜合治理、考核實效”的工作要求,建立市級“領導小組+辦公室”、縣區“總路長+路長辦”、鄉鎮和村委會“路長+專管員”的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路長制”管護機制。實施該項機制后,日照市的農村公路管養實現常態化、標準化,經常性養護率達到100%,優良中等路比例達到85%,實現了公路養護管理高質量發展。
日照市把提升農村公路運營服務能力作為深化改革的孵化器,在山東省率先實現全域化、一票制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建設城區、城鎮、鎮村三級公交網絡。
改革后,日照市農村客運班線達137條,客運車輛710臺,座位數2.48萬個,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四好農村路”連上“戶戶通”,通上“幸福公交車”,徹底解決了全市90多個偏遠貧困村莊村民一直以來“出行難”的問題,原來閉塞不通的“山溝溝”,變成了現在的“出門硬化路、全域公交車”的新局面。市民單次出行費用下降3元至20元,每年為市民節約出行費用近2億元。
“融合農村客運、郵政、供銷合作社等部門業務,充分利用城鄉公交一體化全覆蓋運營體系,我們還構建了覆蓋市、縣、鄉、村的四級城鄉物流網絡。”日照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五蓮縣“醉”美齊魯風情5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