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迪
《撲通藝術》
藝術形式,藝術品在群體印象里,是來源于生活,但遠離了生活的,即使成年人看到藝術品,往往也是一頭霧水,永遠處于看不懂的遠距離的心理敬畏狀態。那事實上,藝術真的離我們有那么遙遠的距離么?這組專題讓我們和寶寶一起走近藝術形式,走近藝術品,感受、挖掘我們身在藝術品之中被藝術品潛移默化的感染、感動、感知,以至于在感受再創造中有延展性的無限樂趣……

彼埃·蒙德里安(1872 年3 月7 日—1944 年2 月1 日),“方格教父”,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后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他的藝術作品影響著現代藝術設計各種領域。甚至可以不夸張的說,當代的我們時時刻刻住在蒙德里安的“格子里”。
這一次我們從幾何比例架構方面,走進蒙德里安,和寶寶一起通過游戲的方式,在蒙德里安的格子世界里潛移默化地感受“方格教父”蒙德里安世界。
風格派(De Stijl,源自荷蘭語,意為“風格”),指的是1917 年建立的一個畫家、建筑師和設計師聯盟。荷蘭畫家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 是風格派的發起者之一,也是20 世紀上半葉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1918 年,風格派運動的發起者用四種語言發表了他們野心勃勃的宣言:創造出一種世界性風格,“促進生活、藝術和文化的國際性統一。”這個藝術家聯盟的使命是創造一種有著平靜、和諧精神的新藝術風格。他們認為將繪畫的元素精簡到只有形式、色彩和線條,可以為社會帶來新的活力,當藝術與生活完美融合時,人們便不再需要藝術。根據蒙德里安的描述,風格派將抓住:
“人類精神的純粹創造……它體現為純粹的審美關系,以抽象的形式表現出來。”
蒙德里安原作是一種“少即是多”的哲學,他希望自己的藝術是簡單至極、嚴謹細心、純粹干凈的。
《構成C( 第3 號),紅黃藍》《構成C( 第3 號),紅黃藍》是典型的蒙德里安作品。它有著純白的背景。蒙德里安認為,作為構建作品的基礎,它是合適的、純粹的。然后,他畫了不同粗細的黑色水平或垂直線組成的稀疏網格。這是一個重要細節。蒙德里安希望在作品里傳遞出生命永恒運動的觀念,他認為這一目標可以通過改變黑色線條的寬度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他推論說,線條越細,眼睛對它的軌跡“讀”得就越快,反之亦然,因此,改變寬度,他就可以像使用汽車油門踏板一樣運用線條,而這將有助于成功實現他的最終目的:使畫作擁有“動態平衡”。

平衡、張力和平等就是蒙德里安的創作內容。他曾說:“新造型主義代表平等,因為……各個部分之間雖然存在不同,它卻能使每一部分都擁有像其他部分一樣的價值。”在蒙德里安成熟的藝術生涯中,個體元素間從不混合,它們永遠自足。沒有重疊的平面或色調過度。這是因為蒙德里安關心的是各種元素關系上的統一,沒有時間去顧及傳統意義上那種兩者合二為一的關于愛的浪漫理想。他在定義一種新的社會秩序。

1913 年,蒙德里安意識到,立體主義并沒有徹底實現對“純粹實在”的表達。而藝術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將表象化的現實,還原至最本質的結構:平面、色彩、節奏與韻律。于是,他放棄了立體主義。蒙德里安移居紐約,加入美國抽象藝術家協會,對爵士音樂喜好的延續,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蒙德里安同期創作的熱門主題,表現在他畫面上就是黑色線條消失了,只留下紅黃藍三原色構成水平的和垂直的線條互相交融。1943 年所作的《百老匯爵士樂》是蒙德里安的集大成之作,充滿韻律的色塊,邊緣模糊的界面,四方擴散的動勢,仿佛從環境樂譜里擷取出的完美篇章。
游戲規則:
1.剪下紙上的配色條和塊面。
2.首先,規定構圖比例,選定搭配以下任意兩組構圖比例。例如選擇2:8、4∶6搭配?
3∶7 4∶6 2∶8 5∶5
3.將選取的兩組構圖比例的其中一組,作為畫面的外框比例。例如:在2∶8、4∶6的構圖比例中選取4∶6 作為畫框比例。
4.將剪下的紙上的黑色紙條在畫面上按照選取的兩組比例,在畫面上做格子布局。格子的長與寬比例是選取的兩組比例的其中一組比例。
5.黑色格子排序好后,將顏色塊面的紙塊填入規劃好的格子里,或者選擇格子空白,顏色位置以自己的視覺舒適點為準。
帶著寶寶一起動手展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