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甦 宋亞蓉 張立坤
(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重慶 400000)
2014年以來,我國在庫PPP項目累計10 126個,投資額15.7萬億元;累計簽約落地項目7422個,投資額12.1萬億元,落地率73.3%?;诼涞仨椖繑祿芍?,我國PPP項目已廣泛進入建設期和運營期。與此同時,大量PPP項目公司即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公司得以成立,作為承擔PPP項目價值創造和全生命周期成功運營的法人實體。一方面,PPP項目因規模大、周期長和風險高等特點,急需建立SPV公司促成工程開工,因而在組建項目公司時存在“重建設輕運營”的現象;另一方面,SPV公司必須是由政府和企業協商、承諾和契約合作形成的特殊項目體,存在股東目標異質,給SPV公司管理能力帶來了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從伙伴關系規律出發探究SPV公司的核心能力理論溯源,重構SPV公司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確保SPV公司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研究理論價值和實踐應用意義。
基于經濟學視角,PPP項目是由政府和企業兩方(部門)“經濟人”自愿合作組成,是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服務而建立的長期合作“伙伴關系”[1-3];PPP項目的合作形式是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下建立的激勵相容的契約安排[4];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合作期限是PPP項目全生命周期[5]。因此,伙伴關系是PPP項目和SPV公司的本質屬性,并體現在不同層面。SPV公司是為PPP項目建設和運營而設立的特殊目的實體,依法設立的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6]。PPP項目決定著SPV公司與商業公司存在著本質的不同——伙伴關系特點。
國內外專家學者從法學、戰略管理學、經濟學、管理學、項目管理學5個角度對伙伴關系的內涵進行了解釋。①政企雙方具有共同所有權;②達成雙方目標[7];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8];④伙伴關系是一種治理手段[9];⑤伙伴關系是一種合作形式,關鍵在于雙方的信任與協同[10]。基于此,政府和企業為了共同目標而建立伙伴式合作關系,以信任和承諾作為維系伙伴關系主體之間關系的紐帶,通過整合并充分利用各個主體的資源、能力和知識等要素創造價值,共同享有合作收益與損失。協同效應是伙伴關系具有的重要特征,體現在共同投入和平衡雙方利益——伙伴關系的雙方行使共同所有權,集成知識、能力和資源進行價值創造,實現公共效益與投資效益的均衡。
基于上述分析,由伙伴關系形成的資源能力互補、伙伴協同是PPP項目價值的重要體現。可見,伙伴關系是SPV公司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將PPP項目伙伴關系作為PPP項目穩定的邏輯起點,基于伙伴關系視角研究SPV公司核心能力構建。
核心即“重要部分”,核心能力是公司或企業具有的重要標志,是區別于相同企業的內在與外延的特殊要素。Prahalad等[11]提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共同性學識,尤其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整合多種技術流的學問”;Leonard-Barton[12]將核心能力概括為知識技能、技術系統、管理系統和價值規范4個層面;Oliver[13]強調獨有企業資源的重要性;Teece等[14]明確提出了企業核心能力動態性,注重資產積累、整合技術、組織管理的能力。這4種觀點奠定了能力理論基礎,明確了資源、技術、管理、價值創造是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
SPV公司本質上是政府與企業兩方組成的基本共同體,通過集成政府和企業的資源配置、資產經營以及政策制定等優勢,共同投入資源、資本和能力,以利益為導向實現價值創造,滿足雙方需求。SPV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完成PPP項目的服務價值創造,即“3E+P”——包括經濟價值,經濟效果、經濟效率和政企伙伴關系價值[15]。基于對這一目標實現的期許與努力,SPV公司得以存續,通過目標收益分配與風險分擔,推動伙伴關系雙方投入資產、持續建設,并反過來促進雙方伙伴關系的持久與穩定,形成如圖1所示的良性循環。

圖1 基于伙伴關系的PPP項目價值創造模型
SPV公司的核心能力雖為政府能力與企業能力的合力,但不是政府能力和企業能力的簡單疊加,也不是兩者各自出力能力的綜合,而是建立在政企明晰合作的伙伴關系基礎之上的耦合能力——伙伴關系能力。PPP伙伴關系凝聚政府配置的公共資源和企業的自身資源并吸引市場資源加入,拓展PPP資源庫、緩解技術約束、實現價值創造?;锇殛P系能力正是政企雙方合力的體現。因此,本文將SPV公司核心能力定義為:整合政企雙方資源能力,達到利益分配平衡點,最大限度發揮協同效應的伙伴關系能力。
基于伙伴關系的SPV公司核心能力的突出特點是長期發展性。PPP項目生命周期長,可達幾十年,因此時間維度是影響伙伴關系穩定性的重要因子。根據PPP項目的不同進度,可以將基于伙伴關系的PPP項目大致劃分為孕育期、全面合作期兩個階段,如圖2所示。招投標是“挑選伙伴”;SPV公司成立標志著伙伴關系的正式形成;進入全面合作期后,建設和運營是伙伴關系的落實、維護過程。

圖2 基于伙伴關系的PPP項目全生命周期
不同階段對應不同的公司活動,相輔相成。這就意味著在完整的周期內,核心能力需不斷動態發展。核心能力要發揮資源整合、創新學習的作用,應用到技術研發、人才管理、基礎建設等多個方面,幫助項目公司完成獨特價值創造。
2.1.1 文獻資料
在CNKI、Web of Science中通過檢索“PPP”“能力”等關鍵詞,遴選出相關度較高的文獻。篩選出一般企業和建筑企業核心能力構成要素進行對標,見表1。

表1 企業核心能力要素清單
2.1.2 專家訪談
本研究采取專家訪談法,共計訪談24人,其中政府方8人、企業方16人,見表2。圍繞“PPP項目公司中有哪些能力要素影響其成功運行”,向具有PPP項目實踐經驗的專家獲取重要觀點,見表3。對于訪談記錄的整理、統計、分析,遵循最高頻次原則。只要與某一因素相關的關鍵詞被訪談對象在回答問題中提到過,則認為認同該因素的重要性。

表2 訪談對象一覽表

表3 訪談獲取要素
將訪談結果進一步凝練關鍵詞,對標企業核心能力要素清單,結合SPV公司的伙伴關系特征,進一步確定SPV公司核心能力要素的16個指標,見表4。按照能力的行使主體和作用對象,將16個指標分為主體要素、關系要素、組織要素、創新要素4個維度,并根據SPV公司的政企伙伴關系特點將4個維度劃分為機制、運營兩個分目標層。SPV公司核心能力指標內涵見表5。

表4 SPV公司核心能力指標體系

表5 SPV公司核心能力指標內涵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SPV公司的核心能力與政企合作雙方自身特質、合作情況、項目運營的專業要求以及創新創造等相關因素緊密相關。最終通過政企合作的伙伴核心、協同效應構建SPV公司核心能力模型,具體包括兩個層面:①政企合作機制。政府和企業在PPP項目簽訂合同后,雙方應及時按照合同要求履行應盡義務。雙方合作態度越好、履約能力越強,政府保障政策穩定、信息透明、主動監管以及有效配置資源等優勢就越強,越有利于伙伴關系可持續、能夠達到有效融資、降低決策成本等目的,為PPP項目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②項目建設運營。SPV公司在合作機制良好運營的前提下,有效管理和組織內部成本、人力、合同等方面。在PPP項目良好運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協同效應,謀求創新、擴大PPP模式的優勢,以此保障項目實施物有所值和合作伙伴目標實現。
綜上所述,SPV公司核心能力是一個涵蓋伙伴合作機制要素、組織管理要素以及協同創新要素的能力體系。依據“SPV公司核心能力結構維度”與“SPV公司核心能力之間的作用關系”兩個方面,構建SPV核心能力結構模型。伙伴核心(機制要素、資質要素)和協同效應構成SPV公司核心能力的基本結構,其影響作用貫穿于PPP項目前期決策、項目建造和項目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全過程。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合作機制創造了合作環境,是PPP項目組建的前提、伙伴效應的形成基礎。在此基礎上,SPV公司發揮項目組織要素能力開展項目建造和運營。協同要素是實現價值創造目標的關鍵因素,能夠強化政企合作關系、維持組織穩定、實現伙伴價值創造。三個核心要素實現SPV公司的價值創造的最終目標?;谏鲜龇治?,構建SPV公司能力結構及其作用機制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SPV公司核心能力結構及其作用機制模型
(1)建立評價對象的要素集合。依據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指標體系所設立,包含7個維度、16個指標,見下式
U={U1,U2,…,Um}
u={ui1,ui2,…,uij}
式中,Ui表示表示評價指標體系中第i個維度,i∈{1,2,…,m},本文m=7;uij表示第i個維度下的第j個指標。
(2)建立評價等級V,見下式
V={v1,v2,…,vk}
(3)構成模糊關系矩陣R。每個一層指標的模糊關系矩陣為Ri;第i個維度下第j個指標對于評價等級V的隸屬度為rijp,且p∈{1,2,…,k}。矩陣Ri如下
(4)明確評價要素的權重W。Hij表示第i個維度的第j個指標的熵值;Wij表示第i個維度的第j個指標的權重;Wi表示第i個維度的權重。具體如下
(5)建立熵權-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建立每個維度在V上的一個模糊評價子集Bi得到熵權模糊綜合評價結果,采用最大隸屬度原則進行判定,見下式
Bi=Wi×Ri
選擇重慶市建委系統、重慶市市政系統、重慶市設計咨詢單位等作為調研對象,邀請專業人員對重慶市某PPP項目公司進行基于上述指標的核心能力指標評價。發放問卷188份,回收問卷調查121份,回收率為64.4%,有效問卷111份。經過信度與效度檢驗,數據真實可信。根據公式計算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二級指標的熵權,并根據下一級結構指標的效用值確定上一級結構的權重,具體結果見表6。

表6 指標及權重
通過分析各要素權重可知,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關鍵要素是伙伴關系要素;重點要素有融資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建設管理能力、運營管理能力;一般要素有溝通協調能力和組織與創新能力。
邀請各專業人員對二級指標評價集的隸屬程度進行打分,將打分的平均值作為某個指標對評價集V的隸屬度。對重慶市某三家公司進行評分,結果見表7,[90,100]表示核心能力很強,[80,89]表示核心能力較強,[70,79]表示核心能力一般,[60,69]表示核心能力較弱。

表7 某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指標評分值
利用熵權W與模糊關系矩陣R合成得到各評價對象的熵權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向量P
P=W×R=(0.694,0.796,0.045)
依據以上評價結果,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最強是公司2,公司1次之,公司3最弱。
本文以PPP伙伴關系為核心,通過理論邏輯分析將SPV核心能力界定為伙伴關系能力。利用扎根理論法、專家訪談法對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問題進行研究,構建PPP項目公司核心能力的指標體系和作用模型,不僅可為PPP項目公司組建及穩定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也便于PPP項目公司對自身核心能力進行評估,從而提升核心能力。由此可見,只有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PPP項目公司才能形成核心能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