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曙光
服刑經歷參保人員疑點信息處置工作存在部分數據無法處置或處置困難的情況,應采取積極對策。
近年來,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各基層社保經辦機構陸續開展服刑經歷參保人員疑點信息處置工作。工作開展中,縣級經辦機構使用最新統一業務經辦信息系統,上級經辦機構通過風控系統批次下發服刑人員疑點處置信息。縣級社保經辦機構接收信息后,根據不同情形進行重要參數及養老待遇重核、多領待遇追回等相關工作。但因政策銜接、工作機制、支持配合等方面原因,處置工作進展還不夠順利,雖大部分數據能作出正常處置,但仍存在部分數據無法處置或處置困難的情況。
《四川省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細則》中規定:職工、個體參保人員因涉嫌犯罪被通緝或在押未定罪期間,以及服刑、勞教期間,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計算繳費年限,但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個人賬戶儲存額繼續計息;被通緝或在押后案件撤銷或無罪釋放的,可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體參保人員服刑或勞教之前的實際繳費年限和刑釋解教后的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其原實際繳費年限前的原連續工齡按國家有關規定,不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人員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罰或被勞教的,服刑或勞教期間,停發基本養老金;服刑或勞教期滿后按服刑或勞教前最后一次領取的標準繼續發給基本養老金,并參加下一年度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待服刑或勞教期滿后,按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手續或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服刑或被勞教期間的基本養老金不予補發。
《四川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規定:退休人員失蹤、被判刑、死亡等不符合領取資格的,社保經辦機構應暫停或終止發放基本養老金,對多發的養老金應予以追回。
政策宣傳存在一定短板。目前,對一般性的社保政策宣傳較多,但對關于有服刑經歷方面的特殊情況的參保和待遇領取政策宣傳還存在短板和薄弱環節,導致參保人或待遇領取人對服刑期間的有關政策規定不夠了解,甚至不知曉。
制度設計存在一些盲點。現行政策規定,職工、個體參保人員因涉嫌犯罪被通緝或在押未定罪期間,以及服刑、勞教期間,不繳納養老保險費。但實際工作中,系統并未對服刑人員繳費作出無法繳費的排除性設計,導致現實情況中還存在參保人在服刑期間實際繳費的情況。在疑點信息處置時,對實際已經發生了服刑期間繳費的是否必須予以退回還是保留,還需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作出明確規定。
容易產生一定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接收疑點信息一般比較滯后,部分人員產生的多領待遇高達10 余萬元,且服刑經歷人員在回歸社會后大多數經濟條件一般,有的甚至生活困難,僅靠養老金維持日常生活和醫療開支。而重新核定其退休條件或降低待遇,同時還要退回多領待遇,對其現有基本生活將產生一定沖擊,容易產生一定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處置程序規范性有待提高。處置工作目前還沒有相關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指導性意見和規范流程規定,對不愿支持配合的,除反復進行政策宣講和暫停其待遇發放之外,沒有其他更有力的強制措施,不利于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強政策宣傳,做好源頭防范。采取適當形式,加大政策宣傳。探索在首次參保或續繳費用中對有關政策履行特別告知程序,同時在辦理視同繳費年限認定和待遇申請環節增加服刑經歷申報查核程序,從源頭上開展防范工作。
加快數據共享,增添預警功能。進一步加快司法、稅務、社保等部門間信息數據共享,在參保繳費系統中增加服刑人員繳費特別告知和繳費排除設計,在社保經辦系統中增加辦理在職轉退休(待遇申請)服刑經歷視同扣減預警經辦功能設計。
規范處置流程,形成監管合力。充分研讀政策,結合處置工作實際,梳理制定規范處置流程,讓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積極運用行政監管、司法介入等手段,形成監管合力,建立健全高效運行的工作機制,加大多領社保金追回力度,確保基金安全。
創新工作機制,化解實際困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積極向參保群眾宣傳法律政策,同時打好“感情牌”,做好情緒疏導,用好用活各項政策規定。對一次性退繳確有困難的,在允許范圍內探索建立告知承諾制約定定期限額退繳工作機制(在經辦系統中增加相應功能模塊),在確保基金不流失的前提下,化解群眾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