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充閬中市就業局認真落實各項決策部署,主動加強與浙江省臺州市對接溝通,以抓好機制建設為切入點,采取強化組織勞務輸出、開展技能提升培訓、深化勞務協作內涵等多項惠民措施,高質量推進穩崗就業工作,為鞏固閬中市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轉移勞動力就業23.5 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2.37萬人,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逐年上升。
為摸清全市勞動力情況,由閬中市人社局牽頭,組織各鄉鎮成立勞務輸出助推精準幫扶推進組,以鄉村振興辦公室脫貧勞動力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為依據,組織精干力量進村入戶,深入摸排調查,逐村逐戶摸清富余勞動力,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精準識別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建立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轄區企業和園區用工需求、返鄉農民就業創業情況、農村勞動力培訓情況等10 種基礎臺賬,及時掌握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和創業意愿等情況,定期更新,動態管理。
為積極拓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空間,閬中市人社局建立用工信息收集機制,對外依托閬中市駐外辦事處、勞務協作單位、勞務信息網絡等廣泛收集用工信息,對內建立企業空崗報告制度,多渠道準確收集掌握用工信息。同時充分利用電視、南充公招網、“閬中就業”微信公眾號以及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就業幫扶工作站宣傳欄等各類宣傳載體,廣泛宣傳市內外用工信息。閬中市人社局還印制轉移就業惠民政策宣傳單3.5 萬份,并通過“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積極宣傳閬中市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及對口協作地區穩崗就業惠民政策,充分激發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信心。同時,突出能人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農村勞動力轉變觀念,樹立外出務工信心,為勞務輸出工作營造良好氛圍。近年來,脫貧鄉鎮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82 場次,提供崗位7.6 萬余個,進場脫貧勞力9400 余人,成功對接2544 人。
堅持政府引導的原則,積極搭建服務平臺,鼓勵轉移就業。對需要就近就地就業的務工人員,投入東西部協作專項資金170 萬元,累計建設東西部協作就業幫扶車間20 個,吸納帶動500 余名脫貧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投入就業幫扶專項資金建設各類產業園50 余個,吸納脫貧勞動力2300 余名進園區轉移就業。對需外出務工的人員,按照意愿分類,依托正規勞務派遣公司、中介機構、勞務能人等,深挖一批工資待遇好、工作環境優的用工單位。在鞏固傳統勞務輸出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與精準幫扶對口支援閬中市的浙江省臺州市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促進脫貧勞動力進行有組織、成規模的外埠勞務輸出,打造閬中勞務輸出良好口碑。截至目前,實現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2.37萬人,其中對口轉移脫貧勞動力3000 余人。
根據脫貧勞動力培訓需求和就業意愿,堅持把培訓與市情、鄉情、村情和脫貧勞動力的個人素質結合起來,按照“適時、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對就地務農勞動力開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能培訓;為擬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家政服務、縫紉技術、酒店餐飲服務、養老服務等就業技能培訓,引導脫貧勞動力做到“愿培盡培、應補盡補”,從根本上增強脫貧人員的就業技能水平。目前,累計培訓脫貧勞動力4833 人次,其中就業2422 人。
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閬中市嚴把勞務輸出“輸前、輸中、輸后”三個環節,派專人為外出務工人員保駕護航。在勞務輸出大省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站,并開通熱線電話,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動員、培訓、輸送、簽約、服務、回訪”全方位“保姆式”服務,著力為外出務工人員辦好眼前的急事、難事,消除他們和家庭的后顧之憂,切實提高勞務輸出就業率和穩定率。在疫情防控期間,為轉移就業人員提供“點對點”對接、專車送達、專人護送的“閉環式”服務,組織18 個班次專車護送361 名農民工安全抵達臺州市,其中脫貧勞動力75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