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黑格爾對象性概念的辯證釋義

2022-02-03 21:04:07吳璐詩
廣東社會科學 2022年1期
關鍵詞:概念主體

吳璐詩

近代西方哲學出現知識論轉向以后,對象及對象意識成了重要的思考基點,“對象性”是黑格爾用以重新闡釋意識與對象關系所使用的一個新概念,體現了豐富而深刻的辯證思想,在近代西方知識論上具有重要影響。對此概念,學界已從語詞構成、思想史發展、主體性等不同角度作過論析,但對其中蘊含的辯證思想似還缺少深入的揭示。本文擬從對象性概念提出的原因、具有的內涵和所起的作用等方面作一較為全面的考察,著重論述這一概念如何將辯證思維貫穿始終,從而成為后人得以繼承和發展的范本。

一、用對象性概念消除意識與對象分離的鴻溝

對象,是知識論中與意識相對應的一個基本概念。在黑格爾之前,西方哲學家一直使用這個概念,并往往只注重對象與意識的區別,將兩者截然分離開來。黑格爾在對意識進行全景式考察后,將“對象”轉換成“對象性”概念。從對象到對象性,僅有一字之差,看似變化微小,實則標志著一個思想的大轉變。這就是他要用對象性的概念來消除以往普遍存在的將意識與對象絕對分離的鴻溝。

哲學家們為什么會將意識與對象嚴加分離,黑格爾認為這與意識的內在結構密切相關。對此,他在《精神現象學》導論中進行了專門討論,指出意識的內在結構具有這樣一種特征,即主體(或說自我意識)①一般來說,主體與客體相對,意識與對象相對,自我意識與意識相對,在同一方向上的詞語都是表達相同意義、可換用,只是角度不同表述不同而已,下文將根據行文需要選取對應的范疇進行表述。會自覺地把自己和對象區分開來。正是這種分離性,導致了意識與對象的對立。具體而言,這一分離的存在是出于意識確定性和真理性兩方面的需要。

一方面是為了求得意識的確定性。黑格爾分析說:“……意識把自己跟某東西區別開來,同時又與它相聯系;或者像這樣來表達,意識是某種為意識的東西;而這種聯系,或某物的為一個意識的存在,其確定的方面就是認知。”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4頁。在這句話中,包含了兩層意思:其一,意識必須把自己與某物區別開來,它所意識到的所有東西都不是意識本身,但這種區別又不是完全與意識無關,而是意識知道它所意識到的東西。由此,在意識里有一個自己即自我意識,同時又必須有一個他物或對象,意識內在結構中最基本的一對范疇——意識與對象(或自我意識與意識)就出現了。關于這一點,黑格爾在稍后的論述中講得更為清楚:“……意識一方面是對象的意識,另一方面又是對它自己的意識”。③[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55頁。其二,意識具有認知功能,一個意識如果意識不到某物,那它就不是意識,因為它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而當它意識到某物并對這個某物有了確定性的把握后,它就證明了自己的存在,認知也就隨之產生。

另一方面是為了求得意識的真理性。有了確定的意識,并不等于對某物就有了正確的把握。要證明意識到了的就是真理,還必須找到能夠證明的標準。黑格爾認為,一般來說,通常是把意識到的存在與自在存在(作為絕對存在)截然分開的,那個與意識不同的自在存在就可以作為衡量意識是否是真理的標準,并將這個自在的東西就作為真理來看待,要意識來符合它:“……我們把自在的存在跟這種為一個他者的存在區別開來;同樣地,與認知相聯系的東西也跟認知區別開來,并且即使在這種聯系之外也被建立為存在著的;這個自在的東西的這一方面,就叫做真理。”④[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54頁。據鄧曉芒教授解讀,這里的“自在存在”就是客觀存在,它不是別的東西的產物,不是任何東西的反映⑤鄧曉芒:《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18頁。。即一個對象在與意識相聯系之外也存在,是獨立于意識之外的方面,通常就會被看做是真理。簡單來說,意識的真理性就是由客觀存在的對象來保證,即概念要符合對象,康德以后出現了對象要符合概念的主張,但總沒有超出意識和對象這兩者。

從上述兩方面的剖析可以看到,黑格爾并不否認將意識與對象區別和分離的合理性,而且同樣將此作為建構知識論的一個必要的基礎。但黑格爾沒有止步于此,而是繼續探討意識自身的辯證運動,將“對象”概念轉換為“對象性”概念,以填平意識與對象之間本不存在的鴻溝。

在黑格爾看來,意識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與對象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辯證運動。如果脫離這一互動來談意識的確定性和真理性,那么所獲得的種種抽象規定就只具有形式的意義,而沒有具體內容,在意識與對象之間才會有主客對立這道人為劃出的不可逾越的鴻溝。一旦把意識放回到它自己本身的運動中,意識會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克服這種分離,不管是概念符合對象還是對象符合概念,都是一回事,因為認知(為意識的存在)和對象(自在存在)兩者都屬于意識本身:“意識是對在它看來是真實的東西的那種東西的意識,又是關于它對這種真實東西的認知的意識。由于兩者都是為同一個意識的,所以意識本身就是它們兩者的比較;它的關于對象的認知是否符合這個對象,乃是對這同一個意識而言的。”①[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55頁。

既然對象和認知都屬于意識,那么誰符合誰的衡量尺度就會由意識為自己提供出來,并且意識在提供尺度的過程中,自會將被人為劃出來的鴻溝彌合,并不斷推動自己向前發展,這正是黑格爾跟他以前的哲學家非常不同的一點:“如果在這個比較中,雙方不相符合,那么意識看來就必須改變它的認知,以便使之符合于對象;但在認知的這種改變中,對認知而言,改變了的實際上也有對象自身;因為從本質上說,現成的認知原來就是一種關于對象的認知;連同這個認知一起,對象也變成了另外一個對象,因為它本質上就是屬于這個認知的。因而對意識而言就成了這樣,先前對它而言是自在存在的那種東西就并不是自在的東西,或者說那只是對它而言才曾經是自在的。”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55頁。從這里我們看到每當意識克服一個階段的矛盾即“雙方不相符合”,就會出現新的“另一個對象”,先前那個矛盾中的對象就只是“曾經是自在的”,然后又開始新一輪的克服。根據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對意識運動的分析,意識要經歷從感性確定性發展到絕對認知的辯證運動過程,期間需要漫長的時間,每個階段都會產生不同的主客間的矛盾,主體要經歷掙扎,不斷地沖破障礙,循環往復直到達到絕對認知,這就是黑格爾所說的意識對它自身所實行“辯證的運動”,它是一種具有豐富內容的、上升式的前進運動。

那么,意識既然要開展一場自身的具有豐富內容的辯證運動,不能總停留在自己作為主體的一面,相反它必須把自己外化出去,融入客體世界,跟客體世界打交道,在其中獲取自己的內容,這就必然要求在客體世界中主體擁有對象,對象為意識而存在,由此對象對意識而言,也就成了一種對象性的存在。這就是黑格爾以前的哲學家只有對象而沒有對象性概念的原因,他們意識到了意識內在結構存在的分離性,有了主客二分的自覺,但沒有把意識的發展看作具有豐富內容的辯證運動,也就不需要去討論主體與客體如何實現統一的問題,自然就不需要對象性概念。

由上可見,“對象性”概念的提出是知識論思想的一個重要發展。它由意識內在結構出發,進一步深入到意識自身的辯證運動,從而消除了意識與對象分離的鴻溝,使對兩者關系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二、以意識與對象的伴生關系作為對象性概念的內核

如果說從對象性概念產生的原因中,已可明確見到黑格爾的辯證思想,那么,從這一概念的內涵中,黑格爾的辯證思想則表現得更為豐富。

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黑格爾關于“對象性”的表述不下兩百次,其表達式依所論問題的需要各有不同。總體來看,可將“對象性”概念的內涵集中到一點,即突出強調意識與對象之間具有本源性的伴生關系。按此關系,意識與對象兩者不再截然分離對立,而是相互聯系、密切互動,并在意識辯證運動中確定彼此的位置,實現相互轉化。展開分析,這一關系有兩個重要規定:一是以意識為本位,強調對象由意識主體建立起來;二是以對象為不可或缺的伴生者,對象體現了主體的介入。

先看第一個規定。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很多論述中,都可以體察到以意識為本位的主體性。這里選擇黑格爾在討論知覺可能出現錯覺、陷入矛盾時所作的一段分析為代表:“——我所接受的對象呈現為純粹的‘一’;我又在它身上覺察到本身是普遍的屬性,但這樣一來,這屬性就超出了個別性。因而,那對象性本質的作為一個‘一’的最初存在,就并不是它的真實存在;既然對象是真實的,那么這種不真性就屬于我,而這個統握當時就是不正確的。我就必須為了屬性的普遍性之故,把對象性的本質毋寧當做一般的共同性來接納。現在我們進一步知覺到,屬性是被規定了的,是與他者相對立的,并且是排除他者的。因此,當我把對象性本質規定為和別的東西的一種共同性或者把它規定為連續體時,實際上我并沒有正確地統握到對象性本質,而為了屬性的規定性之故,我倒是有必要分割開這連續體,并把對象性本質建立為排他的‘一’。”①[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75頁。在此論述中,提到“對象性”達五次之多。第一個“對象性”據前句所說是指“我所接受的”對象,它的本質被看作是“一”和不變的,那么這里的“那對象性”應該是指那個進入了意識視野的對象,是個別的某物而不是毫無指向性的、抽象的某物;第二個“對象性”,指出前面所說把對象性本質看作是“一”違背了對象身上所具有的各個屬性的共性原則,因為“一”是單純的,共性是普遍的,這樣兩者就產生了矛盾,所以要把對象性的那個本質當做一般共性來看待,對象性的本質就由單純的“一”變成了(屬性的)普遍共性,這個“對象性”仍是指意識所接觸到的對象及與這對象有關的本質。第三、四、五個“對象性本質”與前面兩處所表達的意義也基本一樣,但偏向于一般意義上來討論,而不是像第一、二個“對象性”那樣,指具體某一個對象的本質。仔細體察可以發現,這幾個“對象性”的使用都是從主體的視角出發來談論對象的東西。

黑格爾關于對象是由主體建立起來的規定,在他所說的意識絕對認知階段表達得尤為清楚:“因此,最初屬于自我意識的只是實體中的各個抽象的環節;但是由于這些環節作為純粹的運動繼續推進自己,自我意識就愈益豐富其自身,直到它從意識那里奪取了整個的實體。把實體的那些本質性的整個結構吸收到了自身之內,而且由于對待對象性的這種否定態度同樣是肯定的,是建立,——而把實體從自身中產生出來,并借此同時也為意識把實體重新恢復起來為止。”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84—485頁。這里的“意識”與“自我意識”相對,“對象性”是指前面的實體及實體的那些本質性的整個結構,自我意識先要奪取、吸收對象性、否定了它,再在此基礎上把對象性建立、肯定出來,即重新把實體恢復起來。對象是由意識所建立、產生的在這個論述中就明顯地表現出來。

再看第二個規定。在對象性概念中,意識主體固然重要,但意識客體即對象同樣不能缺少;由主體建立起來的客體不是獨立于主體之外,而是與主體內在地聯在一起,是伴生者。在《精神現象學》感性確定性一章中,黑格爾明確了意識與對象的相互對立又相互確定、相互聯系著的關系。在黑格爾那里,無論是自我意識還是對象,都必須通過他物來獲得確定性,“我通過一個他者,即通過事情而具有確定性,而事情同樣通過一個他者、也就是通過我而處于確定性中”。③[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62頁。意識沒有對象,它就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同樣地,如果對象沒有成為意識的對象,則對象的確定性也無法得到確知,意識和對象之間具有牢固的本源性關系,即意識與對象互為他者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另,據鄧曉芒教授的考察,德語Gegenstand(對象)一詞具有主體的對象的含義,沒有主體的介入,不成其為對象,就只是事物或物①鄧曉芒:《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句讀》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29頁。。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凡是對象就已經是主體的對象,對象有了主體的介入了。

實際上,黑格爾也很強調這種主客體之間的伴生關系,從對象方面來看,他說:“因此對象,有的是直接的存在或與直接意識相符合的一般事物;有的是自己成為他者,是它的關系,或為他存在和自為存在,是與知覺相符合的規定性;有的是本質或作為與知性相符合的普遍的東西。”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78頁。其中第二個“有的”的內容就是表示對象的為他存在(或對象的為意識存在)的關系狀態③正如鄧曉芒教授所指出的,整個精神現象學的思維層次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次序來發展的:首先把對象看作直接的存在,然后把對象看作一種關系,再從這種關系中去探討對象的本質,最后從對象本質中發現自我意識。見鄧曉芒:《〈精神現象學〉句讀》(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89頁。。在把握對象方面,也有三個層次,表示關系狀態的是“事物就是我;實際上在這個無限判斷里,事物已被揚棄了;事物自在地什么也不是;事物只有在關系中,只有通過我、以及事物與我的聯系才有所指。”④[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79頁。對象要想被認識和被把握,成為有意義的東西,必須要與意識建立關系,它只有在與意識的關系中才能被指示出來。

歸納起來,主客之間的伴生關系就是一種主客互動的辯證關系。在此關系中,主體為主動一方,客體為被動一方,客體只有與主體建立關系,成為了對象性的存在,才不再是康德所說的那種不可被主體所認知的、獨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而是能夠為主體所認識、所把握、所統攝的客體。也正因此,才有可能讓主體實現主客統一,獲得真理,這就是黑格爾對象性概念所蘊含的最重要的哲學表述功能,這與黑格爾的核心思想“一切實體都是主體”也是若合符節的。

順便指出,黑格爾的對象性是在意識層面討論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問題,體現出一種靜態關系,這與后來馬克思的對象性原則所表達的主客之間對等地相互映射其本質規定的關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更與馬克思的對象化表達的主體對客體的建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的涵義不同。

三、對象性概念對意識與對象的統一起“中介”作用

黑格爾對象性概念以主客伴生關系作為核心內涵,這種關系既承認主客分離、對立,又包含著主客聯系、統一。而從對立到統一的過程中,對象性概念在主客體之間架起了互通的橋梁,具有中介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皆具有特殊的意義。

第一,對象性是意識必經的環節,它為意識辯證運動的現實性提供了保證。

先要說明的是:對象性雖然是以主體為本位,但在意識達到絕對認知以前,它同時也是與意識相對立的,對象一經確定下來,就具有相對的客觀性、不以個別意識為轉移的存在,這一點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討論中隨處都清晰可見,也就是說,黑格爾往往也會站在經驗論者的角度來使用“對象性”概念,使之具有客觀性的意義,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對象性具備為意識的辯證運動提供現實性支撐的條件。那么,意識是如何通過對象性獲得現實性的呢?

在黑格爾看來,“個體在通過行為使自身成為現實性以前,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①[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243頁。,這里的“個體”,主要指個體意識。個體要通過行動有了行為業績,才能將自己的內在本質呈現出來被看到,成為“這一個”,但這只是具有了確定性、實在性,還沒有獲得現實性(或真理性)。要獲得現實性,就必須實現意識與對象的貫通。

黑格爾認為兩者實現貫通統一的可能性在于,當意識把自己的行為業績“拋出去”,個體的規定性在這種顯露中,接受其他個體的“干預”并與其他客體“消溶”在一起,即獲得承認,成為對象性的存在,再從對象性中返回到自身,意識就意識到自己是普遍的,“在這個概念里現實性只是一個環節,是某種為意識的東西,而不是自在自為的東西;它經驗到現實性是消逝的環節,因而對于它來說,現實性只被看作是一般的存在,而這存在的普遍性與行為乃是一回事”,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249頁。由此意識到了意識與存在的統一,達到了對實體的自覺把握,即“于是,對自我意識而言,在作為個體性和對象性之間對象性地形成的貫通過程本身的事情本身中,就形成了它對它自身的真實概念,或者說,自我意識達到了對自己的實體的意識。”③[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249頁。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意識通過行動將自己外化出去,再經歷對象性環節,成了至關重要的步驟。如果不將自己的內在本質外化出去,在對象身上得到承認,那么這種內在本質就是虛幻的,最多只能體現為意識的一種確定性而不具有現實性,意識在天啟宗教階段發展出來的“優美靈魂”(即常說的良知)就是一個明證。因為這個“優美靈魂”是“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概念里”,“由于這種概念堅持把它自己和它的實現對立起來”④[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81頁。,害怕與現實接觸后使自己受到玷污,在黑格爾看來,它只是主觀概念,沒有對象更談不上具有現實性,它是自我意識的一種“片面的形態”⑤[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81頁。。

對象性是意識是否具有現實性的認證標記,這種現實性指向,是黑格爾辯證思想的一個格外突出的亮點,它將西方哲學推進到了現實這一維度,對馬克思的哲學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常說的黑格爾哲學中對馬克思而言的“合理內核”,正是對象性概念所包含的現實性和由意識辯證運動所體現出來的歷史性。

第二,意識只有經由對象性環節,才能最終達到絕對認知,完全消除主客對立,實現主客統一。獲得絕對認知,是黑格爾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他提出來的對象性概念,一直明確指向這個最后的目的地。在他看來,意識在與對象展開的辯證運動中,雖然要不斷地經歷矛盾與掙扎,但最后將會實現主客統一,達到絕對認知,將對象性消溶在自身中,這早就隱含在意識的本性之中,只是意識一直沒有自覺到。

在意識發展的早期階段,即知覺階段時,黑格爾就已經提示出來了:“在產生普遍性原則的同時形成了兩個環節,它們在自己的現象上只是作為特例顯示出來的;這兩個環節,一個是指證的運動,另一個是同一個運動,不過是作為單純的東西;……按本質說來,對象就是那本身就是運動的同一個東西,運動是兩個環節的展開和區別開的過程,對象則是兩個環節之被結合在一起。”①[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71頁。在黑格爾這里,自在之物不是像康德所說的那樣不可知的,相反,自在之物作為對象一開始就與意識結合在一起的,是意識運動中的兩個環節之一,對象是意識自己建立起來的,對象附著在意識身上,可以被意識所認知和把握,意識所建立起來的對象不僅是現象,而且它就是被把握了的對象本質,但知覺對這種統攝還完全沒有自覺。

隨著意識的發展,意識與對象之間的對立就慢慢地被消解、被克服,到了理性階段,就已經自覺意識到要把對象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中來:“這種明見作為自己把握自己的自我,就完成了教化;它所統握的,沒有別的東西,只有自我,并且它將一切都當作自我來統握,即是說,它對一切都進行概念的把握,清除一切對象性并把一切自在存在都轉變成一個自為存在。”②[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297頁。這里的“這種明見”就是指的是啟蒙理性,但理性階段的主客體消解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對上帝的信仰中,不管是笛卡爾的“我思”還是康德的“先驗自我”,他們最后都仍然需要一個異己的上帝來保證理性的絕對性,所以黑格爾認為“這種明見”還沒有達到統一。

只有到了絕對認知的階段,意識才能自覺地從外化和對象性中返回到自身中來,實現完全的統一,再沒有對立存在:“對于自我意識來說,對象的否定或它的自我揚棄之所以有肯定的含義,或者說,自我意識之所以認知對象的這種虛無性,一方面是由于它外化它自己,——因為在這種外化中,它把自身建立為對象,或者說,為了自為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統一之故把對象建立為它自身。另一方面,是由于這里同時還包含這樣一個另外的環節,即自我意識同樣也揚棄了這種外化和對象性,并將它們收回了自身中,因而它在自己的他在本身里就是在自身那里。”③[德]黑格爾:《精神現象學》,鄧曉芒譯,第477頁。在這里可以看到,對象性對自我意識來說就是對象、“他在”,是異己的,對這個“他在”,自我意識要把它加以克服,把它收回到自身,成為自身的一個環節,此時意識與對象之間所有的分離、區別、對立,都要在意識那里實現貫通、統一,意識由此也達到了絕對認知,獲得了主客統一的絕對真理,正如黑格爾在《小邏輯》里所說的:“思想的真正客觀性應該是:思想不僅是我們的思想,同時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對象性的東西的本質”④[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7頁。,這也正是黑格爾“一切實體都是主體”命題所傳達出來的核心意義。

然而,黑格爾想用獲得絕對認知的自我意識徹底消除主客對立的做法,造成其對象性概念的一個巨大的缺陷。他所論述的包含著“絕對認知”的自我意識,一方面是高揚了人所具有的主體能動性一面,但也無限放大了人的主體能動性,無視了客觀世界對人的制約、限定,沒有看到人受客觀世界制約的受動性,這是其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典型表現。馬克思對此極力提出批判:黑格爾把整個對象世界看作由意識所建構,所以現實的一切矛盾都能通過頭腦的演繹消除掉,黑格爾是把世界顛倒了。由此馬克思提出要把黑格爾顛倒了的世界再顛倒回來:“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頁。,這是馬克思提出要改造黑格爾的辯證法,將其哲學顛倒過來的內在邏輯。

猜你喜歡
概念主體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從“我”到“仲肯”——阿來小說中敘述主體的轉變
阿來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9:04
幾樣概念店
現代裝飾(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中國自行車(2018年9期)2018-10-13 06:17:10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論間接正犯概念之消解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27
概念的限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AV色 综合网站|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久草美女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免费|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产99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在线看AV天堂| 97国产在线观看|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 日韩久草视频| 99久久精彩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在线观看无码a∨|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91亚洲免费|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日韩专区欧美| 人妖无码第一页|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不卡网|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午夜三级在线|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日本91在线|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在线色国产| 操美女免费网站|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欧美在线黄| 伊人久综合|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