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英宗朱祁鎮當了十幾年皇帝后,因”土木堡之變“被俘,淪落為瓦剌俘虜。此后被接回朝的朱祁鎮又被幽禁在皇宮多年,卻在一夜之間又奪回了自己的皇位……這種經歷,在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
景泰帝的苦惱
要說起奪門之變,就不得不談到“土木堡之變”。此次戰役是明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災難。這場慘敗的主要責任人,是明英宗朱祁鎮最信任的太監王振。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大舉進兵明境,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結果,號稱50萬的明軍面對幾萬瓦刺鐵騎居然徹底崩潰,主力被全殲,皇帝被抓走,王振被打死。
皇帝被抓走了,就只能再立一個皇帝。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尚且年幼,不可能支撐危局。所以,皇位就交給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也就是后來的景泰帝。
隨后,朝廷緊急動員,組織保衛戰,擊退了進犯的瓦刺軍,很快就穩定了戰線,大明轉危為安。
但問題是朱祁鎮怎么辦?朱祁鈺遙尊他為太上皇。瓦剌人帶著一個只會吃飯、喊不開城門的太上皇也頗感倦怠。等戰事平息后,瓦刺人就想把朱祁鎮放回去,換一筆錢。但景泰帝并不想朱祁鎮回來。最后,還是談判使節楊善自己籌錢,典賣家產,送了瓦刺人一筆錢,這才把朱祁鎮贖了回來。
和談結果談回來一個太上皇,朱祁鈺很不痛快,在迎接朱祁鎮的時候故意壓低規格,只肯用“轎一乘,馬二匹”在居庸關接駕。等朱祁鎮到達皇宮,朱祁鈺與他見面客氣一陣后,就直接將他送到皇城東南角的“南宮”里看管起來了。
本來,這種安排也可以相安無事,但景泰帝面臨繼承人的問題,這就將問題復雜化了。
景泰帝剛上臺的時候,立朱見深為太子。幾年后,景泰帝廢掉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誰知道他的兒子才當了一年多太子就死了,而景泰帝又沒有第二個兒子,怎么辦呢?兒子死后,景泰帝也病倒了,病情非常嚴重,伺候他的太監甚至對外暗示,景泰帝最多能再堅持十天。
現在,繼承人問題必須要解決了。大多數朝臣主張復立原來的太子朱見深。這個解決方案確實最合理,景泰帝沒有兒子,也只有英宗這一個哥哥,他最近的血親就是朱見深,何況朱見深原本就是太子。所以,這一派理直氣壯。而反對派大多是當年支持景泰帝換太子的,他們害怕被算舊賬,所以主張從其他遠房宗支里挑一個。景泰帝對這兩派的意見都不同意,他認為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恢復,以后還可以再生一個兒子。所以,他根本不同意立太子。
最后,皇帝和大臣達成一致,這個問題等正月十七早朝時再討論。然而,就在正月十六晚上,“奪門之變”發生了。
兵不血刃的“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的發生相當意外,許多因素碰巧湊在了一起,才促成了這件事。
奪門事件的參與者不少,但是最核心的人物只有三個。第一個是武將石亨,他是總兵官,掌管著京城里的部分團營,是一個非常能干的將領。第二個是太監曹吉祥,他是司設監太監,也是京城里十團營的監軍之一,在宮內屬高級太監。第三個是文官徐有貞,他是左副都御史,喜歡占星算命,人稱“徐半仙”。
在當時,政局看上去有三種走勢:干耗著不立太子;重立朱見深為太子;從其他皇室支派里選一個太子。但是,這幾個人卻看出了第四種可能:復立英宗朱祁鎮。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建立不世奇功,這比淹沒在人群里吆喝著立太子強得多。就像石亨所說:“若請復立東宮,不如就請太上皇復位,可以得功賞。”
政變從開始到發動,不過短短幾天。到了后來,也確實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果正月十六夜里不發動政變,到了第二天,太子之事一旦確定,政變就不可能再進行了。日后,若計劃泄露,必定招致滅門之禍。
可是,沒有皇帝的敕書,要想調兵進攻紫禁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政變發動前,徐有貞要曹吉祥聯系孫太后,取得她的同意。孫太后給了他們一份敕書,授權他們帶兵入宮。孫太后是朱祁鎮、朱祁鈺兩人共同的嫡母,但是她與朱祁鎮的關系更好。
正月十六日夜晚,政變啟動了。徐有貞雖是文官,但卻是政變集團的主心骨。這位“徐半仙”爬上屋頂,仰觀天象,下來以后對石亨他們說:“時至矣,勿失!”
幾百人直奔皇城而去。石亨有皇城的門鑰,他偷偷打開城門,把這幾百人放了進去。政變者進入長安門后,徐有貞就鎖上了大門,把鑰匙扔進了水溝里,以防被內外夾攻。
在徐有貞帶領下,政變者接著直奔南宮而去。朱祁鎮“燭下獨出”,問他們:“你們要干什么?”眾人齊聲說:“請陛下登位!”眾人抬著他直奔大門而去。就這樣,朱祁鎮坐到了寶座上,鳴鐘鼓、開諸門,準備向眾臣宣布自己復辟的消息。
天亮了,大臣們本來打算到朝堂上,就立太子之事和皇上好好辯論一番,卻猛然看見徐有貞站在那兒大喊大叫:“太上皇復辟了!大家快進去祝賀!”
所有大臣震驚之余,還是像綿羊一樣溫順,乖乖地走進殿內,向朱祁鎮祝賀。當天,朱祁鎮就頒布圣旨,以皇太后命復登帝位,“奪門之變”宣告成功。
政變功臣未善終
景泰帝被遺棄了。他統治著龐大的帝國,皇城外有強大的京軍,皇宮內有精銳的禁衛,可是這些力量在關鍵時刻毫無用處。他躺在病榻上,聽到遠處鐘鼓之聲,意識到了發生了政變。一開始,他還迷迷糊糊地認為是權臣造反,當問清楚了是朱祁鎮復辟后,他連聲說:“哥哥做皇帝,好!好!”
景泰帝不是一個壞人,他雖然幽禁了朱祁鎮,但終究沒有動過殺心。在他統治期間,不僅軍事形勢得到了穩定,宦官的權力也被削弱了,錦衣衛也不敢胡作非為。但他也許正因此吃了虧,如果他給予東廠、錦衣衛更大的權力,“奪門之變”多半早就被撲滅在萌芽狀態中了。
被囚禁了多年,朱祁鎮終究有憤恨要發泄。重新登位后,他清算了一批太監和朝臣。發動“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也沒有活多久。徐有貞遭石亨等人誣陷而被流放;石亨和曹吉祥因為權力膨脹,遭到皇帝清算,石亨瘐死獄中,曹吉祥慘遭滅門。
(《國家人文歷史》)